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月夜牛渚(王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月夜牛渚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月夜牛渚》中國當代作家王煥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月夜牛渚

李太白醉酒玩月,乘風歸去,亦只此一篇。

月夜牛渚

文 | 王煥

采石磯落在長江邊上,也落在翠螺山麓,山如翠螺,旖麗可愛

登上三台閣,北望是小九華山,再遠是烏江,江邊有霸王祠、項羽墓。沿江北上,更遠則是六朝金粉艷麗的秦淮河。西望長江,浩浩蕩蕩,夕陽的餘輝灑滿江面,落日熔金。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這是宋詞人李清照的詞。李清照曾坐船過采石磯,想到不遠處即是烏江,於是在《史記》封頁提筆寫下那首《夏日絕句》。多年前某秋天,馬鞍山市重建三台閣,余秋雨為寫《三台閣賦》,賦中他提到李白,文鋒正起,不想就此了結,於是思緒馳騁,由此西溯一千多里,不夠,又上溯兩千多年,終於,追溯到了那位被流放的詩人屈原。他又沿長江一路探去,找到了上游的杜甫,黃州蘇軾。於是他說:「千古詩魂,繫於一江」。采石磯臨於長江,千古興亡,百年悲笑,冷眼旁觀。正因冷眼旁觀,乃可供千古登臨之人憑欄弔古。

南望當塗,不過三十公里,有李白墓。李白死於當塗,或說病死,或說在采石磯溺水而亡,采石磯上現有太白樓和衣冠冢。病死之說,人多以為可信,但這位偉大的浪漫的詩人,若有浪漫的死法,也無不可,比如醉酒撈月,乘風歸去。

東面而望,馬鞍山市高樓如林。

采石磯又名牛渚磯。《輿地誌》載:「牛渚山,昔有人潛行,雲此處通洞庭,傍達無底。見金牛狀異,乃見怪而出。」依山修有棧道,通三元洞,倚欄而望,江面漩渦陣陣,依風上下,水流甚疾。陸游《牛渚山記》:「江面比瓜洲為狹,故隋韓擒虎平陳,及本朝曹彬下南唐,皆自此渡。然微風輒浪作不可行」,乃知此處江面狹窄,為古津渡也,因地形所縛,水流湍急,風浪輒作,乃兵家要地。隋韓擒虎夜渡江攻牛渚以平陳,後南唐不第叛臣樊若冰,月夜棹小舟載絲渡江以丈量江面廣狹,上書趙宋,造浮橋於牛渚磯渡江滅南唐。更有金主完顏亮率百萬大軍南侵,戰於牛渚,這次敗了,大敗而歸。

牛渚山上有燃犀亭,拙樸簡古,四檐如翼。此處遊人稀少,樹木相映,而暮色四合,更添幾分陰慘。亭名由來,說東晉大臣溫嶠平蘇峻叛亂,還至牛渚,聞水底有樂聲,水深不可測,乃燃犀燭照之,見水怪乘車馬,著赤衣衣幘下而過。後來不久,溫嶠就死了。此說奇空而遠,不留痕跡,如今燃犀亭上尚有老碑,字跡圓渾,光緒壬辰年秋天所立。

李白有詩《夜泊牛渚懷古》,題下註:「此地即謝尚聞袁宏詠史處」。史書載謝尚鎮牛渚,嘗秋夜乘月,正逢袁宏於舫中諷詠,聲韻清暢,遂與之談論而至天明,袁宏因此名聲大振。此後文人雅士亦趨之,於是泛舟、登樓玩月者連繹不絕。

采石磯的故事似乎都與夜色有關。將軍月夜南渡,和尚載絲丈河,這是兵家爭天下的大事,普通人插手不得,冷眼旁觀就好。溫嶠燃犀燭照水族妖鬼魅,不久身死,玄遠空奇,可作奇譚。謝尚袁宏牛渚玩月,傳為佳話,只此一篇。多年後,李白夜泊牛渚山,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空憶,空想,空嘆,空空如也,歷史的巧合最終讓他採石江邊玩月而亡,心中之月,如中之月,求而不得。謝尚袁宏牛渚玩月,傳為佳話,只此一篇。

李太白醉酒玩月,乘風歸去,亦只此一篇。[1]

作者簡介

王煥,2000年8月生於安徽岳西,安慶市作協會員,岳西縣作協理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