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 2022/03/31〔中央社〕中国一辆高铁行经湖南娄底市时,因列车长被通报检出武汉肺炎(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阳性,这辆列车立即中断行程,相关人员被管控。
- 中国官媒“央视新闻App”(应用程式)今天报导,30日下午4时,湖南娄底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接到铁路部门通报,由成都东站至上海虹桥站的列车G2190次,列车长被检出COVID-19病毒核酸阳性。
- 铁路部门要求该列车立即中断行程,停靠娄底南站,及时对相关人员进行管控。
- 报导说,经会诊,这名列车长被确定为COVID-19确诊病例(轻型)。
春秋时代(Spring and Autumn Period)又称春秋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03年),简称春秋, 是东周的前半段时期。
- 周室在平王东迁后实力大减, 没有足够的威望号令诸侯,因而形成春秋初期之局面。
- 春秋时代周天子的势力减弱,群雄纷争,春秋霸政形成,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
- 当时齐桓公提出“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弑,抑兼并”(尊王攘夷)的思想,因此周天子于表面上仍获尊重。
- 春秋时期因孔子修订的《春秋》而得名。
- 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共二百四十二年。
- 后史学家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平王东迁到洛邑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或四十四年(前476年)为止(也有学者认为应到《左传》记载之终(前468年)、三家灭智(前453年)或三家分晋(前403年)),称为“春秋时期”。
- 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
- 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三十六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之,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
- 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次,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馀次。
- 鲁国朝王三次,聘周四次。
-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
-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
- 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 春秋和战国的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
- 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的最大区别
-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
- 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 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 周敬王 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有的说公元前453年 ,另一说公元前403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
- “春秋”名称的由来: 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
- 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 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
- 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 自东周开始,周朝由强转弱,王室日益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
- 小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
- 战国(前453年—前221年)是中国东周列国诸侯争斗激烈的时代。
- 与春秋在历史上并无明确时间界限,仅依历来惯例,以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掉智氏 ,三家分晋为起始标志至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六国终止,战乱持续两百多年。
- “战国”一名取自于 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 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即已被 秦国灭亡,所以战国时代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 战国初期东周境内尚有十几个国家,其中以齐、晋、楚、越四国的实力最强,有四分天下之势。
- 到了战国中期,剩下来的七个主要大国秦、楚、韩、赵、魏、齐、燕被称为“战国七雄”。
- 战国上承春秋乱世,中续百家争鸣,后启大秦帝国。
- 是中国的思想、学术、科技、军事以及政治发展的黄金时期,史称“ 百家争鸣 ”
-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破坏了奴隶制的旧秩序,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
- 战争的结果加快了统一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也加快了变革的步伐。
- 随著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他们在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新的制度终于建立起来。
- 变法最彻底的秦国,成为各诸侯国中实力最强者,后来发展成统一的核心力量。 [1]
春秋时代百姓的饮食文化
- 春秋时代在菜肴中使用的食材种类很多。
- 《周礼》的<天官>中出现了“六牲”这样的用词,指的是“马、牛、羊、鸡、狗、猪”共六种家畜。
- 在那个时代,餐桌上会摆上“肉”的机率少之又少,主要是在君主的飨宴或祭祀上,作为祭祀或庆祝的食物。
- 那时候的野生动物和鱼类,都只能透过狩猎获得,只要能抓得到的,几乎都有人吃。
- 中国人常吃猪肉?古代贵族敬而远之
- 谈到中华料理,其中有不少以猪肉为素材的料理,例如:糖醋里肌、麻婆豆腐、红烧蹄膀、东坡肉等,都会用到猪肉。
- 这么看来,猪肉仿佛是中华料理不可或缺的要角?而从历史上来看,自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就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 在《论语》中已可见“肉”的踪迹。如书里曾提到:“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但你可曾想过这里的“肉”指的是什么肉呢?
