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启南(诗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朱启南 | |
---|---|
作者别名 | 讳炳烛,字启南,号槑邨(梅村) |
朝代 | 清领─日治─民国 |
帝王年号 | 光绪、明治、大正、昭和、民国 |
出生年月日 | 1879 |
卒年 | 1974 |
出生地 | 彰化县鹿港 |
卒地 | 台中市 |
籍贯 | 彰化县 |
活动地区 | 台湾 |
专长 | 汉诗歌 |
参与团体 | 大冶吟社、道东书院吟社、菱香吟社、香草吟社、芸香吟社、 半闲吟社、兴贤吟社、中州吟社、栎社、鹿江吟社 |
编著作品 | 《漫与楼吟稿》 |
朱启南(1879~1974),讳炳烛,字启南,号槑邨(梅村),以字行。彰化鹿港人。鹿港大冶吟社、和美道东书院吟社社员。鹿港诗人洪弃生之高足。诗、书、画、医、拳、药均擅长。常于中部击钵诗会担任词宗,并任彰化县文献委员会委员。晚年居住台中市。有家藏稿《漫与楼吟稿》。[1]
朱启南的诗,古、律、绝各体均长,尤长古体。《台湾诗学》、《诗文之友》之“今人佳作”单元,披露其作不少。该单元之作者,多为当时名家,作品也都是较有代表性的佳作。朱启南在该单元发布的作品,以古体为多,偶有近体。除少数应酬之作,大部分作品均与台湾历史有关 [2],或追维往代,或亲忆经历。而在家藏稿《漫与楼吟稿》中,此类作品尚有不少。
五言律诗
过冈山眺朱一贵故里,二首
聚敛难为富,逐贫更酿灾(知府王珍掊克淫刑,黄殿李勇吴外以朱一贵托为明裔,于康熙六十年四月廿六劫冈山,塘汛总兵欧阳凯遣周应龙往剿,败北。五月初一日春牛埔之战,欧阳凯死,再大溃)。揭竿虽七日,陷地及全台(台厦道梁文煊知府王珍遁内地,朱一贵入府城掠红毛楼炮械、硝磺,而杜君英据鳯山,参将苗景龙战死,赖池、张岳同日陷诸罗)。宦海优伶化[3],仕途负贩[4]开(诸罗参将罗万仓亦战死,当时台湾三县北诸罗、中台南、南凤山,故曰全台陷,时当五月初一日。朱一贵布伪官爵,负贩皆为公侯,而优伶冠服,被掠皆空。民谣云:“头冠明朝冠,身衣清朝衣,五月称永和,六月还康熙。”)。隐王[5]封有例,谁为检残灰(汉高帝封陈涉为隐王,置守塜四家)。(其一)
鸭解从军令(朱一贵豢鸭,旦暮出入自成行列,有如行军),枭征克敌鸣。戈难向中土,兵已出东瀛(水师提督施世骠调兵渡海,总督觉罗满保调南澳总兵蓝廷珍领兵渡台,共会澎湖。以守备林亮,千总董芳为前锋,驾小舟于鹿耳门表识沙路,朱军以大炮迎拒清军,望炮台火药积处,专以炮注攻,中之。朱军死无数,遂扬帆由鲲身登陆,蓝廷珍继之,施世骠登鹿耳门)。战叹鲲身失,弹飞鹿耳轰(十六日朱军再犯安平,战于四鲲身,败至七鲲身。蓝廷珍战二鲲身亦胜,又由西港追至府城,朱一贵走湾里溪,被村民擒献,杜君英、杜会三、陈福寿、江国谕先后出降,送京磔死,时当六月十九日,亦七日平全台)。中兴王气尽(朱一贵称中兴王,号永和,及台湾平,而知府王珍已死,清廷亦剖棺枭示以谢),犹记永和名。(其二)
【题解】
