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晋源古镇

晋源古镇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晋源镇,位于太原西南22公里处,与晋祠相距极近,在西晋刘琨展筑的并州城(晋阳城)南部,宋朝以前为晋阳县(龙山县)治所,明清为太原县城,今设太原市晋源区晋源街道办事处。境内现有居民2500户,其中农户1800户,非农户700户。

目录

基本内容

中文名:晋源古镇

现有居民:2500户

曾为:太原县城

地理位置:太原西南22公里

景点:明清古城墙

现设有:源街道办事处

景点简介

境内现有居民2500户,其中农户1800户,非农户700户。

主要景点

北宋毁晋阳后,合并晋阳太原两县为平晋县,另在晋阳废墟之东10公里处修建平晋县小城。1371年(明洪武四年)平晋县城被洪水所没,县治又移回晋阳故城大明宫遗址以南。1375年(洪武八年),复用太原县旧称,并在晋阳古城废墟上重筑新城。城周3?5公里,高3丈,壕深1丈,设4门,上建城楼,东南魁星楼下另有铁门,做泄水之用。东门曰“观澜”,西门曰“望翠”,南门曰“进贤”,北门曰“奉宣”,瓮城门额分别是“东汾聚秀”、“西兑金汤”、“桐荫晋阳”、“古原屏翰”。1512年(正德七年),王琼(太原县人,官至吏部尚书)丁母忧居家,倡议重修县城城楼、角楼,经知县白晟、梅凝经营落成。1519年(正德十四年),王琼又与知县吴方修补城墙。1542年(嘉靖二十一年),鞑靼军入境,邑人高汝行(太原县东庄人,官至浙江按察司副使)与王琼长子王朝立等捐资倡修城墙,外增敌台32座。重建的县城是座小县城,其规模不及唐北都晋阳城的十分之二三,但经明、清两代不断修葺,日益完善。城墙4座门楼重檐翘角、高大巍峨,护城河沿城而过,槐柳成荫,城中大街铺砌石板、牌坊林立,富户豪门院落重叠,店铺门面、鳞次栉比。城内4条大街上分布着12座牌坊(南4、北2、东3、西3)。城中与四关有庙、寺、观、坛、阁、楼20余座。北街有真武庙、关帝庙、北寺,后街有晋泉书院、东岳庙、吕祖堂、奶奶庙、按察分院,西街有隆恩寺、玉皇庙、窑神庙、姑姑庵,西门外有观音阁、尹公祠、邑坛、社稷坛,南街有财神庙、城隍庙、梁公祠、安宁寺、药王庙、养济院、预备仓,南门外有天地坛、观音堂、龙天庙、宝华阁、空王佛、仙翁庙,东街有县署、布政分司、儒学(文庙)、三官庙、鼓楼,城东南有魁星楼,东门外有文昌宫、河神庙、八腊庙、先农坛等。4座城门楼上分别供奉着文昌、药王、财神、关帝4神。另外城中及四关各处分别建有22座五道将军庙,俗语称其“十四个朝东五朝西,留下两个北风吹,还有一个朝南白明黑夜数马蹄”。这种壮观景象一直持续了五六百年之久,至民国初期也没有多大变化。1937年(民国26年)芦沟桥事变后,日军入侵,太原县城西北、西南被炸成豁口。解放战争中,城门楼、城角楼及许多庙宇遭毁不存。此后直到20世纪50年代,挖取城砖修建“万头猪场”,70年代,在乡镇企业和居民建房中忽视文物古迹保护,城墙被拆毁,城壕被填平,南门外宝华阁、西街玉皇庙戏楼、北街关帝庙等均毁。

即便如此,晋源古镇仍以晋阳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明清太原县城的建筑遗存以及浓郁的地方民情风俗,吸引着人们,是一处宝贵的旅游资源。现存古代建筑有西、北两个城门洞,西北隅、南门旁等数段城墙,护城河遗迹一段(在北门外汾河一坝管理站大门前),文庙(儒学)、东岳庙、关帝庙(部分)、玉皇庙(已改普贤寺)、龙天庙、财神庙、窑神庙等。作为太原市旅游开发战略重要节点,从2013年起,国家开始对古城部分景点进行逐步恢复,截止到2015年初,古城西北城墙已经基本完成复建,文庙、棋杆院、关帝庙、窑神庙、秦家大院、陈三畏故居、段氏宗祠、财神庙、龙天庙、市楼(宝华阁)、道台府等建筑已经基本完工,县衙、文庙二期、东南城墙、城隍庙等已经完成前期考古挖掘,古色古香的格局初步显现。古城修复项目预计在2016年底全部完工。届时,一座以展示明代建筑遗存为主的古城将出现在世人面前。将成为太原近郊一处以历史文化和地方民俗为主题的重要旅游点。

