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普艺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Angelina Probst作品性感画廊 |
---|
波普艺术(Pop Art,又译为“普普艺术”或“通俗艺术”),是一个探讨通俗文化与艺术之间关连的艺术运动。普普艺术试图推翻抽象表现艺术并转向符号,商标等具象的大众文化主题。普普艺术这个字目前已知的是由1956年英国艺术评论家罗伦斯·艾伟( Lawrence Allowey)所提出。
普普艺术同时也是一些讽刺市侩贪婪本性的沿伸。简单来说,普普艺术是当今较底层艺术市场的前身。普普艺术家大量复制印刷的艺术品造成了相当多评论。早期某些波普艺术家力争博物馆典藏或赞助的机会。并使用很多廉价颜料创作,作品不久之后就无法保存。这也引起一些争议。1960年代,普普艺术的影响力量开始在英国和美国流传,造就了许多当代的艺术家。后期的普普艺术几乎都在探讨美国的大众文化。
从意识型态和社会发展的背景来看,普普艺术在1960年代来反抗当时的权威文化和架上艺术,不但具有对传统学院派的反抗,也同时具有否定现代主义艺术的成份,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是普普艺术的精神核心。
普普艺术特殊的地方在于它对于流行时尚有相当特别而且长久的影响力。不少服装设计,平面设计师都直接或间接的从普普艺术中取得灵感。
语源
“普普”的命名是来自“流行艺术”(popular art)一词,是由艺术评论家劳伦斯·阿罗威(Lawrence Alloway)看到那些平庸无奇的商业主题绘画和雕塑、装置时,就流行艺术的这个词而给予命名的。
“波普”(pop)也是“棒棒糖”(lollypop,lolly是舌头,pop是涂抹)的一个简化口语词,可追溯至十八世纪。表示可口可乐之类的“汽水”(soda pop)一词,大致也是那个时期产生的(这里的pop可能是指瓶子开启的声音)。无论如何,我们都可以看到轻松愉快的享乐和渴求欲念的转化(例如棒棒糖的性暗示)。 [1]
Adeyto的普普艺术海报 |
---|
一般认为,波普艺术是从1950年代中后期开始,首先在英国由一群自称“独立团体”(Independent Group)的艺术家、批评家和建筑师引发,他们对于新兴的都市大众文化十分感兴趣,以各种大众消费品进行创作。 1956年,独立团体举行了画展“此即明日”(This is Tomorrow),其中展出了理查德·汉密尔顿的一副拼贴画《究竟是什么使今日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吸引人呢? 》(Just what is it that makes today's homes so different, so appealing?)。画里有药品杂志上剪下来的肌肉发达的半裸男人,手里拿著像网球拍般巨大的棒棒糖;有性感的半裸女郎,其乳头上还贴著闪闪发光的小金属片;室内墙上挂著当时的通俗漫画《青春浪漫》(Young Romance),并加了镜框;桌上放著一块包装好的“罗杰基斯特”牌火腿;还有电视机、录音机、吸尘器、台灯等现代家庭必需品,灯罩上印著“福特”标志;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边街道上的巨大电影广告的局部……这一切都可以通过那个半裸男人手中棒棒糖上印著的三个大写字母得到解释:POP。该词来自于英文的“popular”,在汉语中一般音译为“波普”。 1957年,汉密尔顿为“波普”下了定义,即:“流行的(面向大众而设计的),转瞬即逝的(短期方案),可随意消耗的(易忘的),廉价的,批量生产的,年轻人的(以青年为目标),诙谐风趣的,性感的,恶搞的,魅惑人的,以及大商业”。 [2]
普普艺术家
知名的普普艺术家包括:
- 詹姆斯·吉尔(James Gill)
- 理察·汉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
- 凯斯·哈林(Keith Haring)
- 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
- 贾斯培·琼斯(Jasper Johns)
- 罗依·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
- 彼得·马克斯(Peter Max)
- 克拉斯·欧登伯格(Claes Oldenburg)
- 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
- 詹姆斯·罗森奎斯特(James Rosenquist)
- 伟恩·第伯(Wayne Thiebaud)
- 安迪·沃荷(Andy Warhol)
- 草间弥生(草間彌生)
- 高野绫(タカノ綾)
注释
- ↑ Thirty Seconds To Mars - Up In The Air / 30秒上火星- 恍若天堂; Youtube, 20130419
- ↑ 参阅颜勇、黄虹编著《西方设计:一部为生活制作艺术的历史》,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第530-5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