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朱元鼎

增加 583 位元組, 4 年前
主要论著
==鱼类分类学研究==
30年代初,朱元鼎就广泛整理了中国的鱼类及有关中国鱼类学的研究资料,先后发表了《中国鱼类学文献》和《中国鱼类图说》,首次较全面地反映中国的鱼类资源和鱼类学研究的概况。1931年他撰写出版《中国鱼类索引》。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全面、系统的中国鱼类分类学专著。该书对收集的1533种中国鱼类的原始报道、研究文献、采集地等按照分类系统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奠定了中国鱼类分类学研究的基础。由于该书在中国鱼类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上的创造性和重要性,于1939年获北平自然历史学会的金质奖状。这部著作至今已历经半个多世纪,但仍然是国内外学者研究中国鱼类分类必备的参考书 <ref>[https://kknews.cc/history/bpj6lpo.html 朱元鼎:學無止境,一生鍾情魚類學]</ref>
30年代以后,鱼类分类学的研究一直是朱元鼎工作的重点,并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成就,为鱼类分类学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一生共发表了64部(篇)专著和论文,洋洋数百万字。他发现鱼类新亚科4个;新属10个;新种48个。其中:猫鲨科11种,真鲨科4种,铠鲨科1种,角鲨科1属5种,鳐科2种,无刺鳐科1种,魟科1种,扁魟科1种,六鳃魟科1种,牛鼻鲼科1种,鳗鲡科3种,新鳗科1种,蛇鳗科3种,鲤科7属,长尾鳕科2种,鲹科2种,石首鱼科4亚科2属4种,石鲈科1种,鰕虎鱼科2种,弹涂鱼科1种,魨科1种等。不仅大大丰富了鱼类分类学的内容,而且为我国鱼类分类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中国软骨鱼类比较解剖学研究上的贡献==
朱元鼎与孟庆闻合作,于1979年撰写出版《中国软骨鱼类的侧线管系统以及罗伦瓮和罗伦管系统的研究》专著 <ref>[https://books.google.com/books/about/%E4%B8%AD%E5%9B%BD%E8%BD%AF%E9%AA%A8%E9%B1%BC%E7%B1%BB%E5%BF%97.html?id=zRN-twAACAAJ 中国软骨鱼类志]</ref> 。该书分“总论”、“各论”、“结论”三部分。总论介绍了研究简史、研究方法,侧线管、罗伦管系统的区分及命名问题,侧线管各管道、各罗伦瓮群和管群在不同种类的变化和特征。各论综述了73种中国软骨鱼类的2个系统的整个结构。结论探讨了2个系统的变化性质和鱼类形态与生态之间的密切关系,并依其形态结构特征调整了一些科、属、种的分类位置,增设若干分类阶元,叙述了软骨鱼类各分类阶元的主要形态特征,探索了中国软骨鱼类的系统演化。朱元鼎等在对73种中国软骨鱼类的侧线管、罗伦管和罗伦瓮的结构研究基础上,对以前没有定名的肩圈、腹管、颅圈、背侧圈等都予以定名,使这2个器官的研究更臻于完善。鱼类分类过去除外部形态特征,内部解剖特征较多地应用骨骼系统作为分类依据之一,但软骨鱼类的骨骼系统尚不如侧线管系统和罗伦管系统能具有各分类阶元的明显特征。他们通过内部解剖的比较研究,分析和观察各分类阶元侧线管和罗伦管系统的变化特征,清楚地看出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其亲缘关系和演化趋向获得深刻启示,并参考了古鱼类学的资料,提出了一个新的中国软骨鱼类分类系统,侧孔总目新增设须鲨目、真鲨目、扁鲨目、锯鲨目;下孔总目新增设锯鳐目和鲼目。对软骨鱼类这种高级器官的研究在鱼类进化理论方面是一个超越前人的突破,对于鱼类形态学、分类学,以及进化理论方面都有广泛的影响,本研究在国内属首创,在国际上也是先进的,因而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擘画中国鱼类志==
朱元鼎毕生最大的宿愿是要完成中国鱼类志书。他晚年主要精力集中在分区域的鱼类志书的著述,为最终完成《中国鱼类志》宏图铺奠了主要基石。
年逾花甲的朱元鼎旨在总结自世界著名分类学家C.林奈(Linnaeus)1758年以来的繁多而分散的中国软骨鱼类资料,并根据过去近十年中多次从中国沿海所采集的大量软骨鱼类标本,进行分析研究的成果,在1960年出版《中国软骨鱼类志》。这一关于我国软骨鱼类比较全面和完整的专著,记载了中国沿海所产软骨鱼类126种(其中发现7新种),分隶于60属,28科。对每一种鱼类详述其形态特征、分布、习性、采集地、异名等。这本书是国内外鱼类学界研究中国软骨鱼类资源、区系、分布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书。1964年,他与王幼槐合作又共同发表了《论中国软骨鱼类的地理分布和区系特征》等论文。
