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东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景东彝族自治县隶属于云南省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普洱市北端,地处东经100°22′-101°15′、北纬23°56′-24°29′之间,东与南华县、楚雄市、双柏县接壤,南与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相依,西同云县隔澜沧江相望,北和南涧彝族自治县、弥渡县相连,幅员面积4532平方公里,县城所在地锦屏镇距省会昆明市477公里,距普洱市驻地279公里。2016年末,景东彝族自治县总户籍人口36.74万人,辖10个镇和3个乡。
景东彝族自治县位于横断山脉南端,主要山脉属云岭南北走向的无量山系和哀牢山系,地形北窄南阔,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河流为澜沧江水系和红河水系,境内有无量山、哀牢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漫湾、大朝山两个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
景东彝族自治县是云南省粮食、蔗糖、木材、核桃、芒果重点产区,是普洱市的“粮仓肉库”,是普洱茶主产区之一。2016年,景东彝族自治县实现生产总值63.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9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95元。
2019年7月,荣获2019年“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地区称号。
2020年5月17日,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1]
目录
历史沿革
景东古称“猛谷”,“景东”系傣语转音,意为“坝子城”,是“猛谷”坝子中的城镇,后名气渐大、逐渐替代“猛谷”成为该地区之名。景东,系傣语地名,景:城;东:坝;景东,既坝子城,因位于景董山东麓,故名。明景泰(1454年)《云南图经志书》卷四“景东,古徼外荒服地,曰柘南,曰勐谷,曰景董,为昔濮和泥二蛮所居。”“景东,古柘南也,蛮云勐谷,又云景董,元为开南州,隶威楚路军民总管府,后升为景东府。”《山川》条载:“景董山,昔为酋寨,今立为卫,筑城其上。
建置沿革
1986年文物普查中,在澜沧江流经县境段及川河沿岸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石器等物件,说明在远古时代人类就生活在景东。
秦以前景东均属西南夷地。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以前,今景东县境为傣族古国勐达光(汉译“哀牢国”)属地。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汉朝征服滇国及昆明、嶲等部族置益州郡,今景东县境成为傣族土目自治领地。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哀牢国归附汉朝、故地设永昌郡;今景东县境属永昌郡 。
三国诸葛亮南征之后,建立南中7郡,统属于康降都督,景东属永昌郡。
西晋泰始七年(271年),西晋将建宁、兴古、云南、永昌四郡合置宁州;今景东县境仍属云南郡。
东晋元熙二年(420年),东晋灭亡,之后的南朝宋、齐、梁等中国内地王朝逐步退出云南高原,陈(南朝)代梁(南朝)后,中国内地王朝彻底放弃云南高原;今景东县境成为傣族土目自治领地。
南诏赞普钟十四年(765年),南诏国在勐谷设银生节度、统辖勐谷及其以南地区;今景东县境属银生节度银生城、开南城。
大理天授元年(1096年),大理国废节度、都督等军事辖区,设八府、四郡、四镇;今景东县境先属银生节度银生城、开南城,后属威楚府当箸赕。
景定三年(1262年),勐谷傣族土目归附威楚万户;至元十二年(1275年),景东县境属威楚路开南州。至顺二年(1331年),元朝将威楚路所辖开南州、威远州析置景东军民府,析开南州、威远州相邻地区设干远州,景东军民府领开南(今景东县、南涧县、南华县小部、双柏县小部)、威远(今景谷县、宁洱县小部、思茅区小部)、干远(今镇沅县、墨江县小部、新平县小部)3州;今景东县境属景东军民府开南州。至正三年(1343年),瑞丽江河谷盆地崛起的麓川国击败元军、趁胜追击到勐嶲(漾濞江谷地),勐谷傣族土目(景东军民府土知府)闻风归附勐卯弄;今景东县境属麓川国之勐谷。至正十五年(1355年),麓川国归附元朝、其地设平缅宣慰司;今景东县境属平缅宣慰司“勐谷”地。
景东彝族自治县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勐谷傣族土目俄陶归附明朝、其地分设景东州、顺宁州、威远州等行政区;洪武十七年(1384年),景东州、顺宁州、威远州分别升级为府;洪武十八年(1385年),勐卯弄为惩罚俄陶的背叛、出兵征讨勐谷,俄陶败逃大理府白崖川求救于明朝;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朝派都督宁正出兵攻打摩沙勒(今新平境)的勐卯弄驻军;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为报摩沙勒之仇,勐卯弄出兵前往白崖川擒拿俄陶,在定边之战中败于与明朝,被迫与明朝讲和;明朝仍置麓川平缅宣慰司、勐谷仍归其节制,俄陶也在明朝力保下回“勐谷”;今景东县境属麓川平缅宣慰司。建文元年(1399年),麓川平缅宣慰使思伦法去世,猛谷傣族土目脱离麓川平缅宣慰司,明朝复设景东府,但辖地较之前缩小。
