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月华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汉字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后来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2]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
名词解释
月华内部蓝绿色,外部红棕色。月华是一种衍射现象,当光通过与其波长相近的小水滴时,就会出现光的强弱相间分布的情况,这就是衍射。如果外边一圈只是白色的就是月晕,是光透过卷层云产生的,这时可能就要下雨了。
形成原因
月华的成因是太阳透过云层而出现的光环。月华透过的云层比卷层云低(一般为高层云),云层内主要是小水滴。当阳光通过与其波长相近的小水滴时就会产生衍射现象。衍射也叫绕射,由于光的波动性,遇到极微小的障碍物的时候,会绕过它的边缘而达到障碍物的后面,而偏离了原来直线前进的方向,因此产生了内圈蓝绿色,外圈红棕色的华。日华并不明显,而月华则更加鲜艳。
月华与天气
月华是月光通过透明的薄云中大小均匀的冰晶或水滴衍射而成的,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天空中如有低云,云层不均匀不透光,则不易形成月华。月华出现,预示着天气将有变化。昨天月华的出现与冷空气即将来临有关。
相关现象
“漆黑夜空中那轮明月仿佛穿上了五彩霓裳,好美!”2013年6月27日凌晨0点30分,家住重庆南坪福利社的居民就见到了这美丽的一幕。 据了解,月华是由云中水滴或冰晶衍射而形成的出现在月亮周围的彩色光环,内紫外红。
月光、月色
南朝 梁江淹《杂体诗·效王微<养疾>》:“清阴往来远,月华散前墀。” 唐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诗:“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水浒传》第五九回:“[ 宋江 等]在山坡高处,立马望 华州 城里时,正是二月中旬天气,月华如昼,天上无一片云彩。” 端木蕻良 《浑河的急流》:“尤其月华如霰似的散在浑河水面上,又静、又香,又是清凉。”
月亮
北周 庾信 《舟中望月》诗:“舟子夜离家,开舲望月华。” 前蜀 韦庄 《捣练篇》诗:“月华吐艳明烛烛,青楼妇唱捣衣曲。” 清纳兰性德《台城路·上元》词:“阑干敲遍。问帘底纤纤,甚时重见。不解相思,月华今夜满。” 郭沫若 《瓶》诗之八:“我相信这不是甚么犯罪,白云抱着月华何曾受毁?”
月精
月的精华。《太平经》抄甲部:“口口传诀在经者二十有四:……五者服月华。”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一:“礼部侍郎 谢公 言有一养珠法,以今所作假珠,择光莹圆润者,取稍大蚌蛤以清水浸之,伺其口开,急以珠投之,频换清水,夜置月中,蚌蛤采月华,玩此经两秋,即成真珠矣。”
月亮周围的五彩光环
由月亮光线通过云层内小水滴或细小冰晶,经衍射所致。明 冯应京 《月令广义·八月令》:“月之有华常出于中秋夜次,或十四、十六,又或见于十三、十七、十八夜。月华之状如锦云捧珠,五色鲜荧,磊落匝月,如刺绣无异。华盛之时,其月如金盆枯赤,而光彩不朗,移时始散。盖常见之而非异瑞,小说误以月晕为华,盖未见也。”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祥异·天不可测》:“ 嘉庆 十九年,正月十三、十四、十五三夜,有月华,人人可见。”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五:“余自幼闻‘月华’之说,终未见也。”
参考文献
- ↑ 云端超市•第407期┃“说文解字,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文字”——篆书研究 主讲人:倪文东,搜狐,2022-10-28
- ↑ 为什么中国人会发明象形文字?,搜狐,20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