朱元鼎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鱼类学家自1954年起共同对南海鱼类区系进行了5年的调查、采集,历经8年的辛勤研究、整理编写,于1962年出版《南海鱼类志》。朱在该志中承担板鳃亚纲的撰写。《南海鱼类志》是中国现代海洋鱼类区系调查专著,共记述采自广东、海南岛及西沙群岛的鱼类860种,分隶于26目、164科、434属,按分类系统记载了这些鱼类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和经济价值。书中反映出南海鱼类区系的特点是大多数种类属热带和亚热带,在种类组成上与印、澳海区的区系有着很多相同的地方。另一特点是主要经济鱼类的种类繁多,生长季节长,因而鱼类资源蕴藏量丰富。对中国海洋鱼类区系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资料,也为我国南海渔业区与群岛渔业区的海洋鱼类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ref>[https://www.360kuai.com/pc/99378fc2d17309525?cota=3&kuai_so=1&sign=360_e39369d1 上海海洋大学大师剧首演 致敬我国著名鱼类学家朱元鼎]</ref>
1960年,朱元鼎组织国内主要鱼类学专家对东海沿岸及各岛屿鱼类区系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所采集鱼类标本编写成志,并亲自审稿、定稿,由朱元鼎、张春霖、成庆泰主编的《东海鱼类志》于1963年问世。该志共记述东海海区鱼类442种(其中发现7新种),分隶于29目、152科,300属,按分类系统记载了这442种鱼类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各分类阶元均有总的描述和检索表,每一种类附采集地、标本量度、异名等。阐明东海鱼类区系的特点,因受强烈暖流影响,大多数鱼类为热带和亚热带种类,又因沿岸寒流的关系,亦有少数寒带种类。为我国东海渔业区海洋鱼类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人物评价==
朱元鼎一生光明磊落,毕生辛勤耕耘,为祖国的水产科研和教育作出杰出贡献。
他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热爱党。青年时代的朱元鼎就有强烈的爱国思想,早在1915年,斐迪中学师生联合组织出版了《国货杂志》,他担任国货调查员,在该刊第一期上撰文疾呼:抵制日货,“不然值此千钧一发,为民者不能竭一己之力以补救之,大局不顾,坐待成败,何异釜舟已破而舟子嬉笑不顾哉!”这就是爱国青年朱元鼎在内忧外患,国势渐堕的旧中国,以天下为己任,动员起来,救国救民的崇高精神。1935年,“华北事变”后,在所谓“日中提携”的幌子下,日本对当时中国的一些名教授格外垂青。朱元鼎自然也成了他们企图猎取的对象。1936年夏,上海亚洲文会博物馆有个日本人给朱元鼎送来“请柬”,恭请出席日本动物学会年会,并邀请他借机赴日讲学,免费游览,享受“特等待遇”。朱以对方请柬来迟,下学期课程已经排满托故回绝了对方的“盛情”。次年又提前几个月寄来“请柬”,这次干脆被回绝了,表现出一个中国学者坚定的民族气节和浩然正气。
 
他读书于东吴大学,任教于圣约翰大学,都是教会学校,牧师常常来访,宣扬基督教义,利诱入会,但在这种环境里生活了将近30年的朱元鼎始终没有参加教会,他认为上帝创造一切的教义,同生物进化的基本科学原理是格格不入的,这就是一位老实的科学家秉有的思想逻辑。
 
1958年在周总理召集的上海部分大学院校长和党委书记座谈会上,周总理亲切地鼓励他要把水产教育和科研工作搞得更好。周总理说:“党需要知识分子”,朱元鼎深受感动地回答:“党需要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更需要党啊!”他以努力工作来报答党对他的关心和爱护。
 
他治学严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新中国建立时已年逾半百。他事必亲躬,身体力行。在研究鱼类时反复地做实验,丝毫也不马虎,他戴着老花眼镜,手拿放大镜,对记录上的每句话,每一张图稿都和实物再三对比、核实、修正,直到完全正确为止。进入80高龄后,腿部肌肉萎缩,双手颤抖,操作相当困难,但他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在家中看解剖镜下标本,因无转椅,只得站着看,直到累得气喘才休息一下,接着又站起来看。为了正确运用某一学术用语或人名、地名,总得翻阅多本参改书,考虑再三而后定。一篇论文往往数易其稿力求无懈可击。对学术上每个问题都要盘根问底,从不含糊,如在研究软骨鱼类侧线管系统时,为了搞清鳐类的舌颌管背腹支穿连的情况,他反复查资料、观察解剖标本,甚至在吃饭、走路、休息时都在思考,直到完全弄清来龙去脉为止。他高年事、高产科研成果、高质量论著,许多外国来访的学者,都为之感动,表示钦佩,日本京都大学的一个学者说:“如此高龄还在钻研科学,这在日本也是极难得的啊!”
