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木星大紅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木星大紅斑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術語。

漢字,中國古人智慧的結晶[1]。千百年間,它經歷了「甲金篆隸草楷行」的發展[2]。從記錄的工具到藝術的載體,它的身上,傾注了無數先人的心血。

名詞解釋

木星大紅斑是木星表面的特徵性標誌,是木星上最大的風暴氣旋,長約25000千米,上下跨度12000千米,每6個地球日按逆時針方向旋轉一周,經常捲起高達8千米的雲塔。自從17世紀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此風暴,大紅斑至少已存在200到350年。它已經改變了顏色和形狀,但卻從來沒有完全消失過。

形態特徵

木星大氣層中的大紅斑是一團激烈的沿逆時針方向運動的下沉氣流,這個氣流物質中含有大量的紅磷化物,所以呈深褐色。

木星大紅斑木星大紅斑

這個大紅斑的位置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在不斷地移動。木星的大紅斑大致位於南緯23°處,它的南北寬度經常保持在14000千米,東西方向上的長度在不同時期有所變化,最長時達40000千米左右,一般長度在20000~30000千米。

在大紅斑中心部分有個小顆粒,是大紅斑的核,其大小約幾百公里。這個核在周圍的反時針漩渦運動中維持不動。大紅斑的壽命很長,可維持幾百年或更長久。

根據觀測結果顯示,科學家發現木星大紅斑中紅色最明顯的區域印證了冷風暴系統內部存在熱核心的理論;而觀測圖像中風暴邊緣深色的線條顯示出風暴爆發所釋放出的氣體正在向星球的內部漫延。

觀測歷史

早期發現

一般認為,第一位看見大紅斑的人可能是羅伯特·虎克,他在1664年描述木星上的這個斑點;然而,虎克所描述的斑點卻在不同的區帶上(北赤道區,但位置在南赤道帶)。

1665年,法國天文學家發現木星有一條大紅斑並把它繪製成圖,終於引起了國際天文學界的注意,此後,至1713年,這條大紅斑在可見光的波段下斷斷續續的被觀測着。

從17世紀被發現之後,到1830年有長達118年的空白沒有被觀測的紀錄。原來的斑點是否消散並改變重組了,是否退了色,或者只是簡單的觀測上的貧乏,都無從得知。

當前對大紅斑的第一筆記錄始自1830年代之後。1878年,一位天文學家在觀測木星時再次發現了這個大紅斑,此後,人們開始了對它接連地觀測。

衛星探測

在1979年2月25日,當旅行者1號太空船以920萬公里的距離掠過木星時,首度將大紅斑清晰的影像傳送回地球,可以看清楚160公里大小的橫斷面。西邊有着五顏六色、波浪般的雲彩模式,是大紅斑活躍的區域,那裡被觀察到有非常複雜和多變的雲彩運動。

1973年12月3日,為探明木星真相,美國發射了無人勘測器--先鋒10號。經過1年零9個月的宇宙飛行,"先鋒10號"終於來到了木星附近,並拍攝到了木星外形的彩色照片發回地球。這些照片讓人們清楚地看到了木星上的大紅斑。

2011年9月,智利和夏威夷的天文台傳回珍貴的觀測資料,供加州"噴射推進實驗室"(the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解析研究。資深科學家歐爾頓(Glenn Orton)表示,這是他們第一次深入觀察太陽系最大的風暴。原本他們以為'大紅斑'只是一個歷史悠久但平凡無奇的橢圓形氣體,但新觀測數據顯示,其實它的結構非常複雜。

據日本《東京新聞》5月16日報道,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及歐洲航天局(ESA)15日發布了對木星表面的"大紅斑"的觀測結果。哈勃天文望遠鏡4月觀測結果表明,每年都在縮小的"大紅斑"的寬度,已達到記載以來最小的16500千米。

據了解,木星"大紅斑"是由氨和甲烷氣體雲構成的巨大漩渦,過去曾達到三個地球並排排列的寬度,如今已縮小約一個地球(直徑約12700千米)多。研究者稱,這是周圍的小漩渦相互作用導致其內部構造改變造成的。有業餘天文愛好者的觀測也表明,"大紅斑"的縮小速度正在加快。(原標題:《哈勃望遠鏡拍攝到木星"大紅斑"縮小影像》)

據美國宇航局太空網報道,在地球上,颶風可在幾天內形成和消失不見。然而在木星上,暴風可一直持續幾年甚至幾個世紀。木星上的"大紅斑"已經持續至少300年,它是一個巨大的反氣旋暴風,直徑是地球的兩倍。不過現在木星上的所有暴風的根源--這個"大紅斑"正在慢慢縮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