- 现代中国的“肉”指的是猪肉,古代是这样称呼的吗?《论语》的<阳货>中记载,鲁国大夫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佯称不在家,拒绝见他。
- 阳货为了想办法见上孔子一面,故意送他一点猪肉,用计让孔子为了回礼登门拜访他。
- 在《礼记》的<王制>中记载:“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猪),庶人无故不食珍”的规定。
- 当时的人若没有重大的庆典或节日,是不太吃肉或摆席设宴,只有在祭祀或贵客到访时,才可能出现“大鱼大肉”的场景。
- 考虑到当时饲养技术的限制等因素,春秋时代的人若吃肉,多半以猪肉为主,虽然会吃狗肉,但机率应该比猪肉低。
- 也可能因为个人的偏好而不吃狗肉。
- 例如在《礼记》的<檀弓>(下)记载,孔子养的狗死了,他叫他的弟子子贡将其埋葬,而不是拿去煮来吃。
- 既然把狗当作宠物饲养,与猪相比,狗应该不是日常食用的“肉”。
- 在《论语》中没有明确说明的“肉”,指的应该都是猪肉。
- 虽然猪肉在历史上出现得早,不过,猪肉其实算比较低等的食物。
- 直到北宋还不被士大夫、富豪所接受,仅是一般百姓偶尔食用的菜肴。
- 有资料记载,到宋神宗时期,当时贵族的饮食以羊肉为大宗,御厨一年消耗的羊肉约44万斤(宋朝1斤约680克),但猪肉只用掉4,131斤,可见其悬殊的差距。
- 一般百姓吃不起肉,但经常吃鱼
- 前面提到,春秋时期若非有重大庆典,餐桌上很少会出现肉,一般人家的餐桌上,更罕见肉的踪迹。
- 寻常人家的餐桌可没这么单调,只吃菜配主食。
- 其实,当时的人最常吃的是鱼。
- 翻开《论语》,几乎没有出现关于鱼的记载,只有一篇孔子对食物的议论中,有稍微提到鱼:“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 (粮食以精白的为好,肉切得越细越好。粮食发霉、馊掉发臭,鱼腐败发臭,不吃;食物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到该食物的季节,不吃;肉切割不适当,不吃;没有合适的调味酱料,不吃。)
- 从这一段可以看出,当时的中上阶级,对饮食已经有一定的讲究。
- 虽然这段文字有提到当时的人会吃鱼,不过并没有特别注记,那时候的人主要吃什么鱼。
- 在《诗经》的<陈风>中出现的“鲂”(音同“防”),则是现代汉语中的“鳊鱼”(鳊,音同“边”),体型扁平的淡水鱼。
- 肉质细嫩,异常美味。在大陆各地的水产市场上,也经常可以看到。
- 《小雅》的<鱼丽>中出现的“鳢”(音同“礼”),指的是雷鱼(也有说法是指七鳃鳗或鳝鱼)。
- 《豳风》(豳,音同“兵”)的<九罭>(罭,音同“玉”)中说的“鳟”指的是鳟鱼。
- 《小雅》的<鱼丽>提到的“鲨”在指的是𬶋鱼。
- 《小雅》<采绿>中的“𫚈”(音同“雨”)指的是鲢鱼。
- 在《小雅》的<六月>中还出现了不是鱼类的鳖。
- 在《庄子》的<外物>中记载了鲫鱼。
- 在《诗经》中出现的鱼全部是淡水鱼,而且多集中在黄河流域。
- 其中鲤鱼、鲢鱼、雷鱼、鲫鱼,是现代中国很多地区都在食用的鱼。
- 但另外七种鱼,除了部分地区以外,都不是日常食用的鱼。
- 为何有些鱼会从餐桌上消失?这和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有间接关系。
- 黄土高原的地质本来就容易受到雨水的侵蚀,有人认为,冶铁技术发达后,大量消费木炭,造成森林滥伐问题恶化,加速了水土流失,使得黄土高原以及下游的渭河平原等地也深受其害。
- 一些河流及湖泊甚至因此消失,也使得许多淡水鱼从餐桌上淡出的原因。
- 现代中国的四大淡水鱼:青鱼、草鱼、鲫鱼、鲤鱼中,在《诗经》中看不到青鱼和草鱼,但不代表这些鱼当时没有人吃。
- 主要的原因是,这些鱼大都生长在长江流域,在运输较不方便的古代,这些鱼大部分进了南方人的肚子。
- 在大规模养殖技术还没有确立前,除了鲤鱼这种生存范围比较广的鱼,同一民族也不见得能吃到同一种鱼。
- 近代以来,随著远洋捕鱼业的发展,过去没有吃过的海鱼,渐渐开始出现在餐桌上,其中不少成为了日常经常吃的鱼。 [2]
参考来源
- ↑ 史话话. “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的划分. 每日头条. 2018-07-03 [2022-03-31] (中文).
- ↑ 张竞. 春秋时代的餐桌:只要是抓得到的几乎都有人吃. 关键评论. 2018-07-03 [2022-03-31]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