景东彝族自治县清,云南恢复行省名称,景东府隶于云南行省。康熙四年(1665年)实行改土归流,景东府设流官掌印同知。康熙九年(1670年),清朝在行省之下设道,景东府属永昌守备道(后改迤西道);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景东府改为景东厅,属迤西道。
民国二年(1913年),民国政府改景东厅为景东县,属滇西道(后改腾越道)。
民国四年(1915年),景东县改属普洱道。
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改普洱道为第二殖边督办公署,景东仍属其所辖,尔后,普洱第二殖边公署改为普洱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依辖景东。
1950年,景东县成立人民政府,属普洱专区。
1955年,专区政府所在地迁至思茅,后改称思茅行政专员公署,景东仍属其所辖。
1985年12月,撤销景东县、成立景东彝族自治县,属思茅地区。
2004年,撤销思茅地区、设地级思茅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属思茅市。
2007年,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属普洱市。
行政区划
截至2016年,景东彝族自治县辖10个镇和3个乡,共有13个乡(镇),166个村民委员会、4个社区,2363个村民小组。政府驻锦屏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景东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普洱市北端,地处东经100°22′-101°15′、北纬23°56′-24°29′之间,东与南华县、楚雄市、双柏县接壤,南与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相依,西同云县隔澜沧江相望,北和南涧彝族自治县、弥渡县相连,东西宽61公里、南北长73公里,幅员面积4532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95.5%,坝区占4.5%。县城所在地锦屏镇公路里程距省会昆明市477公里,距普洱市驻地279公里。
地形地貌
在漫长的地质大循环中,景东彝族自治县由于地质断裂、抬升、侵腐,剥蚀、沉积等作用,高原面早被破坏,形成了山地、河谷相间的山原地貌,境内无量山和哀牢山与其澜沧江峡谷、红河水系的川河宽谷、者干河丘陵河谷的形成,由低到高分布着谷地、丘陵、山地等,便是典型的山原地貌。
景东彝族自治县位于横断山脉南端,主要山脉属云岭南北走向的无量山系和哀牢山系,海拔2000一3000米的山峰数以百计,地形北窄南阔,由低到高分布着谷地、丘陵、山地,属深切割中山地貌,岭高、坡陡、谷深是其基本特点。境内最高海拔(猫头山)3371米,最低海拔(文笑河口)795米。地形呈现“三水夹两山”之势,无量山和哀牢山在县境内面积分别为2581平方公里和1740平方公里。
土壤
景东彝族自治县土壤有7个土类,15个亚类,15个土属,46个耕地土种,分为赤红壤、红壤、黄棕壤、棕壤4大类。其中,赤红壤占景东彝族自治县土地可利用面积29.1%,红壤占37.5%,黄棕壤和棕壤为高寒山区土壤,分别占土地面积的17.2%和4.6%。
气候
景东彝族自治县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因海拔高差悬殊,具有垂直变化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集中、干湿分明、雨热同季、干凉同步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8.3℃,年平均相对湿度77%,年均降雨量1086.7毫米,年均日照2131.6小时,无霜期355天。
水系
景东彝族自治县河流为澜沧江水系和红河水系,经流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6条,其中澜沧江、川河、者干河为主要河流。
澜沧江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东北部,由南涧流入景东西部,境内流程117.4公里,径流面积152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4.23%,流经景东漫湾、林街,曼等、永秀、文玉等5个乡镇。
川河为把边江上游,古称银江,发源于哀牢山与无量山之问的南涧县宝华乡,自北向。南注入县境,流经锦屏、文井、者后,境内流程99.7公里,集水面积2361.6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2.88%。
者干河发源于哀牢山西坡的太忠大柏村,流经大街、花山出县境后,下游与阿墨江汇合,注入李仙江。县境流程51公里,流域面积569.9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12.7%,亦属山地河流,暴涨暴落较川河更为突出,两岸支流源头较短,水量较少,每到旱季需断河截流以事灌溉。[2]
