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五首诗作于唐大历元年(766年)暮春迁居夔州瀼西(今四川奉节瀼水西岸地)之后。全诗主旨为申迁居之故,怀国家之忧。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
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

鲁迅对杜甫的评价:“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曾经加入《新青年》,以《狂人日记》等名作参与发动“五四”文化革命之鲁迅,到三十年代,岿然成为众望所归之革命文学导师,晚年与友人讨论中国文学史,以为中古之陶潜李白杜甫皆第一流诗人,继而又说:“我总觉得陶潜站得稍稍远一点,李白站得稍稍高一点,这也是时代使然。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鲁迅晚年在政治上己与胡适分道扬镳,惟此评论杜甫之寥寥数语,仍然与胡适笙磐同音。他还曾经说过:“杜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目录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1]

作品别名;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

创作年代;盛唐

作品出处;《全唐诗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作者;杜甫

作品原文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

其一

久嗟三峡客,再与暮春期。百舌欲无语,繁花能几时。

谷虚云气薄,波乱日华迟。战伐何由定,哀伤不在兹。

其二

此邦千树橘,不见比封君。养拙干戈际,全生麋鹿群。

畏人江北草,旅食瀼西云。万里巴渝曲,三年实饱闻。

其三

彩云阴复白,锦树晓来青。身世双蓬鬓,乾坤一草亭。

哀歌时自短,醉舞为谁醒。细雨荷锄立,江猿吟翠屏。

其四

壮年学书剑,他日委泥沙。事主非无禄,浮生即有涯。

高斋依药饵,绝域改春华。丧乱丹心破,王臣未一家。

其五

欲陈济世策,已老尚书郎。未息豺虎斗,空惭鸳鹭行。

时危人事急,风逆羽毛伤。落日悲江汉,中宵泪满床。

点评鉴赏

《瀛奎律髓》:济世策"三字皆仄,"尚书郎"三字皆平,乃更觉入律。"豺虎"、"鸥鹭"又是一样拗体。"时危"一联,亦变体也。

《杜臆》:今时危而人事急,死期将至;风急而羽毛伤,不能奋飞;"落日"兴悲,"中宵"流泪;岂谓赁此草屋,遂可安身而自适哉?

《义门读书记》:济世策,须北归而陈于天子之前;今淹留使府,且以尚书郎老矣,即下所谓"风逆羽毛伤"也("欲陈"二句下)。"落日悲江汉",自叹朝宗无期也。

《瀛奎律髓汇评》:纪昀:此亦双拗,乃"济"、"尚"二字回换:非三平、三仄之谓。纪昀:上句二四不谐,下句第三字必用平声以救之,亦足定格。

《读杜心解》:五诗乃始迁瀼西,题于屋壁者。……于定居伊始,曲写身世之悲,盖有不得已时托于此者矣。老杜连章片段,大率如此梢密,如何卤莽读得!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2]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清代三十六诗仙图卷之杜甫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3]“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现实主义诗人。[4]

视频

百家讲坛——诗圣杜甫(六)杜甫死亡之谜

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参考资料

  1. 诗词文句网
  2. 杜甫简介 古诗文网;
  3. 杜甫三吏三别原文 瑞文网;发布时间;2017-12-07
  4. 杜甫的十首抒怀诗,怅望千秋一洒泪,摇落深知宋玉悲 品诗赏词;发布时间;18-05-2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