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普 |
普(拼音:pǔ)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 。根据现有材料,此字的最早形体是篆文,也见于《易经》等先秦著作。许慎《说文解字》认为此字是太阳没有光的意思,但此义不见典籍使用。普的常用义是广大,引申作修饰语,指全面、广泛。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普
拼音; pǔ
部首; 日、丷
五笔; UOGJ(86);UOJF(98)
仓颉; TCA
郑码; UAKK
字级; 一级(编号:2741)
平水韵; 上声·七麌
总笔画; 4+8、2+10
异体字; 暜
注音; ㄆㄨˇ
结构; 合体字;上下结构
造字法; 形声字(存疑)
统一码; CJK统一汉字 U+666E
四角号码; 8060₁
文字源流
根据现有材料,普字的最早形体是篆文,作图1。许慎《说文解字》:"普,日无色也。从日,从并(bìng,今为"并"的异体字)。"并字用二人肩挨肩站立表示并列。如果并字表示并列,那么"普"就是两个太阳并列。但是天上只有一个太阳,没有两个太阳。一个太阳都能放射强烈光芒,两个太阳肯定就不是"日无色"了。 所以,清代学者段玉裁认为"并"在"普"字中不是作形旁,而是作声旁。
"普"的声母p和"并"的声母b皆唇音,上古不分轻唇重唇,b、p同音,发声部分相同;且"并"上古音属阳部,"普"上古音属鱼部,二者属于"阴阳对转"的关系,故可谐声。"普"字形结构应是从日并声,是形声字。普字本义不是"日无色也",应是日光普照,引申为广大、全。
有人认为普字上部不是义为二人排列站立的并字,当是古替字。替字,金文或作图A(中山王鼎),由两个立字构成,表示两个人站立,一前一后,后者被前者代替,义为废弃、罢免。篆文写成两个立字平列,便与并字混同。普字出现的时间比替晚,沿用了古替字的讹变形体作为构件,与替字变同步。因此,普字应是从日、㚘(替)会意,表示太阳被月替代遮挡了,造成地球上在晴朗的白天广大地区不见日光的日食现象,义为广大,普遍。
战国以前表示广大这一意义用"溥"字。战国用"普"字。在地球这个范围之内,无论广大还是局部,扩展到极致,就是整个、普遍了,这成了普字用得最多的意义。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卷七上】【日部】滂古切(pǔ)
日无色也,从日从并。
折叠说文解字注 日无色也。此义古籍少用。《衣部》袢下曰:"无色也,读若暜。"两无色同读,是则暜之本义实训日无色,今字借为溥大字耳。今《诗》"溥天之下",《孟子》及汉人引《诗》皆作"普天"。赵岐曰:"普,徧也。"
从日,并声。小徐本如此,《韵会》同。并古音同傍,暜从并声,又转入虞模部。袢读若暜,知暜古音亦读若伴,以双声为用也。滂古切,五部。
广韵 滂古切,上姥滂 ‖ 普声鱼部(pǔ)
普,博也。大也。徧也。又姓,后魏十姓,献帝次兄为普氏。亦虏复姓,《周书》辛威赐姓普屯氏。又虏三字姓,《周书》杨忠赐姓普六如氏。《后魏书》有普陋如氏。滂古切。五。
康熙字典 【辰集上】【日部】 普·康熙笔画:12 ·部外笔画:8
《唐韵》滂古切。音浦。《说文》作暜,日无色也。注:日无光则远近皆同,故从并。今隶作普。
又《广韵》:博也,大也,徧也。《易·乾卦》: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又姓。《姓氏急就篇》:普氏,后汉十姓有之。
又《集韵》《韵会》并颇五切。音溥。义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