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木瓜红(学名:Rehderodendron macrocarpum Hu)是安息香科木瓜红属植物,小乔木,高7-10米,胸径约20厘米;树皮灰黑色;小枝紫红色,被毛,老枝灰黄色或灰褐色,无毛;冬芽卵形或长卵形,最外的鳞片被短柔毛。叶纸质至薄革质,长卵形、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总状花序有花6-8朵,生于小枝下部叶腋,长4-5厘米。果实长圆形或长卵形,稍弯,长3.5-9厘米,宽2.5-3.5厘米;种子长圆状线形,栗棕色,长2-2.5厘米。花期3-4月,果期7-9月。
分布于中国四川(马边、峨眉、峨边)、云南(金平、文山、彝良)和广西(凌云)。生长于海拔1000-1500米密林中。 果红色,花白色,美丽芳香,可作绿化观赏树种。木瓜红为中国西南部地区的特有种。材质稍轻而坚韧,结构细密,为制作高级家具、室内装修、模具、工艺制品等的优质材。
- 中文名:木瓜红
- 学名:Rehderodendron macrocarpum Hu
- 别称:野草果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合瓣花亚纲
- 目:柿目
- 科:安息香科
- 属:木瓜红属
- 种:木瓜红
- 分布区域 :中国四川、贵州、云南、广西
- 命名者及年代: Hu,1932
保护级别
保护级别:木瓜红为渐危种,中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保护措施:该种在中国广西分布的范围极狭窄,资源稀少,且因木材利用价值高,大树已基本砍伐殆尽,需做好传教育,对现有母树,严加保护。生长较快速,有萌芽性,在桂西北及桂北海拔较高的山地,可发展人工造林,尤宜于营建山地风景林。[1]
形态特征
小乔木,高7-10米,胸径约20厘米;树皮灰黑色;小枝紫红色,被毛,老枝灰黄色或灰褐色,无毛;冬芽卵形或长卵形,最外的鳞片被短柔毛。叶纸质至薄革质,长卵形、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9-13厘米,宽4-5.5厘米,顶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疏锯齿,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叶脉常呈紫红色,除嫩叶脉上被星状柔毛外,其余无毛,侧脉每边7-13条,和网脉在两面均明显隆起;叶柄长1-1.5厘米,疏被星状柔毛。
总状花序有花6-8朵,生于小枝下部叶腋,长4-5厘米;花序梗、花梗和小苞片外面均密被灰黄色星状柔毛;花白色,与叶同时开放;花梗长3-10毫米;小苞片披针形,着生于花梗近中部,长约5毫米,早落;花萼高约4毫米,宽约3毫米,萼齿三角形,顶端渐尖,长约2毫米,密被星状短柔毛;花冠裂片椭圆形或倒卵形,长1.5-1.8厘米,宽5-8毫米,顶端钝圆,两面均密被细绒毛;雄蕊长者较花冠稍长,短者与花冠近相等;花柱棒状,较雄蕊稍长。果实长圆形或长卵形,稍弯,长3.5-9厘米,宽2.5-3.5厘米,有8-10棱,棱间平滑,无毛,熟时红褐色,顶端收狭成脐状凸起,外果皮厚1.5毫米,中果皮纤维状木栓质,厚约10毫米,内果皮木质,向中果皮放射成许多间隙;种子长圆状线形,栗棕色,长2-2.5厘米。花期3-4月,果期7-9月。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四川西南部(洪雅、荥经、峨眉沐川、雷波、合江、峨边、马边等)、贵州(习水、凯里、从江、榕江、黎平、雷山云南东南部的文山、企平等)、云南(金平、文山、彝良)和广西(凌云、乐业)。分布区向南伸延至南亚热带以至北热带北缘,最南为中国云南金平,约为北纬2.8°,最北为中国四川洪雅,约为北纬29.9°,最西为中国四川荥经,约为东经102.8°,最东为中国贵州黎平,约为东经109.29。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000-1500米密林中。 分布区主要为中亚热带山地气候,分布区年平均温11-19℃,1月平均温6-11.5℃,极端最低温-6℃上下,7月平均温25-28℃,极端最高温35℃,夏季凉爽,冬无严寒。年降雨量1300-1800毫米,干湿季节较明显,但山地常年多雾,空气湿度大,大部地区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上下,不耐暑热干燥。喜光,但幼龄期稍耐荫,成龄树多分布于林缘、林间窗地或为上层林冠。喜质地疏松、肥沃湿润的山地黄壤至地红壤,pH值为4.5-5.5,贫瘠地不宜生长。[2]
繁殖方法
主要用种子繁殖,4-5月开花,7-10月果实成熟,当果皮呈现红色时即可采下。采集的果实,堆放于室内数口,待充分成熟后,剥去外果皮,得出种子(果核),种子忌日晒,不能失水,9月以前采集的种子,可随采随播,10月以后采集的种子,可混湿润沙贮藏催芽,至次年3月中下旬,气温回升后播种。育苗地宜就近选在夏季凉爽的山地,育1年至1年半生苗,于早春开叶前出圃造林。
主要价值
经济:木瓜红为中国西南部地区的特有种。材质稍轻而坚韧,结构细密,花纹美观纵切面光滑,易加工,少开裂,不变形,为制作高级家具、室内装修、模具、工艺制品等的优质材。
观赏:花色洁白,果红如瓜,干形挺拔,树姿市雅,又为优美的观赏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