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的鉴别方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木香的鉴别方法
目录
【鉴定中药材名】
木香
【生境分布】
生于高山地区;也可生长于凉爽的平原和丘陵地区。原产印度。现我国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西藏等省区有引种栽培。
【药材来源鉴定】
本品为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的干燥根。李时珍释其名曰:“木香,草类也,本名蜜香,因其香气如蜜也。缘沉香中有蜜香,遂讹此为木香尔。”本品主产于云南,故又名云木香。
【药材历史考证】
木香的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云:“生永昌山谷。”永昌,在今云南保山县。《本草经集注》云:“此即青木香也,永昌不复贡。今皆从外国舶上来。乃云大秦国,以疗毒肿,消恶气,有验。”《新修本草》云:“此有二种,当以昆仑来者为佳,出西胡来者不善。叶似羊蹄而长大,花如菊花,其实黄黑,所在亦有之。”
《四声本草》云:“昆仑船上来,形如枯骨者良。”《本草图经》曰:“今惟广州舶上有来者,他无所出。”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自古木香来源复杂,既有国产者,也有进口的。但以自广州进口,形如枯骨的质量最好,故有“广木香”之称,与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相符。此种木香原产印度,现保存在日本正仓院的中国唐代木香,即为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后来我国云南有大量引种,故又名“云木香”。
【植物形态鉴定】
多年生草本,高1~2m。主根粗壮,圆柱形,直径可达5cm,表面褐色,有稀疏的侧生根,具特异香气。茎不分枝,上部被稀疏短柔毛。基生叶大型,具长柄,叶片三角状卵形或长三角形,长30~100cm,先端钝尖,基部心形,通常沿叶柄下延成不规则分裂的翅,边缘有不规则的浅裂或呈波状,疏生短刺,两面有短毛;茎生叶叶片较小,广椭圆形,叶基翼状,下延抱茎。
头状花序顶生及腋生,通常2~3个丛生于花茎顶端,腋生者单一,直径2~3cm;总苞半球形;总苞片约10层,三角状披针形或长披针形,外层先端长尖如刺,托片刚毛状;花全为管状花,暗紫色,花冠5裂;雄蕊5,聚药;子房下位,花柱伸出花冠外,柱头2裂。瘦果线形,有棱,上端有两层羽状冠毛,果熟时脱落。花期5~8月,果期9~10月。
【药材性状鉴定】
本品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长5~10cm,直径0.5~5cm。表面黄棕色至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纵沟及侧根痕。质坚,不易折断,断面灰褐色至暗褐色,周边灰黄色或浅棕黄色,形成层环棕色,有放射状纹理及散在的褐色点状油室。气香特异,味微苦。[1]
【药材显微鉴定】
本品粉末黄绿色。菊糖多见,表面现放射状纹理。木纤维多成束,长梭形,直径16~24μm,纹孔口横裂孔状、十字状或人字状。网纹导管多见,也有具缘纹孔导管,直径30~90μm。油室碎片有时可见,内含黄色或棕色分泌物。
【药材理化鉴定】
取本品切片,经70%乙醇浸软后,加5%α-萘酚溶液与硫酸各1滴,即显紫色。
【采集加工】
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及须根,切段,大的再纵剖成瓣,干燥后撞去粗皮。
【饮片炮制】
1.木香:除去杂质,洗净,稍泡,闷透,切厚片,晾干。
2.煨木香:取未干燥的木香片,在铁丝匾中,用一层草纸,一层木香,照此平铺数层,置炉火旁或烘干室内烘,至木香中所含的挥发油渗至纸上,取出。
【性能功用】
辛、苦,温。归脾经、胃经、大肠经、三焦经、胆经。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煨木香实肠止泻。用于泄泻腹痛。内服:1.5~6g;水煎服。
【附注】
置通风干燥处贮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