明后七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明后七子明朝后期七大人才,在嘉靖、隆庆年间的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吴国伦和徐中行等人,受李梦阳、何景明等人的影响,继续提倡复古,相互呼应,彼此标榜,声势更为浩大,世称他们是后七子。后七子的基本文学主张同前七子一样,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他们并且认为古文已有成法,今人作文只要“琢字成辞,属辞成篇,以求当於古之作者而已”。[1]
明后七子的文学主张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由于后七子立论有的褊狭,有的通达,故其创作中的模拟仿古程度也有所区别,其中李攀龙最为严重。后七子在近体诗方面都有一定功力,李攀龙俊洁响亮,王世贞精切雅致,吴国伦整密沉雄,徐中行闳大雄整,谢榛神简气逸。但都带有模拟的毛病。加之才气不足,生活不厚,常有重复雷同的现象。
尽管后七子复古运动的后期,受到公安、竟陵二派的攻击,已不能左右文坛。但他们“固守唐音”的部分看法仍为许多诗人所接受。明末陈子龙还盛称七子“其功不可掩,其宗尚不可非”;清初诗家如朱彝尊、毛奇龄的写法也多承七子;就是顾炎武、吴伟业也颇受影响。
后七子的作品,本人知之甚少,世人对他们的评价也褒贬不一,但应该肯定的是,至少在当时甚至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左右或影响过中国的文坛和文人;同时他们的人品,他们的嫉恶如仇, 傲视污贪,他们的体恤百姓,与民同乐,他们的尽忠报国,民族精神,都是永远值得称颂,为世代所敬仰的。
七子之首李攀龙简介
作为后七子之首的[[]]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因其家靠近东海,自号沧溟,人称沧溟先生。先世籍贯济南长清县,他的祖父从长清县迁移到历城县王舍人庄。李攀龙9岁丧父,靠母亲张氏纺织度日。因家贫而自奋勤学。18岁时为县学诸生。常与好友许邦才、殷士儋等到山涧丛林中吟诗作赋,被人指为“狂生”。
据史料记载,嘉靖十九年(1540年),李攀龙考取乡试第二名,四年后中进士。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任顺天府乡试同考官。随后在刑部历任广东司主事、刑部员外郎、山西司郎中等职达六年,在任期间,公平执法。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李攀龙被外放,任直隶顺德府(今河北省邢台)知府。这也是他自称“傲吏”,不肯趋附于权相严嵩而不可避免的结局。当时顺德正逢灾乱,他到任后查灾情,问疾苦,兴利除弊,三年任期内境内大治,政绩斐然。
嘉靖三十四年,李攀龙升任陕西提学副使。抵任后,与陕西巡抚殷学不和。嘉靖三十五年秋,升迁为陕西提学副使不满一年,即借故致仕归家,十年不起。直到严嵩父子得到惩治,隆庆改元,才起复为浙江按察司副使,两年后迁为参政,后升任河南按察使。期间母亲病故,奔丧回家。次年(隆庆四年)8月,在家乡去世。
“稍迁顺德知府,有善政”,这是《明史》作者对李攀龙的记述和评价。李攀龙有着刚正不阿的性格,思想很有见地,为官期间为百姓办了不少好事。
“李攀龙作为官吏,在历史上并无太大的名声,但作为诗人却有一定的历史地位。”被公推为明 “后七子”之首,尊为“宗工巨匠”。其《沧溟集》风行天下,历百年而不衰。他编的《古今诗删》,选各代之诗,影响颇大,后又摘取其中唐代诗歌编为《唐诗选》,成为当时通行的学塾启蒙读本,于明清两代,影响超过《唐诗三百首》。
李攀龙认为先秦古文已有成法,创作只需模拟即可。他推崇汉魏古诗和盛唐的近体诗,往后的都加以鄙视。由于他的这些文学主张过于片面,限制了他本人的诗文创作,作品的摹拟痕迹太重,佳作不多。在他的各体诗中,以七律和七绝较优。其七律声调清亮、词采俊爽;他的某些七绝也还写得自然,能注意顿挫变化,意味隽永。但即使是好诗,也构思雷同、用词重复者多。
王世贞简介
王世贞(1526~1590)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字元美,号凤洲,亦称弇州山人。太仓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
王世贞出身于将门之家,性格与众不同,读书过目不忘。21岁时中进士,授邢部主事。他为人正直,不附权贵。时有一姓阎的逃犯,躲藏在锦衣都督陆炳家中,他不顾情面将阎犯拘捕。陆炳挽当朝权相严嵩说情也无用,仍被依法处置。后来兵部武选员外郎杨继盛因奏劾严嵩十大罪状,被酷刑下狱。王世贞经常送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被害后,他以棺殓之,因之与严嵩结下深怨。
