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暖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洋流水溫若較所流經的海域水溫為高,稱為暖流(由低緯熱帶海域流向中高緯度海域者),如北大西洋暖流和黑潮

暖流從水溫高的海區流向水溫低的海區,帶來了大量的海洋暖濕氣流,對沿岸氣候「增溫增濕」。源於熱帶亞熱帶海域,由低緯流向高緯的洋流。溫度較周圍的海水高,鹽分也多,浮游生物少,透明度高,顏色深。世界上最著名也是最强大的暖流是是墨西哥灣暖流(湾流)与日本暖流黑潮)。 [1] [2] [3]

寒流、暖流

判斷一條洋流是暖流還是寒流,可以根據緯度溫度,當兩者的判斷結果衝突時,以溫度為準。

①緯度。從低緯度流向高緯度,即從溫暖的海區流向寒冷的海區,即為暖流;從高緯度流向低緯度,則為寒流;

②溫度。從高水溫流向低水溫,或者說等溫線向低水溫凸出,為暖流;從低水溫流向高水溫,或者說等溫線向高水溫凸出,則為寒流。 [4]

墨西哥湾暖流

墨西哥湾暖流经常被简称为湾流,它虽然被冠名称为墨西哥湾暖流,但是其水流大部分来自加勒比海,小部分来自墨西哥湾,只是地理位置上更靠近墨西哥湾

墨西哥湾暖流经常被简称为湾流,它虽然被冠名称为墨西哥湾暖流,但是其水流大部分来自加勒比海,小部分来自墨西哥灣,只是地理位置上更靠近墨西哥湾罢了,这股暖流从美国东南部的佛羅里達州顺海岸线向北而去,起始的温度可达25~32℃,宽度在100~200公里之间,深度在200~800米之间,每秒的流速约2.05米,每秒的流量约7000万~1亿立方米,是全世界河流流量的15~30倍,流量仅次于环南极洲的西风环流。 [5]

台灣周邊的洋流-黑潮

當今世界所有洋流。 洋流亦稱海流,是具有相對穩定流速和流向的大規模海水運動。

赤道是全球洋流系統的自然分界線,以太平洋為例,赤道以北形成北赤道洋流,赤道以南則是南赤道洋流,而黑潮的前身就是北赤道洋流。 [6]

黑潮是北太平洋流速最強的暖流,因北赤道洋流遇上太平洋西岸往北轉而形成。黑潮是太平洋洋流的一環,也是全球第二大洋流,從菲律賓開始,穿過台灣東部海域,沿著日本往東北方向流,因為是由低緯度的熱帶向高緯度的寒帶方向流動,所以黑潮是屬於暖流,黑潮年平均水溫約攝氏24至26度,冬季約為18至24度,夏季甚至可達22至30度。由於黑潮的水色明顯較周邊的海水深,所以才有「黑」潮之稱。 [7]

黑潮是一股「暖流」,使得流經地區的海平面溫度較同緯度的海面高出幾度,為附近的陸地帶來較溫暖、潮溼氣候類型;另外,隨著黑潮到達台灣南端時,下層海水會向上湧升,將海底的營養鹽帶到海面,吸引魚群,使得漁獲豐富。 [8]

台灣附近的洋流

台灣附近的洋流

[9]

洋流不只是課本上知識,氣候和漁獲都跟它息息相關

[10]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