 
他悉心培育人才,提携后秀,甘为人梯。他对助手注意教导与培养,对刚参加工作的青年科学工作者,他亲自制定了一套培养基本功的计划和措施,提倡搞科研要有锲而不舍的韧性与钻劲。悉心指点,严格要求,不论谁的学术论文,他都亲自过目,反复推敲,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放过,几乎每篇都被他不止一次地退回修改,直到他觉得无懈可击,方被认可,如果发现助手面有难色,他就严肃地说道:“这是千百年大计,要对后人负责啊!”如有一点成绩与进步,即会受到热情的鼓励。他几次提出合作发表论文时要将他的名字署在后面,让青年同志放在前面,有时干脆提出不署他的名字。他为国家培育了大批中青年鱼类学和水产科技人才,其中有的已晋升为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教授、教授。朱元鼎多次语重心长地对助手说:“我的有生之年不多了,我要抓紧一点,为你们铺路搭桥,也算是为国家尽最后一点贡献!”
 
朱元鼎善于借鉴西方科学的精华,绝不崇洋,在学术上走自己的道路,推陈而能出新,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为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丰富的宝贵学术遗产,以及深铭人心的学者的崇高风采。
==主要论著==
*1 Chu YT.Description of a new genus and three new species of stone flies from Hangchow.China J.1928,9(4):194—198.*2 Chu YT.Bibliography of Chinese fishes.Bull.Dept. Biol.Yen—ching Univ.,1930,1(4):1—21.*3 Chu YT.Contributions to the ichthyology of China (part1—9).China J.,1930—1932(1—6).*4 Chu YT.Index piscium.Sinensium.Shanghai:Biol.Bull.St.John’s Univ.,1931.*5 Chu YT.Fishes of the West Lake.Hangchow:west Lake Mus.1932.*6 Chu YT.Hubbs C L.Asiatic fishes(Diplo prion and Laeops)having a greatly elongated dorsal ray in very large postlarvae.Occasion.Pap.Mus.Zool.Univ. Michigan,1934(299):1—7.*7 Chu YT.comparative studies on the scales and on the pharyngeals and their teeth in Chinese Cy prinids,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axonomy and evolution.Shanghai:Biol.Bull.St.John’s Univ.,1935.*8 朱元鼎.中国软骨鱼类资源概述及其利用问题的商榷.海洋与湖沼,*9 朱元鼎.中国主要海洋渔业生物学基础的参考资料.太平洋西部渔业研究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0 朱元鼎.[[黄海]]和[[东海]]海洋状况和经济生物区系的综合报告.太平洋西部渔业研究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1 朱元鼎.中国软骨鱼类志.北京:科学出版社,*12 朱元鼎,[[成庆泰]],[[张孝威]]等.中国经济动物志海产鱼类.北京:科学出版社,*13 朱元鼎,[[张春霖]],成庆泰等.南海鱼类志.北京:科学出版社,*14 朱元鼎,张春霖,成庆泰等.东海鱼类志.北京:科学出版社,*15 朱元鼎,[[罗云林]],[[伍汉霖]].中国石首鱼类分类系统的研究和新属新种的叙述.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63.<ref>[https://www.worldcat.org/title/zhongguo-shi-shou-yu-lei-fen-lei-xi-tong-de-yan-jiu-he-xin-shu-xin-zhong-de-xu-shu/oclc/2754103]</ref>*16 朱元鼎,[[王幼槐]].论中国软骨鱼类的地理分布和区系特征.动物学报,*17 朱元鼎,伍汉霖.中国鰕虎鱼类动物地理学的初步研究.海洋与湖沼*18 朱元鼎,[[金鑫波]].中国杜父鱼类的地理分布和区系特征.海洋与湖沼,*19 朱元鼎,[[许成玉]].中国鲀形目鱼类的地理分布和区系特征.动物学报,*20 朱元鼎,[[王文滨]].中国动物图谱(鱼类第一分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1 朱元鼎,[[成庆泰]],李思忠等.南海诸岛海域鱼类志.北京:科学出版社,*22 朱元鼎,[[孟庆闻]]]].中国软骨鱼类的侧线管系统以及罗伦瓮和罗伦管系统的研究.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9.*23 朱元鼎等.[[福建海洋经济鱼类.[[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4 朱元鼎,[[孟庆闻]],[[胡霭荪]]等.南海深海软骨鱼类四新种一新属一新科.海洋与湖沼,*25 朱元鼎,金鑫波.我国鲉科鱼类的鳞片形态特征和分类的研究.鱼类学论文集(第2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6 朱元鼎,孟庆闻,胡霭荪等.南中国海软骨鱼类新纪录.水产学报,*27 朱元鼎等.福建鱼类志上、下卷.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8 朱元鼎,孟庆闻.软骨鱼类牙型的研究.水产学报,*29 金鑫波,朱元鼎.中国鲉形目眶下骨链和鳃盖器的形态式型的研究.第三次中国海洋湖沼科学会议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30 伍汉霖,朱元鼎.中国鰕虎鱼类鳍的形态式型的研究.第三次中国海洋湖沼科学会议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