嘉靖三十八年二月,其父王忬时任蓟辽总督、右都御史,在抵御外敌时误中敌计,致使滦河失事,遂遭严嵩构陷入狱。王世贞闻讯后,弃官奔走,与弟世懋一起日伏嵩门,涕泣求贷。严嵩当面以谎言欺骗,实则将其父投入死牢,其父于次年被害。
隆庆元年(1567年)穆宗帝即位后,王世贞偕弟入京为父讼冤,得昭雪,赐祭葬。严嵩死后,王世贞作长诗《袁江流钤山冈》、《太保歌》等,痛斥严嵩父子罪恶。并“辞官”十年,不与权奸同流合污。他精于吏治,乐奖后进,衣食寒士,得到时人推崇。
隆庆四年,李攀龙去世后,王世贞以才华声气冠绝海内,独主文坛二十年。他善诗,以声韵为主;好古文,多摹拟之作。才学富瞻,文名满天下,在前后七子中最博学多才。《明史》称他“才最高、地望最显、声华意气、笼盖海内。”
王世贞爱好广泛,成绩骄人。他筑的弇山园在历史上被誉为“东南第一名园”。他一生著作不辍,在我国古诗文作家中,专集篇幅之多,卷帙之繁浩,是屈指可数的人物,堪称著作等身。
谢榛简介
谢榛(1495- 1575)是明代的著名诗论家,字茂秦,号四溟山人,山东临清人,“后七子”之一。他的诗论《四溟诗话》(又名《诗家直说》)在明代乃至于在中国诗论史上都是一部具有高度理论价值的诗歌美学著作,充满了诗歌创作的审美感兴思想。
宗臣简介
宗臣(1525~1560) 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初授刑部主事,后改吏部员外郎。性耿介,不附权贵。嘉靖三十六年(1557),因作文祭奠杨继盛而得罪严嵩,被贬为福州布政使司左参议。任上,曾率众击退倭寇。迁提学副使。
宗臣为“后七子”之一。他的创作,散文较出色。如《报刘一丈书》,有力地抨击了封建官场的腐败。其文重点描摹了奔走权门的无耻之徒的种种丑态。对他们夤缘钻营、甘言媚词、逢迎拍马的细节,作者刻画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他的诗歌,开始学习李白,颇以歌行跌宕自喜。表面上也追求超忽飞动,但缺乏李白诗那特有的豪迈气势和充沛感情,故作品给人以拉杂叫嚣之感。宗臣诗歌无论歌行今体,内容都较单薄,故创作成就不太高。
梁有誉简介
梁有誉,明代文学家。字公实。顺德(今属广东)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初授刑部主事,因念母称病归里。后与黎民表、欧桢伯等人相与唱和,号南园后五子。继而与黎民表相约游观罗浮,遇海上大风未果,得寒病而卒,年仅36岁。梁有誉其诗内容虽不深广,但尚能做到婉丽多讽。他的一些咏史诗寄寓着对时世的感慨。……
徐中行简介
徐中行(?~1578) 明代文学家。字子舆,一作子与,号龙湾、天目山人。长兴(今属浙江)人。出生年月不详,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初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中,出为汀州知府,改汝宁。后谪长芦盐运判官。迁端州同知、山东佥事、云南参议、福建副使、参政等职,累官至江西布政使。
徐中行为后七子之一。他一生到处为官作宦,诗歌多能描绘各地的山川风貌和社会习俗,并寄寓到处奔波的无限感慨和怀念乡土的悠悠情思。但其诗内容总的说来不够丰厚。徐中行善长七律,"闳大雄整,卓然名家",如《山陵道中风雨》、《答孙侍御秦中见怀之作》、《送莫廷尉之任南都》,都是苍然爽健的作品。其中“北上萧关太白高”、“建业心青法署高”,尤为人们称赏。
吴国伦简介
吴国伦(1524~1593) 明代文学家。字明卿,号川楼子、南岳山人。武昌府兴国州尊贤坊人(今湖北省阳新县浮屠镇吴智村)。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初授中书舍人,后擢兵科给事中。触忤严嵩,被谪为江西按察司知事,又移南康推官等。严嵩败,起为建宁同知,历邵武、高州知府、贵州提学副使、河南左参政。后罢归。归里之后,诗名很高。当时求名之士,或东走太仓(王世贞),或西走兴国(吴国伦)。属后七子中颇有名气者。
吴国伦关心国事,所作《庚戌秋日纪事》 3首,沉痛的诗句流露着诗人对国事的焦虑和深刻的嘲讽。《暮秋感怀》三首并不是对自然秋景的伤怀,而是对民劳国艰的深切担忧。诗中一方面描写了“民劳过□尾,客策下焦头”,“急难征兵远,疮痍转饷频”的惨景。另方面揭露了“戚里纷丝竹,侯家盛绮罗”的豪华,两相对照。诗人发出“时艰民力尽,世赏国恩多”的感喟。他的咏史诗,对“独余肝胆壮东流”的宋末民族抗元英雄表示了景仰之情,同时也包含着对明王朝命运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