本组诗为五言律诗,收入朱启南《漫与楼诗稿》。此诗为鹿港诗人朱启南路过冈山,远眺朱一贵故里有感而作。组诗简短八十字便将朱一贵起事经过勾勒清楚,第一首,将朱一贵的起事归因于官府聚敛、逐贫,导致百姓不堪其扰愤而起事,因此朱一贵揭竿虽仅七日,北中南便都有战事。“宦海优伶化,仕途负贩开”二句谓朱一贵起事后,以民间的戏衣充当朝服,封升斗小民为公侯将相,一如蓝鼎元所记:“是时伪职填街,摩肩触额,优伶服饰,搜括靡遗。或戴幞头,衣小袖,纱帽金冠,被甲骑牛;或以色绫裹其首,方巾朝服,炫黄于道。”显示出他们的草莽气息及物资缺乏的情况。“隐王”一联,则以陈涉被封隐王、守冢之事比朱一贵,同为平民揭竿起事。第二首,感慨朱一贵未能挥戈进兵中原,而且在台湾就被渡海来台的清军给平定了。尾联则点出朱一贵年号,以感慨终篇。不以“反贼”、“逆首”看待朱一贵,而带有同情、惋惜的意味;对于引燃导火线者──知府王珍则大力批判,相较于其他书写者用嘲讽的口吻讥笑朱一贵等人的迅起迅灭,朱启南的思惟中是不以成败论英雄的。
【延伸阅读】
1. 何澂〈台阳杂咏〉二十四首之二十,《全台诗》第捌册。
五言古诗
大坪顶(有序)
(斗六东南二十里,有大坪在焉。地势险峭,途径崎岖,非人力之可能通也。
地连部庭尾[6],更为天险,又非攀藤之可能登。故柯铁虎[7]藉抗日本,为全台最久,收效亦最多。逮庚子(1900)八国联军入北京,知大局已失,虽战何益,始听白井子澄[8]招抚,与全台义士俱殉难于辛丑年(1901)四月十八日。以诈欺人[9],良可慨已。)
斗六街东南,大坪山陡峭。距治廿里遥(距云林县治),曾闻铁虎啸(柯铁虎据四年馀)。
山连部庭尾,岩洞推奥窔[10]。抗日四载经,扬威三台[11]耀。乙未云林境,倭曾惭罄掉(乙未(1895)七月,大埔林之败,失全县地二百里)。
至此已又然(丙申(1896)五月十八日,率众攻斗六,大胜。再入刺桐巷,攻北斗成功,陈发战死。陈钗、陈越攻南投,简婴攻大埔林,皆胜),差免蛮夷诮。七番大搜山(丙申(1896)四月,日人入大坪,丧百馀人。
越二日,再丧五十馀人。五月初八日再往,大中少佐及大中少尉兵丁死三百馀人。十二月,再整军来攻,奔樟湖[12],亡六十馀人;奔竹广坑[13],亡三十馀人;奔菅榛笼,亡七十馀人。
越七日,中路守备合南路计五千人,分四路上山驻军,而柯氏入部庭尾,以觇其势,及日军稍散,于十二月十九夜,杀守路兵南向,日营或死或奔,收其辎重,再入山,损失不明。丁酉(1897)春再来,屯山上,经十个月之久。
而大坪民视日人在山,如鲠在喉[14],于丁酉(1897)十一月初九夜,反攻放火,损失更多,不详其数。十一月十八日,日军千四百,分途而来,杀伤相当,各归原处,而大坪已复矣。
七伐皆败,民众扎至林杞埔[15],纵横三十馀里。北部简大狮[16],南部林少猫[17],并此谓三猛[18]),败退皆所料。
游弋[19]冲县治,纵横扼津要。倭悟黩武[20]非,抚事施海徼[21]。全台嗟解体[22],还来铁国吊(当时称铁国山)。山鸟与山花,如泣又如笑。
【题解】
本诗为五言古诗,选自《全台诗》第参拾壹册,亦载于1953年10月1日《诗文之友》第一卷第六期。本诗内容所述为1896年云林斗六人柯铁虎英勇抗日的史事。柯铁虎抗日总共历经四年,根据洪𦈡《瀛海偕亡记》卷下记载,乙未(1895)割台之际,有不少民众与盗匪入山避乱,当时日军入山缉拿盗匪,而避乱于山间的柯铁虎以机关枪扫射日军,且夺取日军粮草而声名大噪。于是日军前前后后总共七次大搜山,为要捉拿柯铁虎,不料均为柯铁虎所设下的陷阱而伤亡惨烈,于是激发更多抗日民众追随柯铁虎,并且占据大坪顶(今云林县古坑乡)为根据地,改成为“铁国山”,明治31年(1898)柯铁虎于大坪顶立大清黄龙旗。1900年,台湾日治时期第二任总督桂太郎的幕僚白井子澄招安柯铁虎,经三次协商,大坪顶决定撤除军备,然而在白井子澄归国后,日本却派情治人员来台进行“大扫除”事件,柬邀各地归顺民众集会于各地公所,展开坑杀之举,柯铁虎后来也病死于铁国山。本诗末段述写在白井子澄的建议下,日本的殖民政策由剿杀改为招抚,统治也趋于文治,虽然如此,铁国山抗日事迹却永远写在史册上,告慰受难的英灵。