景点介绍

一、明清古城墙

现存古城门洞两,护城壕一段。西门洞宽4米,入深17米,西面外高4?1米,东面内高7?2米,西面门额有砖雕“凝翠”二字,所附墙体现存约38米,高11米。北门洞宽4米,入深17米,高4?4米,北面门额有砖雕“奉宣”二字,南面门额有砖雕“德氏”二字,附有瓮城,门洞宽3?4米,入深14米,高3?1米。北门洞连瓮城总长约70米,墙体总高9?8米。从北门外往东的汾河一坝晋源管理所门外,尚存一段护城壕遗迹,长约78米,壕宽约6米,深约1?3米。

二、太原县文庙

晋源镇城东街路北,有一组庞大的古建筑群,即太原县文庙(儒学)。

太原县文庙(儒学)创建于1373年(明洪武六年),是由知县潘原英从平晋县旧城(遗址在今小店区城西村一带)徙迁而建,建筑年代比太原县城还早2年。其后1383年(洪武十六年)知县皇甫伯蠧、明正统年间(1436年~1449年)知县刘敏、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知县张葵、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知县刘经等人增补修葺。1512年(明正德七年),太原县张琦等人捐银300余两,贮公以做修缮文庙之费,后被某官所攘占。1520年(正德十五年),兵部尚书王琼(太原县人)出面追复前银,又捐资,并“劝率官师,大加修建”。1571年(隆庆五年),知县绪宾增建尊经阁。1586年(万历十四年),知县向化同邑人高一麟修葺大成殿,增建两庑启圣祠、乡贤祠、名宦祠。清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又重新补葺,铺设地砖,增建训导宅、教谕宅及临街牌坊。

经明、清营建的文庙,南北长240余米,东西宽近50米,总占地面积约12000平方米。这组规模宏大的儒教建筑,为五进三合式院落。中轴线上有照壁、棂星门、泮池、祀殿、大成殿、明伦堂、敬一亭、藏经阁等建筑,左右东西两庑分别是名宦祠、乡贤祠、忠义孝悌祠、教谕宅、训导宅及库房、斋房等,大成殿、明伦堂之东附建有崇圣祠,自成另一院落。太原县文庙临大街东西两面旧有“道冠古今”、“德配天地”牌坊,棂星门两旁为八字短墙,对面为绿琉璃团龙照壁。棂星即天镇星,相传为天上文曲星,故所有文庙的正门都以“棂星”命名,意为孔子应上天文曲星而生。前院中央有泮池石桥,文庙中多设泮池,古代中秀才叫“入泮”。太原县文庙的泮池呈元宝形状,四周筑有石雕栏杆,中间架石桥将泮池一分为二,凭栏观赏,只见碧水潺流,游鱼历历。泮池过后便到祀殿,面宽3间,进深2间,旧时逢春、秋两大丁祭(旧历二月和八月上旬的丁日)和孔夫子诞辰祭(旧历八月二十七日),文庙各处洞门大开,举人秀才们齐至祀殿摆供献膳,明烛高照,香烟缭绕,最是隆重。祀殿与两边祭器库(一名神库)之间有通道,可入中院。中院正面大成殿宽5间(25米),进深3间(15米),上为琉璃瓦剪边歇山顶,高12米。大成殿是文庙的中心建筑,其建筑风格有宋元遗风,殿中供奉至圣先师孔子及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亚圣孟子“四配”的木主神位,两侧奉冉耕、闵损、冉雍、宰予、端木赐、冉求、有若、仲由、言偃、卜商、颛孙师、朱熹“十二哲”木主。大成殿周围台基,前宽1?9米,后宽1?7米,左右各宽1?3米,可绕行;殿前有一平台,宽23米,深9米,面积足抵一院落,周围设置石雕栏杆,左、中、右3面有石阶,平台的东南、西南两隅各有数株参天古柏,枝叶婆娑,浓荫匝地。中院两庑奉历朝先贤,松柏古木森森,紫藤花香郁郁,环境幽雅,宽广疏朗,人至有心静神清之感。明伦堂在大成殿之后,东西各有斋房5间。训导宅设在明伦堂右侧;敬一亭在明伦堂之后,东西各有房3间。尊经阁为2层木结构建筑,在敬一亭之后,东西各有房3间,为教谕宅;明伦堂、大成殿之东有崇圣祠,为供奉孔子的先人之处;其余尚有下马碑、夫子庙堂碑等。

