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朝門口(曹光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朝門口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朝門口》中國當代作家曹光雄的散文。

作品欣賞

朝門口

這是一個奇怪又莊嚴的地方。

村前的石板路和與之相伴而行的水圳,依傍着屋牆,走到這個地方,突然向外拐了一道平緩的大圓弧。之後,才又繼續拉直,順着一大溜屋牆邊往前走了。這圓弧所在位置,留下一塊寬大的缺口,宛如青磚黑瓦的村莊磕掉了兩顆黃板門牙,朝向東南方向視野最為深遠的田疇和天際起伏如筆架的山巒。

這地方叫做朝門口。那時讓我小腦袋不解的是,這裡並沒有門,也沒有房屋,只是一塊空空蕩蕩的坪地。不過這坪地倒是有點特別:村前的石板路從這裡分了岔,撇過坪地,再拐一個直彎,進入了村裡的巷子;這一段圓弧形的水圳上面也蓋了青石板,將村前石板路與坪地連為一個整體。這穿坪而過的石板路兩側,長了幾棵大柏樹和大苦楝樹。更讓人琢磨不透的是,這段石板路毎隔不遠便有一道青石門檻,仄而長,比拳頭略高,兩端是臉盆大的圓石墩。這些石墩和門檻,如此密集和光滑,是我此生唯一所見。整個童年和少年時代,我都沒有搞明白,這地方為何是這般模樣?

每天從早到晚,這裡都聚集一些得了空閒的人,老人,青壯年,孩子。孩子自然是追逐玩耍。成年男子則攏着手站立的多,他們有說不完的話題,比如哪個地方雷劈死了一個不孝的媳婦哪裡的大柳樹已經成了精怪,哪個村莊風水好出了個大官,哪個人昨晚走夜路看到鬼火了……吃飯的時候,這些人三三兩兩地散去。也有住在附近的,端了一碗飯來,邊吃邊搭上一腔兩腔。若是夏秋晴朗的日子,這樹底下的石墩上,肯定都坐滿了大人和孩子。

朝門口還立有幾個大小不一的青石方墩,常被人移來移去,村人叫器子,最重的說是有三百斤,是用來練臂力的。器子兩個寬面上端,對稱鑿有一方小斜孔,裡面緊嵌着一拳寬的小木棒。提器子時,雙手抓握木棒,兩臂和前胸貼着石面,蹲着馬步,身子略微後仰,猛然爆發用力,將器子提離地面,甚至走上幾步。年輕氣盛的男子,聚在這裡,總會經不住激將,提器子,比試力氣誰大誰小。

[1]

作者簡介

曹光雄,必讀社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