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曾玉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基本信息

曾玉良.jpg

中文名字--曾玉良

别 名--曾维林等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

出生日期--1914年

出生地点--河南固始县祖师庙乡杨楼村

逝世日期--1943年

职 业--将军、革命者等

主要成就--西路军少数幸存军官之一,八路军骑兵部队正规化训练开创者,为八路军骑兵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曾玉良(1886年— 1923年2月7日),汉族,江苏邗江(今扬州邗江区)人。革命前辈,著名的“二七”烈士。

人物生平

  曾玉良1886年3月25日出生在邗江区槐泗镇荷花村(原曾庄)。
  曾玉良幼年时家境贫苦,青少年时期,以佃农、捕鱼为生。1906年,曾玉良在湖北省汉阳兵工厂当工人,因参与工人反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剥削、压迫的罢工斗争,被厂方除名。这一年,京汉铁路站建成通车,江岸机厂逐步发展,1914年招收工人,曾玉良以其兄长的名字报名,顺利考取,进厂当旋床工人。1921年9月,武汉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成立,曾玉良受到反帝反封建的启蒙教育。1922年1月,江岸京汉铁路工人俱乐部成立,曾玉良任交际干事;1923年1月5日,工人俱乐部改为京汉铁路总工会江岸分会,林祥谦任委员长,曾玉良任工会委员。因曾玉良勇敢坚定,又擅长武术,在工人中有一定威信,被选为纠察团副团长,成为林祥谦的得力助手。
  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总工会在郑州隆重举行成立大会,遭到了反动军阀吴佩孚及北洋军阀的阻挠和破坏,总工会由郑州迁到汉口江岸,并定于2月4日举行京汉铁路大罢工。在曾玉良的带领下,工人纠察团迅速组织赶制木棒,准备自卫。2月4日,一场在中国-党领导下的-大罢工于上午9时从江岸开始。在罢工期间,他带领纠察团负责维持罢工秩序,保卫总工会和敌人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出色地完成了任务。2月7日下午,罢工进入生死搏斗关头,帝国主义分子伙同军阀镇压工人。在这危急情况下,在林祥谦的指挥下,曾玉良果断地带领纠察团奋勇迎敌,与敌人展开殊死的搏斗。他凭借着自己的武功、用齐眉棍击倒了一个个敌人,后来又抱着一个敌人撕打起来,就在这时,一颗子弹向他射来,不幸中弹牺牲。为了纪念这位著名的“二七”烈士,武汉地区党组织在他牺牲后,特意用“十二园”的棺木收殓,运至家乡安葬。
  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总工会在郑州举行成立大会。曾玉良作为江苏铁路分工会的代表,随项英、林祥谦一起赴郑州参加会议。北京政府直系军阀吴佩孚以武力进行阻挠和破坏,总工会遂转移汉口江岸,并决定举行京汉铁路总同盟罢工,江岸分工会积极响应,林祥谦、曾玉良被选为江岸地区负责人。2月4日一早,总工会发表《罢工宣言》,9时整,3万多工人参与的政治大罢工开始,长达1200多公里的京汉线陷于瘫痪。
  曾玉良率领纠察团,佩戴红袖章,手执齐眉棍,站岗放哨,保卫总工会。2月7日下午,罢工进入生死搏斗关头。5时许,敌军从江岸火车站、头道街、福建街向总工会包抄过来。此时,林祥谦仍指挥若定,曾玉良扛着“工人纠察团”的大旗,和100多名团员威风凛凛地站在总工会门前严阵以待。
  工人们挥舞着铁棍、榔头和斧子向敌军冲去。就在这时,冲在队伍最前面的曾玉良把团旗交给工人梅大龙,凭借身高力大、有武术功底,用铁棍接连打落五六个敌人手中的0。敌军官见状,即举枪射击,曾玉良中弹倒地。
  在这场野蛮-中,江岸30多名工人牺牲,200多人受伤,酿成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2月7日夜,京汉铁路工人总工会江汉委员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英勇就义。
  曾玉良牺牲后,武汉地区地下党组织和江岸分会买了口黑漆大棺材将其收殓,灵柩由他的四弟曾玉隆和叔伯弟妹曾玉才、曾静珍护送,从武汉水运到扬州六圩码头,再抬至他的出生地悄然安葬。
  1992年冬,邗江县委、县政府在现槐泗镇龙尾村修建曾玉良烈士陵园,供家乡人民纪念、瞻仰、凭吊。1998年3月,这里被命名为邗江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2年清明节前,曾玉良烈士墓已从其老家邗江槐泗迁入扬州革命烈士陵园。据扬州烈士陵园负责人介绍,这是我市开展“慰烈工程”以来又一举措,曾玉良烈士是扬州烈士陵园中牺牲较早的革命烈士之一。

