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朱守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朱守非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
出生   1977年11月27日
  安徽省太和县
国籍 中国
母校 南开大学
职业 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守非 (1977年11月 - ) 男,汉族,安徽太和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1],现任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2],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

人物简介

朱守非,1977年11月出生于安徽省太和县,2016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2012‒2013年在日本东京大学做博士后;2005年至今在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历任讲师、副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催化有机合成化学研究。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国家基金委首届"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2年)、首届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3年)[4]、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2015年)、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5年)、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016年)等人才计划和项目。曾获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2007年和2013年,均为第三完成人),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12年)[5],天津青年科技奖(2014年),Asia Core Program Lectureship Award(2015年),天津青年五四奖章(2016年)等奖项。

教育及科研经历

1996年9月-2000年6月,南开大学化学系,理学学士

2000年9月-2005年6月,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理学博士,导师:周其林 教授

2005年7月-2008年12月,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讲师

2008年12月-2013年12月,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2012年3月-2013年3月,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后,合作教授:Eiichi Nakamura

2013年12月至今,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成果

朱守非长期从事催化有机合成化学研究,重点研究了几类以氢转移为关键步骤的重要有机合成反应,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在质子转移反应方面,提出了"手性质子梭"概念,为不对称质子转移反应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实现了多种极具挑战的重要不对称催化合成反应,为α-氨基酸等重要手性砌块提供了高效合成方法,被称为"充满希望的未来研究领域",为国内外多个课题组所采用,并引发了系列相关理论研究。2)在氢原子转反应方面,发展了底物活化策略,通过加入Lewis碱提高了硼烷氢原子转移能力,实现了首例铜催化卡宾对硼氢键的插入反应,并实现了其不对称转化,被认为是"合成手性有机硼砌块的具有吸引力的方法,很可能广泛应用",并已经引发多个课题组的跟进研究。3)在负氢转移方面,发展了多种不对称氢化反应的高效催化剂,实现了多种重要羧酸类非甾体消炎药和生物碱的高效合成,部分成果已经被制药公司采用。截至2016年12月,发表SCI论文80篇,其中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在IF > 10的学术期刊(包括Acc. Chem. Res.; Nat. Chem.; JACS; ACIE)上发表论文15篇;编写著作章节2篇;获授权5项中国专利,申请3项国际专利;论文被他人正面引用2600余次,H-index为32。

教育教学

培养硕士4名,学士7名,指导天津市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6项。

讲授本科必修课程:《基础有机化学实验》、《当代化学前言》、《创新研究与训练》。

讲授研究生课程:《有机立体化学》、《研究生通识教育》。

担任2013级伯苓班专业导师,开展讲座4场。

荣获南开大学首届捷成树人奖教金(2015年)。

目前指导博士生4名,硕士生6名,本科生5名。

荣誉及奖励

2016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朱守非
朱守非教授

2016年,青年

2016年,天津青年五四奖章

2015年,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5年,天津市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5年,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

2015年,Asia Core Program Lectureship Awards

2013年,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2013年,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第3完成人)

2013年,天津青年科技奖

2012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2012年,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2010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7年,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第3完成人)

2004年,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求是研究生奖学金"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