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朱弘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朱弘祚
出生 (?-1700)
国籍 中国
职业 清朝大臣

朱弘祚字徽荫,又字厚庵。生于1630年2月16日,祖籍山东东昌府高唐州,顺治四年(1647 年) ,为避兵马之乱,悉家移居历城( 山东济南) 。其先人世代为官,至曾祖隐居不仕,唯以从善、行谊闻于时。其兄朱昌祚官至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生平简介

幼年时代遭受流离动乱之苦,随父母南奔,一直“漂摇窜身,南北不常厥邑”。直到顺治二年(1645 年) ,重返家园。也以失散多年荣归故里的兄长朱昌祚闽家团聚。 1647年秋,奉父母之命到京师看望兄长。因其聪颖机敏,深得兄长喜爱,被桐城文人程某看重,收为弟子,学问大进。次年,返回山东补博士弟子,旋即乡试中举,年仅十八岁。

百般周旋, 为白兄冤

1666年,鳖拜因与苏克萨哈有隙,执意要与苏克萨哈所在正白旗圈换土地,挟迫朝廷令大学士苏纳海会同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办理。苏纳海与督抚二人皆以“圈地不便,旗民交困”,力请停止,因忤鳌拜,被逮入狱。 为营救其兄,朱弘祚百般周旋,多次入狱探视,上下打点。然鳖拜必欲置之重典,矫旨处以绞刑。为白兄冤,朱弘祚继续奔走。1669年 ,鳌拜获罪被逮,朱昌祚才得诏复原官,赐谥号勤愍公。

勤政自勉,悉察诸弊

1670年,朱弘柞以举人被选授江南盱眙县知县,开始其为官的生涯。初至盱眙,他即以勤政自勉,悉察诸弊。见民苦于徭役,便整顿册籍,“草诸杂派,定征输画一之法”,岁省杂费万馀两。他发现盱眙民俗好讼,并常有轻生者,便揭律例于通衢,讼风稍止,民心向化。他又“捐修学舍,置学田”,以敦教化,盱眙遂有起色。 1671年大旱,自三月不雨至八月,蝗食禾稼殆尽,民剥树皮、掘石粉食之”(《光绪志》卷十四·祥祲)。宏祚见状,沉痛万分,遂上奏具详抚宪《请蠲请赈二疏》,请求朝廷豁免征缴,请予蠲赈;后又筹措二千金,以解灾民之困。据《安徽省志》载,当年朝廷下旨 “免除被灾额赋”,且“蠲免康熙四、五、六年丁地正项钱粮拖欠灾民不能完纳者”(《光绪志》卷十五·蠲振)。朱知县又衙役吩咐打开社仓,分发义粮,还在市井架锅熬粥,施予饥民,不仅本邑灾民得之,就连外县的灾民也纷纷前来就食,受济者有万人之众。

修纂《盱眙县通志》

朱弘祚不仅关注民生,更关心教育。他拿出俸禄,亲捐善款,修葺学舍;又添置学田,刻印经典,教授诸生;修葺第一山玻璃泉亭,并作《玻璃泉亭偶成》诗四首。 曾作有《夏日旧县次壁间韵》《请蠲请赈二疏纪事》《麦秀双歧而作》《泗州浮桥》《双贞祠》等,并用米芾原韵作《都梁十景诗》十首。留存于世的还有《清忠堂抚粤奏疏》十四卷、《清忠堂署理总督奏疏》一卷等文集。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在任期间修纂了《盱眙县通志》。