3 Chu YT.Contributions to the ichthyology of China (part1—9).China J.,1930—1932(1—6).
4 Chu YT.Index piscium.Sinensium.Shanghai:Biol.Bull.St.John’s Univ.,1931.
5 Chu YT.Fishes of the West Lake.Hangchow:west Lake Mus.1932.
6 Chu YT.Hubbs C L.Asiatic fishes(Diplo prion and Laeops)having a greatly elongated dorsal ray in very large postlarvae.Occasion.Pap.Mus.Zool.Univ. Michigan,1934(299):1—7.
7 Chu YT.comparative studies on the scales and on the pharyngeals and their teeth in Chinese Cy prinids,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axonomy and evolution.Shanghai:Biol.Bull.St.John’s Univ.,1935.
8 朱元鼎.中国软骨鱼类资源概述及其利用问题的商榷.海洋与湖沼,
9 朱元鼎.中国主要海洋渔业生物学基础的参考资料.太平洋西部渔业研究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
10 朱元鼎.黄海和东海海洋状况和经济生物区系的综合报告.太平洋西部渔业研究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
11 朱元鼎.中国软骨鱼类志.北京:科学出版社,
12 朱元鼎,成庆泰,张孝威等.中国经济动物志海产鱼类.北京:科学出版社,
13 朱元鼎,张春霖,成庆泰等.南海鱼类志.北京:科学出版社,
14 朱元鼎,张春霖,成庆泰等.东海鱼类志.北京:科学出版社,
15 朱元鼎,罗云林,伍汉霖.中国石首鱼类分类系统的研究和新属新种的叙述.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63.
16 朱元鼎,王幼槐.论中国软骨鱼类的地理分布和区系特征.动物学报,
17 朱元鼎,伍汉霖.中国鰕虎鱼类动物地理学的初步研究.海洋与湖沼
18 朱元鼎,金鑫波.中国杜父鱼类的地理分布和区系特征.海洋与湖沼,
19 朱元鼎,许成玉.中国鲀形目鱼类的地理分布和区系特征.动物学报,
20 朱元鼎,王文滨.中国动物图谱(鱼类第一分册).北京:科学出版社,
21 朱元鼎,成庆泰,李思忠等.南海诸岛海域鱼类志.北京:科学出版社,
22 朱元鼎,孟庆闻.中国软骨鱼类的侧线管系统以及罗伦瓮和罗伦管系统的研究.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9.
23 朱元鼎等.福建海洋经济鱼类.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
24 朱元鼎,孟庆闻,胡霭荪等.南海深海软骨鱼类四新种一新属一新科.海洋与湖沼,
25 朱元鼎,金鑫波.我国鲉科鱼类的鳞片形态特征和分类的研究.鱼类学论文集(第2辑),北京:科学出版社,
26 朱元鼎,孟庆闻,胡霭荪等.南中国海软骨鱼类新纪录.水产学报,
27 朱元鼎等.福建鱼类志上、下卷.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
28 朱元鼎,孟庆闻.软骨鱼类牙型的研究.水产学报,
29 金鑫波,朱元鼎.中国鲉形目眶下骨链和鳃盖器的形态式型的研究.第三次中国海洋湖沼科学会议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
30 伍汉霖,朱元鼎.中国鰕虎鱼类鳍的形态式型的研究.第三次中国海洋湖沼科学会议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中国人]][[Category:科学技术人物]]
[[Category:鱼类学家]]
1,53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