个人履历

   1930年8月参加红二十五军七十四师,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在通讯队先后任班长、排长、队指导员和队长。
1934年春调至红三十军八八师二六五团任二营营长。
1937年4月西路军失败后,曾玉良随西路军左支队突围到新疆。5月随西路军余部到达乌鲁木齐任西路军(对外称新兵营)三大队副队长。
1938年1月奉邓发(中国共产党驻新疆代表)命令到新疆边防督办盛世才驻喀什的骑兵四十八团二连任少校连长,接受过苏联红军哥萨克顾问的训练。1938年6月参加平息骑兵三十五团叛乱。
   1938年9月,受盛世才军阀内部派系倾轧的牵连,被捕入狱,被关押到1939年9月。1939年9月回到乌鲁木齐,任西路军总支队干部队队长。
1940年1月1日,在新疆的西路军余部中营职以下人员360余人,编成一个营,四个中队回延安,曾玉良任营长。历经千辛万苦和种种危险,2月中旬抵达延安,受到党中央的热烈欢迎。
1940年8月到冀南军区八路军一二九师骑兵团任副团长,11月任团长。
1941年8月率部开辟夏津、高唐地区;1942年至1943年间率骑兵团驰骋于冀鲁豫平原,多次在滑县地匹作战,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在他的领导下,一二九师骑兵团战术水平取得明显进步,战功卓著,1945年被冀东军区授予“哥萨克骑兵”荣誉称号。
1943年8月15日,在攻打汉奸孙步月的战斗中,被多枚手榴弹碎片击中,牺牲在曹县的后张楼,年仅29岁。
1944年,129师骑兵团派部队穿越封锁线,把曾玉良的遗体从山东曹县移柩到河南滑县的万古集烈士陵园(冀鲁豫第四行署烈士陵园)。

改造八路军骑兵部队

   骑兵的分类五花八门,可简单说来就是两种:骑马打仗的和不骑马打仗的。129师骑兵团原先就属于“不骑马打仗的”,其基本战法是乘骑行军、下马作战,说好听点是“枪骑兵”(和“摩托化步兵”的意思差不多),说明白点就是骑马的步兵。在这类骑兵中,战马主要是作为运输工具、战士们也主要是趴在地上打枪。
这种战法不好看,但这种战法是符合潮流的。一战以后,各国军队都认识到:骑兵在机枪重炮的密集火力面前列队冲锋,纯属是找死。因此大家都走了“枪骑兵”的路子——行军的时候利用战马提高行进速度、扩大活动范围,打仗的时候放弃乘马冲击、下马徒步作战。
不仅八路军骑兵是下马作战的,国民党骑兵也是,西北“青马”“宁马”是“枪骑兵”,日本骑兵也是“枪骑兵”。所以,虽然中日双方都有骑兵部队投入战场,但在战斗中就极少能遇到骑马对杀的场面,因为大家都趴在地上打枪、想耍马刀格斗也没人接招。
“枪骑兵”担任追击、包抄、穿插任务,比步兵走得快也走得远、还能携带一些重武器参与进攻和防御。但是,枪骑兵下马作战的时候需要可靠的“马桩”(骑兵下马徒步作战,马匹必须集中在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叫做“马桩”),这就要求他们必须保证后方基地的稳固。换句话说,对枪骑兵而言,行军时战马是重要的工具、作战时战马却成了沉重的拖累,一旦腹背受敌,就有被歼灭的危险——这在游击作战的环境下显然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曾玉良就想改变下马作战的风格,把129师骑兵团变成“轻骑兵”。轻骑兵采用乘骑作战方式。如果说枪骑兵是“打了就走”,那轻骑兵就是“边打边走”。 和枪骑兵相比,轻骑兵更加快捷、冲击力更大,但同时也存在着负重能力差、防御能力弱的缺点,由于自身无法携带重武器、缺乏攻坚手段和防御手段,更容易受到敌方重火力的打击。
在机动性和抗打击能力的取舍上,曾玉良团长选择了前者。他认为:“日军的火力虽然猛,但华北平原这么大,鬼子部队分散,不可能把机枪大炮集中起来对付我们。只要我们走得快、游动及时,就一定能战斗下去”,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对的。1942年以前,在冀鲁豫敌后战场上活跃着四支八路军骑兵团,只有129师骑兵团改成了轻骑兵,也只有129师骑兵团坚持到了抗战胜利。虽然他的团长在43年战死。

主要战绩

   1942年4月29日清晨,华北日军冈村宁次部对我冀南军区突然实施“铁壁合围”,史称“四二九大扫荡”。由于这是日军首次实施这种新式的作战方法,投入兵力巨大,准备充足,八路军遭到空前的损失。冀南军区总部机关被日军机械化部队团团包围在卫河河畔,其中仅有的战斗部队就是一二九师骑兵团和总部特务团。
骑兵团在曾玉良团长率领下向王行杖村日军的阻击线反复冲锋,试图为总部杀出一条生路。然而,在日军强大的火力和兵力优势面前,骑兵团伤亡惨重。形势万般危急。
况玉纯政委亲自充当旗手,他单手擎着红旗,在骑兵队列前面高声呼喊。 这就是那句后来响彻冀鲁豫战场、为宋任穷政委多次颂扬,并最终成为全团集团冲锋口令的经典口号—— “骑兵团!共产党员集合!!!”
“曾玉良到!”曾玉良团长抽出战刀,第一个站在了政委身边。 高喊着自己的名字抽出腰间的战刀,党员们喊叫着抽出了战刀,普通战士也吼叫着抽出战刀。有坐骑的机关干部上了马,徒步的、徒手的同志们也紧跟了上来。
拼了,这是竭尽全力的最后一次冲击。拼了,骑兵的铁流,暴风般地涌向了王行杖村。从进攻一开始,骑兵们就以冲刺速度狂奔,不必给战马预留迂回机动的体力了,如果这一次冲不进村子,谁也没准备撤回来。
日军的铁壁合围,终于被冲开了一个缺口。骑兵团的厮杀结束半个小时之后,日军独立第八混成旅团的主力就赶到了王行杖村,但冀南军区的主要机关,已经突出了日军的重围。

影视形象

宁海强导演的电视剧《中国骑兵》宗团长原型即为曾玉良团长,由演员冯国庆饰演

《中国骑兵》宗团长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