经历

1672年撰成付梓。1674年,清廷举行大计,朱弘祚遂以治行卓异为督抚会荐,行取入京。于1675年奉旨嘉奖,拟擢升其为御史,但因其侄儿朱绂(其兄朱昌祚之子)官任大理寺卿,故而回避,改任刑部主事。尔后又再迁兵部督捕郎中,出为直隶天津道佥事,调直隶守道参议,每任一地,皆有佳绩。 1687年,超擢广东巡抚。入见,奏对称旨,赐帑金千,及内厮鞍马。过庾岭,察知夫役苦累,首禁革之。复牒兵部,凡使者过境,有驿站供亿,不得更有所役。广东军兴后,无艺之征,浮于正供,悉罢免。劾墨吏尤者数人,馀悉奉法。盐法为藩下奸民所乱,据引地莫敢谯诃。弘祚疏陈整饬盐政数事,如议行。高州属县吴川,琼州属县临高、澄迈,户少田芜,积逋十二万两有奇,疏请豁免。卫所屯田岁输粮三斗,额重多逃亡。弘祚言:“民粮重,则每亩八升八合起科,今屯田浮三之二,非恤兵之道,当比例裁减。”事皆允行。逆乱方定,奸民告讦无已,疏请严妄首株连之例,略谓:“当定南分镇,闻风投冒倚藉声势者,实繁有徒,迨经平定,藩下人应归旗者,悉已簿录解京;籍内无名者,释放为民。嗣有旨:'藩下官兵、奴仆及贸易人等,除实系辽东旧人及价买人外,逐一清查,发出为民。'臣寻绎诏意,原以诸人皆朝廷赤子,不忍株累。且十馀年来,或补伍,或归农,或死亡迁徙,无籍可稽。乃奸宄之徒,蔓引株连,或在部呈首,或向有司告讦;及事白省释,而官民之被累已深。请敕部严议。”从之。 1692年,擢福建浙江总督。值大计,弘祚疏言“ 福建地瘠民佻”,上责弘祚失言,谓:“贤才不择地而生。四川巡抚张德地署延绥巡抚,言'延绥边地,无可举博学鸿词者';少詹事邵远平奏'南方人轻浮不可用'。朕心甚不惬,因皆罢斥。今弘祚又以谬言陈奏,下部议降调。”1700年,命修高家堰河工,病卒。 子绛,官至广东布政使;纲,初授兵部主事,累官湖南布政使,雍正间,擢云南巡抚,疏劾署巡抚杨名时徇隐废弛,藩库借支未清款项至十九万有奇,名时坐是得罪。寻调抚福建,卒,谥勤恪。[1]

子女

朱弘祚有三子:长子朱缃,与《聊斋志异》著者蒲松龄是好友,他曾将父亲任岭南巡抚时的奇事说与蒲松龄,故写入书中。次子朱绛,任岭西道观察使。三子朱纲,曾任云南巡抚,且著有《苍雪山房稿》,有较高的文学造诣。

七星岩上盱眙知县的父子题刻

广东肇庆的七星岩,那可是世界闻名的景点,七座青山如翠如螺,似北斗七星点落在碧波如镜的面上,风光旖旎,被誉为 “人间仙境”、“岭南第一奇观”。

而在七星岩景区中,古今摩崖题刻众多,书载有唐朝以来石刻 531题,尤以 “北海碑亭”的“石室岩”内外最为集中,有 333题,占62%,堪称“ 石刻书法艺术的宫殿 ” ,陈毅誉之为 “千年诗廊” 。石刻中面积最小仅 0.03平方米,最大的 26.3平方米,该刻高 8.45米、宽3.11米,通篇370字,堪称七星岩摩崖石刻之最,为“清康熙纪事石刻”。

可能您知道吗,其题刻留名的 “高唐朱弘祚”,竟是盱眙县的曾任知县、后擢任广东巡抚的朱弘祚!

康熙二十六年( 1687年),朱弘祚超擢广东巡抚,来到岭南。第二年(1688年)八月,来到端州(肇庆古称端州),在公厅高阁之上遥望七星岩,为其山水奇观、佳绝美景而赞叹,浮想联翩,甚为神往,却因公务繁忙,未能前去。直到九月九日重阳之日,方才与同僚属吏前往游览。游历归来,心情仍久久不能平静,故而提笔成文,记有游历纪事文一篇。纪文如下:

