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未必「可口」要不「可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未必「可口」要不「可樂」,假日應友人之約,在某飯店用餐,看到大吹可口可樂之廣告,以及銷售可口可樂之情景,勾起久蓄於心的一些話想說出來。 可口可樂是否可口,我看很難作出結論。對於一些喜歡開洋葷的人來說,也許

原文

假日應友人之約,在某飯店用餐,看到大吹「可口可樂」之廣告,以及銷售「可口可樂」之情景,勾起久蓄於心的一些話想說出來。

「可口可樂」是否「可口」,我看很難作出結論。對於一些喜歡開洋葷的人來說,也許會覺得「可口」,而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卻未必「可口」,因為,「美不美,家鄉水」。這不僅有一個口味和習慣的問題,而且也有一個民族的感情問題。我們國產的「冰川」、「北冰洋」汽水和「嶗山礦泉水」,不也是清涼可口,而且能使愛國志士們心暢神爽的嗎?是否「可樂」?我看「樂」不起來。一則據有人驗證「可口可樂」中含咖啡因較多,久服有害於人體健康; 二則「可口可樂」價格大大超過我國汽水,有損於個人收入;三則我國百業待興,外匯短缺,買這類並不當緊的東西,使財源外流,有礙於民族經濟。無論於身於財,於人於國,都是弊多利少,明乎此,又怎能 「樂」 的起來呢? 然而,某些人卻為此廣為招徠,這是很耐人尋 「味」 的。

對外開放政策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進行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這是我們國家和民族利益所在,無疑是正確的。但是,決不能在執行對外開放政策時忘乎所以,作那些不利於民族經濟的事。然而,事實上卻是,不只是高級奢侈消費品擠進了我們國內市場; 就連「可口可樂」 汽水這類普通生活用品也被引進了市場,這是讓人莫名其妙的。

至於那種受了資本主義腐蝕而喪失了民族自豪感,不惜損害國家和民族根本利益去迎合外國資本財團的利潤欲望,充當外國掮客的買辦洋奴式的人,是可恥的和有罪的,為人所不齒,又難與此相提並論了。

(1983年第11期《新觀察》)

賞析

雜文家的視野應是開闊的,新時期的雜文家的視野應該更加開闊。在改革開放的年代,進來的東西有好的,也有不那麼好的,這就需要鑑別、選擇,或吸收之,或摒棄之,雜文負有這種選擇、鑑別的責任。

1983年夏,市面上大肆宣傳和推銷可口可樂,這時,繆群在《新觀察》上發表了《未必「可口」更不「可樂」 》一文,對此提出異義。美聯社記者立即發了英文專電,香港可口可樂公司老闆感到沮喪。美國《華爾街日報》說: 「中國報刊對可口可樂發出了嘶嘶的刺耳聲。」在國內外都引起了強烈反響。 雜文《未必「可口」要不「可樂」》原文及鑑賞 一篇短文為什麼能引起如此強烈的反響?這是因為這個問題關係到國民經濟的發展方向。如果大量引進生產可口可樂的生產線,就會花去大量的外匯,還會影響我們民族飲料工業的發展。這個問題不僅在中國存在,而且在許多國家都存在。在這期間,就有一百多個國家的報刊,都就可口可樂發表了評論,可見這個問題是帶有普遍性的了。

在對外開放中,如何做好引進工作大有學問。不能說一切洋的東西都是好的。閃光的東西不一定都是金子,不能從一個僵化走向另一個僵化。這篇雜文寫得及時,說明了作者是敏感的。5年過去了,現在我國市場上出現了維力、高澄,以及草莓、紅菓、沙棘等具有民族風味的飲料,品種越來越多,越來越為顧客歡迎,這就反證出繆群的文章是寫對了。

其實,需要注意的何止飲料一端,在經濟技術、文化等廣大領域裡,需要予以鑑別的實在太多了。這需要雜文作者,放開眼界,及時抓住問題,進行比較、研究和視別。

這篇文章的文字生動活潑,簡練樸素、有根有據、入情入理,令人信服。今天讀來,仍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