- ↑ 以上生平简介,参考:(1)朱启南《漫与楼吟稿》(家藏稿,年代不详);(2)林锡庆,《东宁墨迹》,(台北:东宁墨迹编纂会,1933 年);(3)洪宝昆/王友芬编,《诗文之友》/《中国诗文之友》杂志(1 卷 1 期~40 卷 5 期,1953 年 4 月~1974 年 10 月);(4)洪宝昆编《现代诗选第一集》(台北:诗文之友社,1967 年);(5)吴锦顺编《彰化百家诗品赏析》(彰化:省立彰化社会教育馆,1998 年)
- ↑ 发表作品计有〈过湖内谒明宁靖王墓〉、〈春日谒五妃墓〉、〈日本刀歌〉、〈避难磺溪闻日 寇降伏追述战祸始末三百三十字〉、〈与陈德修游日月潭〉、〈过冈山眺朱一贵故里〉、〈登安平赤嵌城望鹿耳门〉、〈登关子岭〉、〈大坪顶〉,以及〈哭许幼渔〉、〈登月眉山令维骢维骐维垣谒塔拜陈锦燕〉、〈游月眉山题灵泉寺〉、〈水南洞金瓜石途中〉、〈敬步张楚狂先生贺四男维垣完婚瑶韵〉、〈水南洞观海〉、〈基隆仙洞观三水梁纯夫先生书仙洞二字勒石〉、〈游基隆过孤拔墓有感〉等。
- ↑ 优伶:优,俳优。伶,乐工。优伶为戏曲演员之通称。
- ↑ 负贩:小摊贩。
- ↑ 隐王:即陈胜(?-西元前208),字涉,楚国南阳郡阳城(今河南省方城县)人,秦朝末年起义失败遇刺身亡,汉朝建立后,刘邦封陈胜为“隐王”。
- ↑ 部庭尾:根据洪𦈡《瀛海偕亡记》所云,由于日军攻打大坪顶,大坪顶居民迁入山内六里处,称为部庭尾之地。
- ↑ 柯铁(1876-1900年),号铁虎,云林古坑人,日治初期抗日领袖。 1895年,年仅二十即招募义士据守云林大坪顶,并改大坪顶为铁国山起义抗日。后日军屡战不下,遂数度招降,1899年3月归顺日方,并于隔年病逝。
- ↑ 白井子澄:为日治时期第二任台湾总督桂太郎的幕僚。
- ↑ 以诈欺人:指铁国山的义军受到白井子澄的招降后,撤除军备。然而在白井子澄归国后,日本却派情治人员来台进行“大扫除”事件,柬邀各地归顺民众集会于各地公所,展开坑杀之举。
- ↑ 奥窔:窔,音ㄧㄠˇ。指隐蔽幽曲之地。
- ↑ 三台:比喻国之三公,本诗指柯铁虎抗日事迹名震日治时期执政掌权者。
- ↑ 樟湖:位于今日云林古坑乡。
- ↑ 竹广坑:位于今日云林古坑乡。
- ↑ 如鲠在喉:鲠,音ㄍㄥˇ。原指鱼骨头卡在喉咙,比喻有苦难言,痛苦不堪。
- ↑ 林杞埔:今日南投县竹山镇。
- ↑ 简大狮:原名忠诰(1870-1900),大狮为其号,台湾台北沪尾人(今淡水),为台湾日治时期抗日领袖,后被台湾总督府处决。
- ↑ 林少猫:本名苗生(1865-1902),小名少猫,台湾屏东人。为台湾日治时期抗日领袖,后受台湾总督府招降,于1902年被偷袭杀害。
- ↑ 三猛:柯铁虎与简大狮、林少猫并称为“狮虎猫抗日三猛”。
- ↑ 游弋:巡逻。
- ↑ 黩武:黩,音ㄉㄨˊ。用兵无度,滥杀无辜。
- ↑ 抚事施海徼:抚事,指招抚之事,本诗指白井子澄建议应招抚铁国山抗日民众。海徼,原指近海的地区,本诗指台湾全境。
- ↑ 解体:瓦解溃散。指铁国山抗日民众受到日本招抚之后,由于日本施行狡诈的手段,将全台归顺的民众进行坑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