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大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曾大屋,古称“山下围”,是香港罕有且最具规模的客家围村,位于香港新界沙田城门河东博康邨对面,其结构应用了不少风水原理, 2009年被评为一级历史建筑。
开村祖先曾贯万从梅州五华县移居香港,1848年开始建曾大屋,历时20年才在1867年完工。[1]
建筑风格
这座一级历史建筑从建筑材料、建筑风格、整体布局以至保存状况,都让这座客家围村曾大屋被列为一级历史建筑之中的一级。
曾大屋总面积达6,000平方呎,呈长方形状,围墙四角设有三层高的碉堡。大屋用了大量的花岗石、青砖、厚重的巨椽实木。远看像一座东方式古堡,围墙由两层高的房屋排列而成,屋顶的女儿墙有一排枪孔, 用来抵御海盗山贼。 这座三进式建筑,由99个单位组成,取其长长久久的意思, 庭院内还有左右对称的两口井,是村民的饮水来源。
围墙上设有镬耳型山墙,当时只有在朝中具官位功名的家族,才有资格采用这种镬耳型山墙设计。
曾大屋呈长立方形,并列共有三进,屋与屋之间有通道及天井相连,谓之“三堂四横”格局。正面三个大门分别称为“安富”门、“尊荣”门、“一贯世居”门。正门上方嵌石匾“一贯世居”,由曾贯万的侄儿曾苏在同治十三年(1874年)题写。
曾大屋别名是“大夫第”,曾贯万行善积德,除了在各地修桥补路,还不时向朝廷捐款赈灾,故被授予“奉直大夫”的六品官位,正是木匾上“大夫第”的由来。
入屋从前厅(下堂)过了天井来到正厅(中堂),这是族人会客和议事之处。厅内挂有曾贯万及其母亲朱氏的遗像,亦有曾苏于同治九年(1870年)中举的“文魁”木匾,还有曾贯万71岁寿辰(1878年)获赠的凸字木刻寿屏,寿屏以四六骈文写成,共有12幅木刻,采用了凸字阳刻的手法并用上金漆,颂词由翰林院戴洪慈撰,并有兵部侍郎、刑部尚书等人的到贺之句, 书法家黄家端书, 极为罕见。穿过另一天井来到后厅(上堂),便是举行拜神、祭祖典礼的地方。
曾贯万至富的传说
相传曾贯万最初只是一个茶果岭石厂的伙夫,后来建立了“三利石行”。由于当时是香港开埠初期,石材正是英式建筑主要的材料,曾氏因而致富。香港终审法院(前立法会)是他建的,中上环往半山走的许多麻石阶,都是他供应的石材。他发达之后不忘乐善好施,盖围村给族人居住。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经给逃难者遮风避雨,据说这是“曾大屋”名字的最早由来。[2]
另一传说曾贯万经营石厂的时侯,同时向船民贩卖淡水,某次运送淡水的途中就意外获得海盗的16瓮咸鱼。曾贯万打开一看,发现瓮内底部藏著金银,故此成为建设曾大屋的重要资金。
今非昔比的曾大屋
曾大屋原先的精心风水设计,现在早已走样。如今只能正对著铁路高架,远眺高楼大厦。昔日的曾大屋, 四周有护城河围绕,只有正门设有吊桥衔接,后因政府发展沙田,护城河被填平作发展社区改作网球场。
由于围村内部分村屋因业权分散已被改建,曾大屋传统特色,曾一度因缺少修缮资金,逐渐流失。好在2009年,曾大屋获政府资助100万元,修葺大屋瓦顶、外墙等,关键部分才得以保留。原住民逐渐外迁, 房也出租给外姓人。[3]由于曾大屋是旧建筑,部分居民需共用厕所、厨房等设施,左邻右舍间的关照反而更多,人情味也较浓。
客家习俗, 代代相传
时至今日,曾大屋居民仍保留著许多客家生活文化习俗。例如,他们会自制腊肠、腊肉,腌制咸菜,凡有男丁出世,曾氏族人必定到祠堂点燃巨型花灯庆祝。每逢新年,大屋还会举行盛大的新春盆菜宴和舞狮表演。
视频
参考来源
- ↑ 曾大屋. 我家地区报. [2021-08-29].
- ↑ 林文映:曾大屋背后的客家工匠精神. 思考HK. 2019-12-31 [2021-08-29].
- ↑ 走进香港围村——曾大屋(知行港澳). 人民网. [2021-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