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效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替代效应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专有名词。
关于中国文字的起源[1]主要有两种观点:起源于刻画符号和“图画文字”起源说[2]。我们现在已知的最早的文字是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名词解释
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即是指在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即满足水平)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由于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替代效应的计算公式
替代效应的计算公式如下:
替代效应=∆数量×(∂价格/∂数量)
其中,∆数量表示需求量的变动,∂价格/∂数量表示相对价格变动的斜率。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在消费者收入和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对消费者的需求量产生影响,这种影响称为价格变动的总效应。总效应可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引起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动,从而导致的消费者在维持原有效用水平不变条件下对商品需求量做出的调整。
收入效应:由于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引起的消费者实际收入变动,从而导致消费者在保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对商品需求量做出的调整。收入效应的计算公式如下:
收入效应=∆数量×(∂数量/∂收入)
其中,∆数量表示需求量的变动,∂数量/∂收入表示需求量对收入变动的弹性。
替代效应一般在程度上比收入效应大,在正常商品的情况下,两种效应的方向是一致的,即价格下降,替代效应引起消费者购买数量增加,收入效应也引起消费者购买数量增加。一般而言,替代效应总是负的,就是说,在实际收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商品的价格和商品的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
不同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对于正常品而言,商品价格下降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增加使得对该商品的消费数量增加,即价格下降的收入效应为正。不同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1、正常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正常品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一致。即替代效应为负,收入效应为负,总效用为负。因此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2、低档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低档品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不一致。即替代效应为负,收入效应为正,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总效用为负。因此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3、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吉芬商品的收入效应强度大于替代效应,价格下降的总效应为负值。即替代效应为负,收入效应为正,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总效用为负。因此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参考文献
- ↑ 中国汉字是怎样起源的?源始于殷商?文字有600年的历史?,搜狐,2022-09-15
- ↑ 揭秘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来源图画还是记号?,搜狐,2017-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