1990年,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拨款修缮大成殿。到2002年,晋源区人民政府已投资陆续修复了大成殿、祀殿、棂星门及两庑50余间房舍,文庙的前、中两院所有建筑均雕梁画栋,整修一新。

三、泰岳祠

泰岳祠又名泰山庙、东岳庙,位于晋源镇东北隅,现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创建时间已不可考,从明嘉靖《太原县志》“东岳庙,县治东北”的记载中,可知该庙建于明嘉靖之前。东岳庙坐北朝南,东西宽26米,南北长51米,占地面积约1330平方米。正殿面宽3间(15?5米),进深2间(10米),上为单檐悬山顶,有琉璃菱形图案,高10余米,前面廊中有4根圆柱支撑,廊柱上有斗拱、双昂头,台基下左右各有厢房5间。正殿对面有卷棚顶乐台3间,高10余米,台基用砖石垒砌,高2米余,中间有通道至正门,台基上正面立柱用梁枋连接承重,外加人物山水雕镂花板,后面临街为青砖砌成,台前有石雕低栏,上蹲形状各异的小狮数只,乐楼东西各有旁门可供进出。一般庙宇建筑布局多数为对称形状,太原县东岳庙却略有不同,正殿之东另有小院,占地仅40余平方米,号曰“吕祖堂”;正殿之西建有殿堂3间,东西宽11米,南北深5?3米,号曰“奶奶庙”。其殿比东岳庙正殿坐后3米余,据说旧有东西厢房,俨然另成一庙,明显与东岳庙不是同期建筑。

东岳庙中所祀者,为阴间最高主宰东岳大帝黄飞虎。相传黄飞虎初为殷商镇国武成王,因纣王荒淫无道而弃商投周,被封为开国武成王。黄飞虎随武王伐纣,一路上屡立大功,后在渑池县被高兰英用太原神针遮住眼目,死于张奎刀下。姜子牙封神时让黄飞虎居五岳之首,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总管天地人间吉凶祸福,执掌幽冥十八重地狱,凡一应生死轮转人鬼,俱从东岳祠勘对,方许阴间阎王、判官施行。其后唐玄宗、宋真宗、元世祖等帝王对其均有封号。其庙遍布全国各地。太原县有司岁以三月二十八日祭祠,届时总要演戏供献花烛。

吕祖堂有吕祖木神位,吕祖名岩,字洞宾,号纯阳,唐朝蒲州永乐(今山西省永济市)人。据说吕洞宾三举进士不第,46岁(一说64岁)时又去赴试,在长安酒肆遇汉钟离,被点化成道,遂为“八仙”之一,后被封为“纯阳孚佑帝君”,道教奉其为北五祖之一,通常称为“吕祖”。

