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景洪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景洪市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首府,位于云南省南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部,景洪北接普洱市,东北接普洱市江城县,东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西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南与缅甸国接壤,国境线长112.39公里。总面积6958平方公里。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截至2013年,景洪市辖1个街道、5个镇、5个乡。

景洪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森林覆盖率为84.46%,城市绿地覆盖率为46.65%。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的澜沧江—湄公河纵贯全境,是中国进入东南亚各国和对外交流的一座重要港口城市。云南省政府把景洪市定为参与中、泰、缅、老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合作经济区计划的中心城市。

2010年,景洪市生产总值为88.12亿元,比2009年增长14.5%。[1]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景洪市地处东径100°25’至101°31’,北纬21°27’至22°36’。北接思茅市,东北接江城县,东接勐腊县,西接勐海县,南与缅甸相接壤,国境线长112.39公里。景洪市面积6958平方公里,东西横距98公里,南北纵长112公里。

地形地貌

景洪市在横断山系纵谷区南端,地处澜沧江大断裂带两侧,具山原地形,北高南低,两侧高,中部低,山峦叠嶂,沟壑纵横。最高海拔2196.8米,最低海拔485米。市府所在地海拔552.7米。

水文

景洪市境内江河共71条,属澜沧江水系,澜沧江从西北部思茅市入景洪,从市境东南经勐腊流入缅甸,市内流程150公里。景洪市境内主要河流水能蕴藏量为191.1万千瓦。

气候

景洪市属北热带和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干湿季分明,兼有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优点而无其缺点,日温差大,年温差小,静风少寒,基本无霜。年平均气温在18.6°—21.9°之间。全年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700毫米,年平时日照1800—2300小时,太阳辐射总量120—136千卡/年,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86之间。风向多为东南风和西南风,年平均风速0.5—1.5米/秒,静风频率71%。

土壤

景洪市在热带、亚热带生物气候和不同地形的条件下,土壤的发育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区域性特性。共有6个土类、13个亚类、36个土属、65个土种。以赤红壤、砖红壤为主,土层深厚,自然肥力高,是全国第二大黑土区。2008年,景洪市利用土地面积956.94万亩,占景洪全市总面积的92.9%。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西双版纳有高等植物5000余种,陆生脊椎动物500多种,绝大部分在景洪有分布。景洪市是著名的“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有动物1861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1种。有高等植物3890种,珍贵树种340种。珍贵植物有云南石梓羯布罗香山桂花黑黄檀红椿铁力木美登木普文楠等。珍稀动物有亚洲象印支虎印度野牛恒沙猴犀鸟绿孔雀原鸡等。

水资源

景洪市水资源拥有量为33.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0.25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

景洪市矿产资源主要有铁、锰、煤、锡,还有外露热泉15处。

人口民族

2010年末,景洪市有12.23万户,总人口(户籍)39.9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2万人,占总人口的40.57%;少数民族人口28.01万人,占总人口的70.17%。居住有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彝族、基诺族、瑶族、壮族、回族、苗族等13个世居民族。主要少数民族人口:傣族13.85万人,占总人口的34.68%;哈尼族7.03万人,占总人口的17.62%;布朗族8230人,占总人口的2.06%;基诺族2.91万人,占总人口的0.55%。人口自然比2009年增长率为4.1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