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曾康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曾康霖
西南财经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出生 1938年11月8日
四川泸县
国籍 中国
母校 四川财经学院
职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知名作品 《住房价格上涨原因剖析》 ,《银行经营管理学》

曾康霖,男,1938年11月8日出生,四川泸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历任金融系主任,现任金融研究所所长[2],长期从事金融教学研究工作。

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 全国金融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省金融学会副会长,四川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委员,西南财经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2016年,荣获第二届孙冶方金融创新奖[3]

个人履历

曾康霖教授,1938年11月8日出生于四川泸县,解放后从事过几年税务工作,多年从事金融教学科研工作,着力金融学说的系统研究,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撰写了数十篇论文,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金融高层次人才--博士和硕士,多部专著获得国家和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2013年度获得"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4]

《住房价格上涨原因剖析》2011年4月29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专门指出居民收入增加是房价上涨的首要原因,引起舆论极大争议。

1956年~1960,四川财经学院财政与信贷专业毕业

1960年起至今,留校任教

1983年~1990年任西南财经大学金融系主任

1991年~2000年任金研所长

1991年首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

2001年至今任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名誉主任。

主要课题

《金融人才培养及金融教学研究》

我国二元金融的在与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研究重大项目

在研项目

百年中国金融学说史,2011年教育部基地课题,

获奖专著

书名 出版单位 出版时间 奖项 颁发单位
金融理论问题探索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84年 二等奖 --
资产阶级古典学派货币银行学说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85年 二等奖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
货币流通论 -- 1987年 优秀著作奖 人民银行总行
马克思货币金融学说原论 -- 1988年 优秀著作奖 四川省政府
资金论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0年 全国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图书二等奖 --
利息论 -- 1991年 优秀著作奖 国家教委
信用论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3年 优秀著作奖 1998年国家级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研究 -- -- 优秀图书奖 四川省

其他专著

1、《金融理论问题探索》,1984年出版

2、《金融理论与实际问题探索》,1997年出版

曾康霖
  曾康霖教授

3、《金融实际问题探索》,1994出版

4、《银行论》,1997年出版

5、《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论》

6、《投资基金论》

7、《金融理论与实际问题探索》,1997年出版,

8、《经济金融分析导论》,2000年出版

9、《金融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中国金融理论前沿》

11、《金融经济分析导论》

12、《略论经济学研究的几次革命》

13、《漫谈经济学研究》

14、《金融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15、《百年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史》第一卷,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年10月,第一主编

16、曾康霖主编教材集,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获奖教材

1、《货币银行学》,全国高校金融类优秀教材奖

2、《银行经营管理学》,1992中国人民银行全国金融类优秀教材一等奖

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全国高校金融类教材一等奖

主要获奖

1、推动金融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提高金融教学质量,1990年获首届全国优秀教育成果奖

2、培养高层次金融人才方案,1997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3、2013年度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

主要论文

1、怎样审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西南金融,2011年9月15日

曾康霖
  曾康霖教授

住房价格上涨原因剖析,人民日报,2011年4月29日

2、关注和防范大国经济、金融互动带来的风险,高校理论战线,2011年1月25日

马克思的货币危机理论与当前金融危机逻辑,经济学动态,2010年8月1日

收入差距难题怎样破解,人民日报(理论版),2010年1月28日

金融机构的性质、理论支撑与市场的关系,2003

3、虚拟经济:人类经济活动的新领域,2003

4、关于金融监管问题的思考,2002

5、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基金的兴起是否能取代商业银行,2002

6、论零售业务的兴起与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2002

7、略论经济学研究的几次革命,经济参考,2001年第2期

8、关注当代经济学研究的风景线-对新制度经济学的评介,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第4期

9、简论金融中介学说的发展轨迹,,经济学动态,2001第11期

10、财政货币政策的选择及效应评价,财政经济,2001年第7期

关注国际金融规则的修改,华南金融研究,2001年第6期

11、就业、通胀: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题,2000

12、金融互换的新课题--能不能通过借债来形成银行资本,2000

13、企业治理结构与特派员制度探讨(1999)金融危机理论及其研究方法,2000

14、当代社会经济生活变化的经济学分析,2000

15、再论当代经济生活变化的趋势,2000

16、金融学科建设与金融人才培养

获得荣誉

1、1982至1984年连续三年被评为成都市劳动模范

2、1993年被评为中国人民银行优秀教师

3、1996年被授予全国金融系统劳动模范称号

4、1996年被评为人民银行系统优秀教师,

社会评价

被"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载入《国际名人传记词典》(1994年第二十三卷)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