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明皇陵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明皇陵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城南七公里处,明皇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其父母和兄嫂而修建,初建之时占地约2万余亩,于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始建,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竣工。洪武二年,荐号英陵,后改称皇陵。

明皇陵主要有皇城、砖城、土城三道,殿宇、房舍千余间,陵丘、石刻群等。明末以来,人为破坏和风雨侵蚀,宫阙殿宇废为遗址,现仅存陵丘及石刻群。

明皇陵与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为同一制度,明皇陵虽非帝王之陵,但“宫阙殿宇、壮丽森严”,享殿、斋宫、官厅数百间,皇陵神道总长257米,石像生32对,皇陵碑文为朱元璋亲撰,石象生数量之多、刻工之精美为历代帝王陵之冠,其艺术风格绝妙,堪称上承宋元,下启明清的大型石雕艺术精品。

1982年,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中文名: 明皇陵

级别批次: 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所在地区: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时 代: 明代

批准单位: 国务院

编 号: 55-10

地理位置: 凤阳县城南七公里处

文物遗存: 皇陵石刻

始建年代: 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

建成年代: 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

所属国家: 中国

开放时间: 7:00—19:00

建筑格局

皇陵是明代最早修建的一座陵墓。皇陵有三重城垣,里为皇城,周长251米,四门红土泥饰,中为砖城,周长约3公里,外为土城,周长14公里。总体布局采用“三套方城”,把陵园展成三重城垣的格局,将石刻列置于皇城之前,陵墓在皇城之后,享殿居皇城之中,华表置于石兽与石人石马之间。由于陵向坐南朝北偏东,因此坐落在南北中轴线上的建筑物均是面对北向,且以外城北门为正门,明显的斜向东北的中都城。由北而南进土城正红门,依次为红桥、棂星门、砖城明楼、神道、御桥、皇城金门、皇堂、皇城后红门、坟丘、砖城南明楼、土城南门。在这条3.4公里长的中轴线两旁,对称的建有东角门和西角门,左右两排石像生,皇陵碑和无字碑,东庑和西庑,东明楼和西明楼,东门和西门。陵垣内外的其他建筑,也大体是东西对称或南北对称。

文物价值

明皇陵石像生是已知明代最早、数量最多、刻工最精细的皇家陵园,石刻具有很高的石刻艺术价值。不仅数量居历代帝王陵墓之冠,而且雕刻技艺上也有独到之处。均用整块石料雕琢,无论是人像,还是动物,均造型生动,刻琢精细,具有高超的技艺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们是宋元石刻艺术发展的最早产物,对明清的石刻造型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皇陵碑额篆有“大明皇陵之碑”6个大字,因碑文系朱元璋亲自撰写,又名“御制皇陵碑”。朱元璋为了让子孙后代了解艰辛家世和开创江山的艰难,秉笔直书,历述家世实情与戎马生涯,一改历代帝陵碑刻粉饰夸功、谀墓不实的恶习。碑文长达1105字,是研究朱元璋家史与元末明初历史的珍贵史料。

文物保护

1975年10月,国家文物局指派专家、学者前来考察,认为皇陵石刻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次年,皇陵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1年9月,又重新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扶正倒卧的石像生,加固底座,并将通往神道的公路改道。

1982年,皇陵石刻连同明中都皇故城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08月,凤阳县展开对明皇陵石刻保护性修复工作,维修保养按清洗—修复—防风化处理等步骤进行,保护性修复所用材料均为对人体、石刻无损害的环保材料。通过此次保护性修复,石刻表面的污染物、氧化物将被全面清除,局部破损处的石刻修复将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石刻防风化处理后能有效防范酸雨等污染物的侵蚀。

旅游信息

门票信息

全年通票价每人50元,对国内外70岁以上老人、全国残疾人凭残人、现役军人、新闻媒体记者在景区内进行采访、报道的,文学创作人员在景区进行文学创作的持有效证件免费参观。对1.2—1.4米儿童实行半价优惠。

交通信息

自驾路线:凤阳县城南7公里,省道307线:明光--亳州;省道310线:凤阳--淮南;省道101线:凤阳--蚌埠;省道209梅市段。县道总大路:总铺--大溪河;县道凤殷路:凤阳--殷涧;县道凤周路:凤阳--周圩。

公交路线:凤阳汽车站乘往大庙镇班车可到景区。

视频

“明皇陵”浮出水面!藏在湖底却遇干旱暴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