东岳庙中塑像拆毁时间据说是1925年(民国14年)左右,现存东岳庙虽然残破,但正殿、戏楼等建筑高大宏伟,极有气派。

四、关帝庙

关帝庙,又名关王庙、老爷庙,位于晋源镇北街路西。创建时间现已无法稽考,据明嘉靖《太原县志》可知该庙建于明代嘉靖年之前。关帝庙坐西朝东,东西宽36米,南北长110米,总占地面积约为400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有照壁、戏台、膳厅、正殿、春秋楼、三代阁,整座庙宇主次分明,布局严谨,气势雄伟壮观。临街戏台面宽11?6米,进深8?2米,台下中间为正门,南北两面建有钟楼、鼓楼,二楼之下各设偏门,隔大街路东有绿琉璃团龙照壁,宽约5米。进入关帝庙,迎面正西是一座膳厅,为祭祀关帝摆设供品之处,两旁马厅中马童牵马雕像,高大逼真,类乎真物。膳厅之西为正殿,面宽3间(11米),进深2间(8?9米),殿内木雕神龛中塑头戴冕旒,身着帝装,凝神端坐的关帝像,廊中竖置关帝所使用的青龙偃月刀仿制模型及两通石碑。正殿与膳厅之南有小门通一砖砌窑洞式建筑的小院,约占地100平方米,此为达官显贵及当地街闾、社首们聚会议事之处。小院之西又设小门通往后院,正殿之北有通道,朝西亦设小门通往后院春秋楼。正殿之后院落,南北长36米,几成方形。迎面春秋楼(一名二代阁)内塑关帝夜读《春秋》像,红脸长髯,身着绿袍玉带,形象生动。神龛后辟穿行门,直通后院三代阁,春秋楼南北两面各有厢房,为庙中道人居所。春秋楼、关王殿、膳厅、鼓楼之南,留有马道可直达最西建筑三代阁。三代阁总高10数米,是一座二层楼阁式的建筑;底层砖砌窑洞3间,南北宽15?7米,东西深9?6米,西南有砖砌台阶可登二层;三代阁二层为硬山顶砖木结构楼阁,面宽2间(10米),进深1间(5?7米)。阁中供奉关帝历代祖先木主神位,周围有通道和砖砌低栏。三代阁南北两面各有厢房小院等。

抗日战争爆发后,太原县牺盟会特派员幕湘当时就住在关帝庙正殿之南小院中,他在这里组织进步师生多次在关帝庙戏台上演出《放下你的鞭子》、《松花江上》等节目,广泛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使古老的县城变得沸腾起来。又发动群众在关帝庙斗争了贪污受贿的豪绅张守义(姚村人),组织起太原县第一支抗日游击队。著名小说《晋阳秋》对太原县牺盟会抗日救亡活动进行了艺术性的描述。日军侵占太原以后,关帝庙春秋楼及南北厢房遭毁不存,正殿也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坏。如今,关帝庙后院三代阁(现为民国建筑风格)尚存,前院部分只剩照壁、庙门。

五、普贤寺

普贤寺,旧为玉皇庙,俗称“玉帝爷庙”,位于晋源西街城根路北,距西城门仅数十米,现已改名为“普贤寺”。

玉皇庙的创建时间无考。民间相传此处为“姑姑庵”旧址,明嘉靖《太原县志》没有关于玉皇庙的记载,而清道光《太原县志》,则有“玉皇庙,在县西门内,八月初一日祭”之载,可见玉皇庙建于明嘉靖年和清道光年之间。玉皇庙坐北朝南,东西宽26米,南北长60米,占地面积1500多平方米。玉皇庙呈长方形,南面旧有戏台,宽12?5米,进深10米,庙门建在戏台正中,有通道可入庙。戏台之西有厢房数间,再北建有鼓楼,其东又有相对称的钟楼。钟、鼓二楼之北有空隙处约10米,再北面各有悬山顶配殿3间,均面宽10?4米,进深5米,前有廊。玉皇庙正殿面宽3间(11?1米),进深2间(6?6米),上为悬山顶,前廊约深1?7米,殿中神龛塑头戴珠冠冕旒,身着九章法服的玉皇大帝坐像,旁有二童侍立。正殿之东有小偏殿一楹,奉祀木泥匠的祖师鲁班,两边墙上有壁画10余米,绘《赵州修桥》、《应州修塔》等故事,殿顶檩上有“大清道光二十七年重修”字样,再东另有南向小耳房1间。正殿之西有悬山顶偏殿一座,宽约7米,深约5?3米,殿内神龛奉小大王,据清道光《太原县志》记载,小大王即春秋晋灵公(公元前620~公元前607年)时所杀伪孤,此庙原在县西婴山,清乾隆中为山水所坏,移神像于县城玉皇庙,时有邑进士雷仁育题联“一脉真灵绵赵祀,百年膏雨润周黎”。另外玉皇庙院中旧有古柏、古槐数株,据说槐树颇粗,须两个成人联手方可合抱。

