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空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星际空间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
关于汉字的起源[1],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2]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名词解释
星际是一个很奇妙的世界,所谓星际空间,就是星体与星体之间的空间,据观测,很多人认为星际空间是一无所有的,本世纪后,天文学家才发现有不少表明星际空间存在的物质的迹象(人们在观测星光时发现,星光穿过星际空间时大大减弱,所以星际空间并不是绝对的真空,那里一定有物质存在),不只有普通意义上的物质,还有暗物质。
直到19世纪末,很多人还认为星际空间是一无所有的。但在如此广袤的星际空间里,除了可以看得见的各种星云外,真的没有别的物质存在吗?进入本世纪后,天文学家才发现有不少表明星际空间存在物质的迹象。1979年10月30日,美国科学家利用高空气球,测出了星际空间中的反物质流。在宇宙创始时曾形成数量相等的物质和反物质。在这之前为了解释为什么没有在宇宙空间发现反物质的现象,有一部分天文学家认为,由于反物质内在的不稳定,自从宇宙创始到如今,反物质已经衰变殆尽。但美国科学家的这次重大发现否定了这种解释,它证明了作为反物质的主要形式的反质子是稳定的,而且可以存在千百万年。
其中的物质
不仅有普通意义上的物质还有暗物质。
暗物质
在宇宙中是否还存在不发光物质、不发光的天体?这似乎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例如,在太阳的周围有8大行星,有月亮这类的卫星。这些行星或卫星自身并不发光,它们仅能反射光。其实,所谓发光物质只不过是这种暂时不发光的物质处在高温、高压环境的状态而已。所以,在宇宙中是否存在不发光物质的问题,似乎是这些会发光物质所存在的状态的问题,问题是它们在宇宙中所占有的比重如何?如果把宇宙中存在于不发光状态的常见物质,如质子、中子、电子等占发光状态的比重问题,仅仅归结为在其他星系中是否存在着行星、卫星等,那还不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8大行星加上可能的彗星,其总质量还不到太阳的1%,更为重要的是处在不发光状态的常见物质,是否在总质量上比发光的星体多一个量级,还是他们只占微不足道的分量,或是彼此差不多,如此等等。因为这涉及天体或星系团演化的基本规律。而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宇宙中是否除质子、中子、电子等"会"发光的物质以外,还存在着在原则上就不会发光的物质,或者说,它们自身不仅不能发光,而且也不会反射、折射或散射光,亦即对各种波长的光,它们都是百分之百的透明体!它们就是神秘的暗物质。
组成物质
人们在观测星光时发现,星光穿过星际空间后大大减弱了。这一现象表明,星际空间并不是绝对的真空,那里同样有物质存在。不过,那里的物质极其稀薄,平均每立方厘米的空间内仅有0.1-1个原子。星际空间十分广袤,人类至今也只是知道其中的一小部分,不过九牛一毛。人类对星际空间的认识也是少之又少,因为我们科技水平尚且还无法完成长距离的空间远行,哪怕是登上离我们很近的火星——更何况是更遥远的星际啦。
2013年9月13日,据美国宇航局发布的消息称,旅行者1号已确认飞出太阳系,正式进入星际空间!如果以光速前行的话,截至目前,旅行者1号才走了17小时23分07秒,而实际走了三十六年,距离地球约187亿公里。成为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
参考文献
- ↑ 中国“汉字”从何而来?每个汉字,都是仓颉造出来的吗?,搜狐,2022-10-01
- ↑ 造字的仓颉,为何叫“仓颉”?甲骨文揭开了颠覆性的一幕,搜狐,2022-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