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朝陽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朝陽鎮是輝南縣縣城所在地,是稅費改革綜合配套改革後由原朝陽鎮平安川鎮高集崗鎮三個鄉鎮合併而成。全鎮幅員面積184.9平方公里。轄城西村石頂子村朝陽村東鳳村城東村半截溝村樺樹村新立村西郊村郭船口村金山村團結村等26個行政村、67個自然屯、86個農業生產合作社、8個社區、40個居民委,常住人口125670人(2017年),耕地面積95,228畝,其中:水田50,204畝,旱田45,024畝。鎮機關下設2個留守辦事處,24個站辦所,共有機關幹部325人。鎮政府駐前進大街。[1]

概況

朝陽鎮位於輝南縣西北部。縣政府駐地。轄6個社區、26個行政村。沈(陽)吉(林)鐵路、302省道公路、103省道公路過境。

朝陽鎮幅員面積184.9平方公里,山林面積8.5萬畝,耕地面積11.2萬畝,其中:水田5萬畝,旱田4萬畝,蔬菜2.2萬畝。轄24個行政村,68個自然屯。常住人口125670人(2017年)。2012年,人均純收入8408元,全口徑財政收入1.4億元,本級財政收入6903萬元。農業總產值4.3億元,糧食產值2.6億元,工業產值2.2億元。國有企業3戶,集體企業7戶,個體私營企業527戶,實現銷售收入5.9億元。糧食總產量8.5萬噸。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13908人,實現勞務經濟2.89億元。有農民專業合作社68個,帶動農戶966戶。塘壩48座,水庫9座。特色產業有棚膜蔬菜、香瓜等。安裝電話24個村7269戶,安裝自來水14個村7000戶,安裝有線電視24個村8794戶。新農村建設共投入3035萬元,實施項目6個。其中:新建村部4個、建設文化廣場13個、改造危舊房707戶、硬化邊溝20000延長米、新上自來水25處、新砌大牆2萬延長米。

沿革

因地理位置是坐北朝南,因此得名。1949年置朝陽鎮,10月為輝南縣人民政府所在地。1956年撤區建鎮,朝陽鎮為區級鎮。1958年改公社,1964年復置鎮。1996年,面積14平方千米,人口8.4萬人,轄城東、城西、朝陽3個行政村和以序數命名的45個居委會。2001年,撤銷雙鳳鄉,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朝陽鎮管轄。

2005年,撤銷高集崗鎮、平安川鎮,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樓街朝鮮族鄉管轄;同年,將樓街朝鮮族鄉郭船口、金山、團結、長勝、新勝、平安、興德、向陽、紅旗、永勝、日光、林家溝、高集崗、馬家嶺、武家屯、王家屯、長青17個村劃歸朝陽鎮管轄。?年,面積194.9平方千米,人口124739人,鎮政府駐前進大街,轄城西、石頂子、朝陽、東鳳、城東、半截溝、樺樹、新立、西郊、郭船口、金山、團結等村。 [原高集崗鎮]位於輝南縣東南部,距縣城8千米。1956年設高集崗鄉,1958年改樓街公社,1962年更名高集崗公社,1983年改鄉,1992年改鎮。1996年,面積67平方千米,人口1.6萬人,鎮政府駐高集崗,轄高集崗、馬家嶺、林家溝、武家屯、長青、永勝、紅旗、日光8個行政村。

原平安川鎮位於輝南縣南部,距縣城7千米。1949年設區,1956年設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93年改鎮。1996年,面積55平方千米,人口1.5萬人,鎮政府駐轉通屯,轄平安、郭船、長勝、金山、團結、興德、向陽、新勝8個行政村。

原雙鳳鄉位於輝南縣西北部。1958年置永康公社,後更名鎮郊公社,1983年改永康鄉,1984年更名雙鳳鄉。1996年,面積54平方千米,人口1萬人,鄉政府駐朝陽,轄慶安、樺樹、頭道溝、半截溝、東風、新立、西郊、石頂子8個行政村。

社會經濟

2006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預計實現12.3億元,比上年增長15%;財政收入3594萬元,比上年增長13%;農民人均純收入3999元,比上年增長8%;招商引資5137萬元;固定資產投資9388萬元。

文物古蹟

輝發古城位於輝南縣朝陽鎮東北17公里的輝發山上。是明代女真扈倫四部之一的輝發部所在地。輝發部原系薩哈連烏拉江尼馬家部人.始祖星古禮(星古力),傳至旺吉努(王機努),征服鄰近諸部,於輝發河畔呼爾奇山「築城以居」,即輝發古城.旺吉努死,孫拜吉達里「殺其叔七人」,自立為貝勒。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十二月,拜音達里參加葉赫等九部攻擊以努爾哈赤為首領的建州部,大敗,為努爾哈赤所滅。

古城南、北、西三面臨輝發河,以山脈為天然屏障,無險可守地段則以土石夯築城牆。分內、中、外三城,周長分別為596.5米、892.3米、1884米,每道城均設二門。今中城牆高3米、基寬12米、頂寬2—3米。內城有一平台,周長336米,高出地面4.8米,上有磚瓦、陶瓷片等遺物,似為建築址。以及銅、鐵馬蹬等。這些文物,有的來自中原,有的則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和民族交融的風格。遊人可近觀其景。

相關視頻

朝陽鎮大橋航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