1998年,五台山僧人义昌至晋源弘扬佛教,募集资金修复了玉皇庙,初拟名为“净土寺”,后定名“普贤寺”。原玉皇庙正殿改为大雄宝殿,中间佛龛新塑释迦牟尼金像,旁有阿难、迦叶二尊者立像,东西二面另塑有文殊、普贤二菩萨坐像。廊前木柱悬挂“普雨遍施周世界,贤泽广被十方生”楹联,东西竖置1999年邑人张育文所撰《普贤寺碑记》。正殿两旁原之偏殿亦修复一新,垒墙设门,如同两个小院。原祀鲁班小殿改为“帝释天尊”(玉皇大帝在佛教中称“帝释天尊”)殿,新塑玉帝金像,墙上旧有壁画尚存,其余建筑尽为僧舍。大殿之下两旁配殿,改奉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原空隙之处也新建起佛堂,与原配殿如同一体,东挂“客堂”木牌,放置图书、佛经,西为僧舍。

六、隆恩寺

隆恩寺俗称西寺庙,位于晋源镇西街中段路北,遗址即今晋源粮食局。

隆恩寺创建时间无考,清道光《太原县志》有载:“隆恩寺,在县西街,今称西寺。”故知隆恩寺建于清道光年之前。隆恩寺坐北朝南,东西宽约32米,南北长约65米,占地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隆恩寺呈长方形,为前后院结构,前院山门宽16米,入深8米;其后为钟、鼓楼,各边长6米;正面天王殿(俗称过厅),面宽3间(16米),进深2间(10米),殿东有小门通后院。后院正殿,面宽5间(18?2米),进深3间(9?5米),有入深2?8米的前廊,上为悬山顶,有琉璃菱形装饰,高七八米;两旁各有小偏殿,宽约7米;东西两面有厢房3间,面宽15米,进深6米,院中有两株顶天拔地的古柏,绿叶苍枝荫蔽庭院。如今隆恩寺只存正殿与东西小偏殿。

七、财神庙

财神庙位于晋源镇西南,其建筑风格属晚清时期。庙坐西朝东,南北宽15米,东西入深36米,占地面积540平方米。西面主殿面宽5间(15米),进深2间(5米),上为单檐悬山顶,前廊入深2米,有圆柱支撑。主殿之下空隙2米,如同民宅“分岔”一般。再下为南北厢房,各面宽6间(18米),进深2间(5米)。厢房之下又空隙2米为东房,其式样类同西面正殿,只是高度略低,东北面开设大门。细观财神庙建筑形状,与民间四合宅院无异,不像庙宇。

相传太原县财神庙原为富豪大户宅院,建成以后屡屡有怪作崇,不能安然居住,遂将厅院献于地方,改为财神庙。财神庙在新中国成立前一直被太原县商会占用,是太原县票号、典当、米面、饮食、旅栈、百货等18个行业数百家店铺商号的中枢。

八、龙天庙

龙天庙,一名刘王祠,在晋源镇南门外,庙旁旧有空王佛寺、观音堂等建筑。始建时间无考,正殿檩上有“大清光绪十九年仲春重建,经理监生崔泰昌,督修举人李禧”的墨迹题字。龙天庙坐南朝北,东西宽约32米,南北长约52米,占地面积为1600平方米,庙东另有小院,宽10米,长34米。龙天庙正面刘王殿,面宽3间(约12米),进深3间(约10米),上为硬山顶,前面廊柱上有斗拱、昂头。殿中有神像11尊,计主像1尊、侍童像2尊、配像8尊,墙上绘有雷公、电母壁画。正殿两旁偏殿不对称,东殿宽12米,深8米,西殿祀阴间阎王,宽深各8米,两殿之前各有古柏1株。东、西厢房均面宽15米,进深6米,前面各有古槐一株。北面乐楼与西殿相对,宽约16米,深约10米,楼下中间开设庙门,悬“刘王祠”横匾。龙天庙的钟鼓楼与其他庙不同,两边均为悬钟,不设鼓。东楼为方形,边长8米;西楼比东楼略小,东西6米,南北8米。

龙天庙之“龙天”是梵语,谓八部之中龙众与天众,而庙前匾额与正殿却以“刘王”名之,所奉者自然是刘王无疑了。据说刘王在前线阵地阻挡了赵匡胤的兵马,使这里的百姓免遭其害,故而奉祀。至于刘王是谁,民间说法各异,有说后汉主刘知远者,有说北汉大将刘倚者。据最近有人考证应为汉文帝刘恒,清道光《太原县志》载:“汉文帝讳恒……初立为代王,都晋阳……晋人立庙祀之。”

太原县一地,有农历七月间抬诸神像出游之旧例,届时众百姓持旗伞、奏鼓乐,随神像肩舆之后,浩浩荡荡,热闹非凡。这种大型迎神活动的中心是龙天庙,据说是起自明朝洪武年,止于抗日战争时期,历时500余年。

