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朱巷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朱巷镇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东南部,总人口4.2万人,交通主要有合淮铁路、合水公路、长白公路、朱张公路、朱义公路。朱巷镇南距安徽省城合肥市50公里,北距县城水家湖20公里,原为合肥、定远两县边界,有“南府北炉”之称,即南至庐州府,北至北炉桥,中间一大巷为南北客商必经之地,因系朱姓聚居地而得名。1965年长丰建县,朱巷先后是中共朱巷区委,朱巷区公所驻地。1992年撤区并乡,朱巷乡和柘塘乡合并,成立朱巷镇,住地朱巷。朱巷集镇是周边乡镇的经济,文化中心和农副产品集散地,商贸重镇。[1]

地理气候

朱巷镇位于江淮之间,处于中纬度地带,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5℃~16℃之间,极端最低气温-20.6℃,极端最高气温38℃以上。年平均降水量在900~1000毫米之间。

朱巷镇全年气温变化的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总之气候条件优越,气候资源丰富。[2]

简介

朱巷镇下辖13个行政村,镇域总面积1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12万亩;集镇面积2.5平方公里,农业人口4000人,非农业人口8000人。朱巷镇设有完中1所,卫生院1所。

朱巷镇南临合肥,北靠淮南,居中得厚,区位优越。淮南铁路、合水公路纵贯南北,长白公路、朱张公路、朱义公路横跨东西,交通便捷,四通八达;黄花山干渠、39支渠流经境内,环绕“半壁江山”,永丰水库、三里河水库、黄花山水库、同心水库分布合理,旱则能提,涝则能蓄,沟渠相通,排灌自如。

朱巷镇2002年农业总产值5827.7万元,其中养猪产值28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8%,生猪生产成为农业的主导产业。朱巷镇户均存栏母猪1头以上,年出栏育肥猪100头以上大户已超过80户。朱巷镇农业生产逐年优化,农业结构日趋完善;林业生产成效突出,朱巷镇森林覆盖率达27.8%,被评为中国林业百佳乡镇和中国绿化先进集体[3]

资源环境

朱巷镇交通便捷,合九公路纵贯南北,张义公路横跨东西,呈“十字形”交通架构。向东20公里直上合徐高速出口,向西10公里直达206国道、25公里可上合淮阜高速罗塘出口,40分钟可达合肥新桥国际机场。

朱巷镇资源丰富,镇域有永丰水库、黄花山水库等中小型水库13座,如翡翠点缀,旱涝保收。森林覆盖率达27.8%,活木林蓄积量53.6万立方米。棉花年种植面积5000亩以上。种植业、养殖业兴旺,盛产水稻、小麦、油菜、草莓、龙虾、毛蟹等。养猪产业优势聚集,“朱巷仔猪”享誉江淮,安徽最大的仔猪交易市场坐落镇内,年交易量80-120万头。

朱巷镇环境优良,按照“高标准配套、大生态格局、全程式服务”的要求,规划兴建了面积5万平方公里的市级工业集聚区,启动了3平方公里的“三通一平”工作,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优势产业有轻纺制衣、机械加工、新型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4]

经济建设

朱巷镇基础设施完善,水资源丰厚,电力、电讯设施齐全。拥有35kv供、变电所各一座;5000门程控电话目标端局一个,手机发射塔三座,村村通电话,信息传四海,有线电视广播网络达标。朱巷镇乡镇企业有朱巷板材厂、银杏茶厂、大米加工厂、高进建材厂、朱巷仔猪交易市场等。

朱巷镇素有饲养母猪、繁育仔猪、生产肥猪的传统,养猪历史悠久。全镇年饲养母猪2.5万头,出栏生猪6万头,繁殖出栏仔猪30万头,数量多,质量高,效益好,仔猪远销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流不尽的长江水,买不完的朱巷猪”成为真实写照,享有“中国仔猪之乡”的称号。仅养猪一项,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50元以上。

主要农作物有油菜、小麦、水稻。自主养殖畜牧业有长风养猪场、兴杨养鸡场、早洪养殖场、前丰养殖场、国民养殖场三里坝养鱼场、黄花山养鱼场、工德养鸽场、崔广合养猪场、王兵养猪场、韩有虎养猪场、尹良明养鸡场。

长丰县江淮银杏叶加工厂 位于朱巷镇,拥有中国国家计委、国家林业局在安徽兴建的最大的银可园示范基地,是自产、自供、自销的大型企业。企业拥有富硒土壤培植的银杏有机茶园3000多亩,企业所生产的伟磊牌银杏茶是在中国银杏植物研究院和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系监制下,采用先进工艺生产的集茶食、茶补于一体的低热量、无糖份、天然绿色饮用佳品,产品2001年7月通过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测试。朱巷伟磊牌银杏茶深受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消费者青睐。

朱巷镇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 朱巷镇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功能布局分为核心区、示范区和幅射区。其中核心区面积3000亩,示范区面积12000亩。朱巷镇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示范区以无公害农业蔬菜、特种果蔬、综合养 殖、休闲观光农业为主导产业。辐射区以优质高效粮食、油菜、经果林为特色产业,调优品种结构,科学化管理,规模化生产,总面积18000亩。

朱巷镇103仔猪交易专业市场 1984年被列为中国商品粮瘦肉型养猪基地,交易市场有主干道、围墙、露天交交易场、交易大棚6个、水井、暂养猪舍等设施,340平方米的交易服务大楼,集交易服务、餐饮、住宿为一体,为往来客商提供了方便,广泛吸引安徽、浙江、江苏、江西、福建、上海、广东等10多个省市客商,成功举办了“长丰县第一届朱巷仔猪交易会”,平均日交易仔猪3000多头,年销售仔猪120万头以上,朱巷“103”仔猪市场成了江淮之间仔猪交易的一朵奇葩。[5]

乡镇建设

朱巷镇新安装程控电话2000门,已实现村村通电话,光纤电网有线电视覆盖全镇,有线电视用户5000余户。集镇安装路灯120盏,道路街道绿化率达80%,建排水沟、下水道5公里,排污率达70%。

朱巷镇在前黄村修建了仙人掌基地100亩,总投资400万元,全程由安徽省合肥丰绿有限公司提供种苗、技术和回收产品服务。朱巷镇建成1.2万亩优质双低油菜示范基地,2004年油菜籽产量达2700吨。朱巷镇新修村级砂石路32公里,公路桥梁一座,新建日产5000多吨自来水厂,新建5500平方米集贸市场一个。

朱巷镇是长丰县文明卫生单位,街道清洁明亮,车辆停放有序,摊点按类归市,建有综合市场、农贸市场等交易市场,集镇生活垃圾日产日清。[6]

小镇娱乐

“天下第一洞” 景点位于朱巷镇西约2公里处,据记载约200多年历史,在黄华山水库境内,它山旋,路险,草绿,土黄,水清如镜,视野开阔。“天下第一洞”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垂钓的理想之地。“天下第一洞”吸引了国内外考古专家多次前来考察。“天下第一洞”是朱巷镇人民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乡镇名人

杜和奎 长丰北少林武术学校总教练,系安徽省长丰县朱巷镇人,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中国六段一级武术师,合肥市武术协会副主席。

杜和奎自幼爱好武术,凭着自己满腔热情,也为了实现心中一个永铸的梦,于一九八五年到嵩山少林寺开始练武,学习了少林拳、十八般兵器,并主攻散打。杜和奎通过勤修苦练,终于练就了身超群的功夫,取得了一系列的好成绩,并三次获得河南省散打锦标赛冠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