人口民族
人口
2016年末,景东彝族自治县总户籍人口36.74万人,人口密度82人/平方公里。农业人口29.17万人,非农业人口7.38万人。
民族
2016年末,景东彝族自治县境内居住着汉族、彝族、哈尼族、瑶族、傣族、回族等26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8.58万人,占总人口的50.8%,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2.9%,是云南省6个单一彝族自治县之一。
自然资源
林业资源
2007年,景东彝族自治县林业用地面积312442.4公顷,有林地面积285370.1公顷(经济林8315.4公顷)、无林地面积2385.6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6.82%。林分面积277054.7公顷(幼龄林44184.2公顷、中龄林149468.5公顷、近熟林40648.5公顷、成熟林27489.8公顷、过熟林15263.7公顷),用材林175091公顷,防护林68204.5公顷,薪炭林6352.1公顷,特种用材林38144.4公顷,经济林19.7公顷。景东彝族自治县林木蓄积量为27619210立方米,林分林木蓄积27561780立方米(幼龄林2801090立方米、中龄林13623860立方米、近熟林4873560立方米、成熟林3629230立方米、过熟林2634040立方米),用材林16023120立方米,防护林6412960立方米,薪炭林185690立方米,特种用材林4949710立方米。
土地资源
景东彝族自治县有耕地50.04万亩,其中有水田14.27万亩,旱地35.77万亩,有荒山、荒坡、荒沟、荒滩5.8万亩,15-25度山地面积68.7万亩。
生物资源
黑冠长臂猿景东彝族自治县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世界自然基金会确认为具有全球保护意义的A级自然保护区,是地球同纬度带上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综合体,在不到万分之一的国土面积上保留了占全国三分之一的物种,堪称“天然物种基因库”。
国家一类重点保护动物黑冠长臂猿,在全球仅无量山尚存50群400只左右,为世界仅有。此外,尚有一类保护动物金丝猴、熊猴、蜂猴、墨鹳、黑颈长尾雉、绿孔雀、豚尾猴、灰叶猴、云豹、金钱豹、虎等11种;二类保护动物有穿山甲、马鹿、黑熊、猕猴等16种;有鸟类300多种,列为国家保护的珍禽有白腹锦鸡、红腹角雉、白鹇、原鸡、冠斑犀鸟、绯胸鹦鹉、凤头鹰、猛隼等30多种。
无量山有画眉50种,占全国38%,全省46%,有“画眉之乡”的美誉。有高等植物近200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云南红豆杉、蓖齿苏铁、野银杏、长蕊木兰、中华桫椤5种,有保持原始状态的云南铁杉林6210亩,还有黄连、何首乌、香椽、吴萸、荜拨等上千种药材。
矿产资源
景东彝族自治县境内己探明储量较多的矿产资源有褐煤、石棉、重晶石、铅、锌、锑、铜、铁、铬、绿泥石、石膏、沙金、水晶石、盐矿、滑石、黄铁矿。褐煤储量729万吨,铜储量2万金属吨,石灰石蕴藏量达5000万立方米。
水能资源
景东彝族自治县年均总量31.56亿立方米,人均9728立方米,每亩耕地平均有水6306.96立方米,年可供水量3.6亿立方米;不算澜沧江干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1.2万千瓦,可开发量7.1万千瓦,己开发6115千瓦。
经济
综述
2015年,景东彝族自治县实现县内生产总值57.89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42亿元,完成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1亿元,完成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3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1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34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120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66.95亿元,贷款余额达41.82亿元。
2016年,景东彝族自治县实现生产总值63.1亿元,年均增长9.7%。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6亿元,年均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46.34亿元,年均增长4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89亿元,年均增长12.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97元,年均增长1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95元,年均增长9.6%。三次产业比从43.0:23.4:33.6调整为37.8:29.6:32.6。
