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普宜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普宜镇隶属于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地处七星关区东北部,东邻大屯彝族乡,南与大方县长石镇毗邻,西与阿市苗族彝族乡和清水铺镇接壤,北与四川省叙永县、古蔺县隔河相望, 行政区域面积88平方千米。

民国时期,设普宜乡;1992年,普宜公社改镇;2011年10月,属七星关区。截至2018年末,普宜镇户籍人口为30705人。截至2020年6月,普宜镇辖3个社区、8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宜兴社区。

2011年,普宜镇财政总收入1099.41万元,比上年增长12%。 2018年,普宜镇有工业企业42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个。[1]

建置沿革

民国时期,设普宜乡。

1950年,改普宜区。

1954年,普宜区改乡,办初级社。

1956年,进入高级社。

1958年,普宜乡改公社。

1992年,普宜公社改镇。

2011年10月,属七星关区。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普宜镇辖10个行政村:老街、新街、箐脚、摆盖、乐都、龙家、冷水、道角、木窝、双河,下设158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普宜镇辖3个社区、8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宜兴社区。[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普宜镇地处七星关区东北部,东邻大屯彝族乡,南与大方县长石镇毗邻,西与阿市苗族彝族乡和清水铺镇接壤,北与四川省叙永县、古蔺县隔河相望, 行政区域面积8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普宜镇境内属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地势南高北低,坡陡谷深。最高点申家坪子位于新街村半坡组,海拔1736.6米;最低点凉窝托位于双河村六一组,海拔540米。

气候

普宜镇多年平均气温15.5℃,平均气温年较差8.1℃。生长期年平均235天。无霜期年平均255天,最长达302天,最短为207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254小时。年平均降水量892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208天。

水文

普宜镇境内河道属赤水河水系。赤水河从西部清水铺入境,由西而东流入境内,总长11千米。

自然灾害

普宜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冰雹、低温凝冻、泥石流等。干旱灾害年均一次,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10年,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冬春夏三季连旱,造成10个村(居)民饮水困难,直接经济损失达4850万元。最严重的一次雪凝灾害发生在2008年1月,低温凝冻气候持续40多天,造成境内供电设施严重受损,直接经济损失7600万元。

自然资源

普宜镇境内已探明矿藏主要有煤、石灰石、硫黄等,其中煤炭地质储量达6000万吨。耕地面积20590亩。

人口

2011年末,普宜镇总人口3116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160人,城镇化率29.4%。另有流动人口3860人。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4090人,占77.3%;有苗、彝、仡佬、白等12个少数民族,共7074人,占22.7%。超过1000人的少数民族有彝、苗2个民族,其中彝族4526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63.98%;苗族1426人,占20.16%。2011年,人口出生率7.43‰,人口死亡率5.21‰,人口自然增长率2.2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68.8人。

截至2018年末,普宜镇户籍人口为30705人。[3]

经济

综述

2011年,普宜镇财政总收入1099.41万元,比上年增长12%。

2018年,普宜镇有工业企业42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个。

农业

普宜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9516吨。主要经济作物为魔芋、核桃。2011年,魔芋种植面积1210亩,核桃种植面积9200亩。

普宜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9820头,年末存栏10831头;牛饲养量3231头,年末存栏2715头;家禽饲养量5500羽,上市家禽4200羽。2011年,生产肉类1530吨;禽蛋419吨;畜牧业总产值3200万元。2011年,柑橘种植面积8500亩。

工业

2011年,普宜镇工业总产值达到452万元,比上年增长11.5%。规模以下工业企业1家,职工22人。

商业

2011年末,普宜镇有商业网点628个。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43亿元;城乡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0.57亿元。

金融业

2011年末,普宜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4323万元,比上年增长11%;各项贷款余额2140万元,比上年增长12.1%。[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普宜镇有中心校1所,村办小学8所,在校生3890人,专任教师16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初中1所,在校生2564人,专任教师9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6%,小升初升学率99.5%,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97.5%。2011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76.69万元。

科学技术

2011年末,普宜镇有农业服务中心1所,各类科技人员16人。

文化事业

2011年末,普宜镇有文化站1个;艺术团1个,成员24人;农家书屋10个,建筑面积400平方米,藏书17000多册。

2011年末,普宜镇有线电视用户517户;广播电视"村村通"接收设备2250套,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90%以上。

体育事业

2011年末,普宜镇有学校体育场地5处,每年定期举办体育活动有10次以上。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普宜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个,其中卫生院1所,民营医院1所;病床168张。专业卫生人员61人,其中执业医师7人,执业助理医师4人,注册护士7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9280人次,住院手术86台次,出院病人986人次。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9248人,参合率98%。

社会保障

2011年,普宜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0户,人数72人,支出10.3万元,月人均119元,城市医疗救助5人次,支出0.36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008户,人数4106人,支出300万元,月人均60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24人,支出7.2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83人,支出11.78万元;农村医疗救助125人次,支出20.53万元;农村临时救济40人次,支出12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95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5.75万元。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8863人,参保率达75.7%。

环境保护

2011年,普宜镇财政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48万元。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普宜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点2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7610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360笔。电信营业厅1个,电话用户普及率20%;移动电话普及率30%;互联网端口总数448个,宽带接入用户420户。[5]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普宜镇因境内古代为仡佬人居住,彝族统治后,称仡佬人住的坪子地方为"匍尼"而得名,汉语习称普宜。

非物质文化遗产

乐都彝族莫轰(顿呐)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