迎神活动于七月初三下午试行演习,名为“压铁棍”。七月初四午时,齐至龙天庙前,经南城角、小站、小站营、赤桥,至晋祠堡,入北门出南门,然后返回晋祠庙圣母殿,抬着圣母出行像出北门,经赤桥、南城角,至县城西关。其时已近黄昏,神舆、铁棍皆通明张灯,又从西门至十字街中央,然后出南门,迎送圣母于龙天庙中,安神礼毕乃散。次日(初五)午时,仍从龙天庙出发进城,穿街过巷至县署领赏,然后往返西门外、北门外。日落时出东门至河神庙,迎请龙王庙十八尊龙王(俗称“十八层龙王”,《晋祠志》作十七尊)回龙天庙。此即太原县有名的“七月初五抬铁棍”。

七月初七为龙天庙岁祭之日。那天焚香燃炮、上供演剧。相传太原县城隍爷是晋祠圣母的外甥,迎请圣母时也随铁棍等至晋祠请唤外婆,这一天也要陪同外婆一同看戏、享祭。七月十一为县北古城营村九龙庙庙会正日,前一天全村百姓齐至县城龙天庙,恭迎晋祠圣母偕十八尊龙王回九龙庙。圣母像进庙门时必须脊背先进,否则轿杆立断或者抬轿人肚疼。民间传说晋祠圣母与九龙庙中奶奶是姐妹,小妹幼时好吃懒做,姐姐气得说:“你将来若成气候,我头朝后见你。”七月十一姐妹相会,圣母像背面而进,正喻姐姐圣母当初夸口太大,不好意思与妹妹见面之意。七月十四,众百姓恭送圣母归晋祠,送十八尊龙王至风峪沟龙王庙(俗名“龙王头”)。十八尊龙王在太原县河东、河西轮流享受民间香火。每年五月初一,河东三贤村至龙王头请回龙王,其后又转至辛村,六月二十八恭送回县城东门外河神庙,七月初五再抬,周而复始。现龙天庙所有建筑除正殿之外均毁废无存,据说庙旁井边地下还埋着数块石碑。

九、王琼故居

晋源镇出生过一位名贯古今的著名人物,他就是被誉为“明代三重臣”之一的王琼。镇内东大街路南王琼故居,今尚存东偏院,内有东房5间,北厢房3间及门楼,虽已残破,却也能看出昔日的宏伟和气派。

王琼(1459年~1532年),为世居太原县的“太原王氏”后裔,其祖先居蚕石村(今属姚村镇),后迁河东刘家堡,明初又在太原县城东街起建新宅。王琼的祖父王安生有二子,长子永寿官至南京工部尚书;次子永亨即琼之父,曾为隆庆知府。王琼幼时有“神童”之称,4岁能楷书,8岁能《尚书》。相传他在南门瓮城上书塾念书,携带铁球一路玩耍,不敢带至学校,就存放在路经的城隍庙街五道庙中。一日放学稍早,忽听五道庙中有铁球滚动声,原是五道爷爷和土地爷在玩铁球,小王琼大喊一声推门而入,吓得两位神仙扔下铁球急忙上座,谁知忙中坐错位置,这座五道庙的神像座次就永远颠倒着。王琼22岁乡试中举,26岁殿试中二甲第二名进士,从六品工部屯田主事小官一直做到户部、兵部和吏部尚书,历经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他治理漕河,平定宁王叛乱,政绩卓著。1515年~1520年(正德十年~十五年)短短5年中,他连进三少(少保、少傅、少师)、三师(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太子太师),实为明代历史上所罕见的。王琼一生钻研经史,洞察世情,反对空谈,务求实用。他十分重视总结实践经验,给后人留下许多宝贵遗产,著有《漕河图志》、《西番事迹》、《北虏事迹》、《双溪杂记》等书,后人将其奏议编成《户部奏议》、《晋溪奏议》、《三边奏议》3本书。王琼对故籍太原县有许多建树,曾数次修葺太原县城墙和县城文庙以外,还劝率官民在风峪沟外修筑500余丈长的“锢龙堰”,旨在防洪。死后还遗命将晋祠的别墅“晋溪园”改为书院,以供王氏家族子弟和本县学子入院攻读。[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