2020年5月17日,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第一产业
2016年,景东彝族自治县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2.19万亩,种植蔬菜8025亩,农业产值0.71亿元。实现产粮18.88万吨;收购烟叶26.8万担、产值3.76亿元;鲜茧产量2761吨、产值1.35亿元;核桃干果产量0.94万吨,产值2.8亿元;茶叶产量1.19万吨,产值2.63亿元;种植甘蔗5.37万亩,农业产值0.87亿元;完成冬农开发22万亩,产值7.54亿元;实现农业总产值40.2亿元。
第二产业
2016年,景东彝族自治县实施工业项目8个,完成投资5.9亿元。工业园区5户入园企业开工建设,新增入园企业2户。
第三产业
2016年,景东彝族自治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8.99亿元,年均增长17.5%。贷款余额47.83亿元,年均增长18.2%。
社会
科技
中国科学院哀牢山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简称哀牢山生态站),是国家野外监测网络台站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台站之一,建立于1981年,2002年进入CERN,2005年进入国家野外台站。建设有7个监测样地,2个气象观测站,1座30米高的森林生态观测铁塔等监测设施,4个人工气候室。[5][6]
景东彝族自治县将在景东哀牢山生态站建中国最大全可动射电望远镜,整个项目投资达1.6亿以上,全可动射电望远镜口径达90米以上,具有最精准时钟、深空导航的巨大应用价值。
教育
到2007年末,景东彝族自治县有普通中学22所(高中3、初中18、民族中学1),职中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小学212所,幼儿园4所(含私立2所),共有教职工3078人,中小学在校生4842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8%。实现了普及六年义务教育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
2016年,景东彝族自治县新建校舍17.5万平方米,加固改造1.9万平方米。完成教师进修学校迁建和4个乡镇幼儿园建设。培训教师2.4万人次。
医疗
2016年,景东彝族自治县完成县中医院整体迁建主体工程、3个乡镇卫生院和35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公共卫生服务得到加强,新农合参合30.6万人,参合率达98.1%。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城镇建设
2016年,景东彝族自治县实施无量山城、南部新城建设,新建和改造无量大道、三弦广场,完成青龙水库枢纽工程及18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建成“五小水利”3.58万件,新增灌溉面积4.97万亩,水利化程度达42.3%。建成以220千伏为核心、110千伏为骨干、35千伏为网架的强大电网。
社会保障
2016年,景东彝族自治县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3834套,农村危房改造11170户。
交通运输
2016年,景东彝族自治县境内有道路总里程9006.1公里,其中,国道36公里、省道294.04公里、县道494.541公里、乡道1687.12公里、村道6494.40公里。
2016年,景东彝族自治县完成67.5公里县乡油路、895.1公里建制村通畅工程,全县行政村通畅率达82%。
地方文化
历史文化
景东彝族自治县境内的先民,首先创造了古朴原始的新石器文化。在澜沧江东岸一带,散落着打制平双肩石斧和溜双肩石斧等;在川河沿岸,发现刃口弧形、通体光滑的梯形石斧等。
景东彝族自治县独特地理气候,孕育了世界上最年长的野生古茶树群落,是茶树的起源地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是最早驯化和规模栽培茶叶的地区,早在唐朝以前,景东茶叶生产就形成了一定规模。
景东彝族自治县有文庙和卫城2个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有卷帙浩繁的《景东府志》等6部志书存史,有程含章、刘琨等清朝包臣和戴家政、曹鹤鸣、侯应中等文人学子诗书传世。
语言文字
景东彝族自治县汉语方言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通用语为西南官话汉语方言,但在少数民族聚居地,仍然保存有部分少数民族语言。
景东彝族自治县13个乡镇根据地域划分为安定彝族片区(安定乡)、哀牢山片区(花山乡、大街乡、太忠乡、龙街乡、文龙乡)、无量山片区(景福乡、林街乡、曼等乡、漫湾镇、大朝山东镇)和川河片区(锦屏镇、文井镇)。
获得荣誉
2019年5月18日,景东县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19年7月,荣获2019年“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地区称号。
相关视频
魅力景东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