馀受命填抚岭南,其明年八月既望,以摄制府事,持两节,莅端州,公厅内有高阁,可以眺远,遥望七星岩,若卧若立、若拱若揖、若避若匿,烟云明灭,朝夕变幻,每 □对之,悠然神往,始至公务坌(b è n集聚)集,文书填委,未遐命驾。越二十馀日,事举其纲,吏循其职,人安其业,乃于九月九日,率文武诸属吏游焉。其岩离立沥湖之上,山容入水,波光射壁,争奇斗怪( gu à i同怪),各自为状;陡立千仞,如神剜、如鬼削,色如积铁。后有高山如屏,前有平田如案,阳崖崒嵂(是 z ú l ǜ ,指高峻貌),阴壑回互,径路坱圠( y ǎ ng y à ,充盈弯曲),洞穴窈窕。石之垂者,或为星、或为莲华;窍者,或为鼓、或为㗤 粟。其他瑰异之在幽迥者,不可胜数。游历 □ 侺,于是憩息乎,崧台徜徉乎,水月之宫布席乎!阳坡赋诗,较射画醉,极欢而罢,自念遭逢盛际。

天子执契,握符治化,翔洽粤东西数千里而遥,夕烽已息,镜海无波,且荷天之休,时和年丰,僚佐克谐,军民胥乐,而馀得与诸君子于王事之遐,为山泽之游,咏歌饮射于此,何其乐也,何其幸也!因各题名于石,以志来游之岁月焉。

高唐朱弘祚题

肇庆府知府三原李彦瑁谨勒

康熙二十九年岁在庚午夏四月吉旦

肇庆知府李彦瑁得到朱巡抚所撰的游记,欣喜万分,当即决定刻勒于石,以志来游之时日。此事报与朱巡抚,宏祚想:当年为盱眙知县,见到第一山上有秀崖、瑞岩的摩崖石刻,看到苏东坡米襄阳留在盱眙的题刻墨宝,也很想刻上几字。苦于当时旱涝无常,百姓涂炭,自己奏蠲赈、救灾荒、济饥民、息诉讼,忙于政务;后又修浮桥、建亭台、葺学舍、纂邑志,为民办实事,真是无暇顾及。虽当时未能留墨迹于盱眙,是个遗憾,若今日在岭南端州留下点墨数字,也算是作以弥补。故欣然同意。

据清人笔记记述,如此之字,每字雕刻工钱为白银一两二钱,另附加茶资等,此碑三百七十字,需白银四百四十四两。此幅摩崖巨大,高达三丈,仅石面打磨及文字镌刻,就足足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其中单是 “砺冶”(打磨、装饰)的功夫就用了三个多月。直到二十九年(1690年)四月,石刻方才落成。(星湖美美,《清朝时期在肇庆当官的人,原来都在七星岩留下了瑰宝—— 肇庆七星岩朱弘祚的摩崖石刻》)如今,这块石刻已成为肇庆七星岩一景,为七星岩争光添彩,成为弥足珍贵的石刻瑰宝。虽然此刻已经历 320多年的风雨侵蚀,但至今仍字迹清晰,熠熠生辉。

就在朱弘祚题刻的下方,还有一块与其宽度相差不多,高度为其三分之一的大幅题刻,是一位名叫朱绛的人所刻,题刻内容如下:

令上御极之二十有六年丁卯冬,先大夫由直隶参藩蒙恩特简巡抚粤东,持节莅任,越二年已巳秋,摄制府篆,移驻端州,立阅月,公事之遐,曾登此岩,题名于壁,历今二十九载矣!绛谨凛先训,承之铜仁,谬叨卓荐,三觐天颜,复荷宠命,观察岭南,重游其地,山容似旧,手泽如新。瞻仰再三,倍深儒慕。儿子崇仪崇漠崇端,载笔研以从请,书来游岁月,爰记圣天子高厚之恩,两世钦承,异数允直,昭示无穷,而先大夫之功德,在粤久而弥永,与兹岩并峙千古。

1718年,朱弘祚次子朱绛携子游览七星岩,见到父亲纪游石刻一方,感慨万千,遂作志,刻勒于父亲的留刻其下。

这块题刻位于朱弘祚题刻的下方,宽度较朱弘祚刻略窄,高度只有三分之一朱绛在题刻文中讲述了带著三个儿子前来瞻仰父亲的墨迹,以示对父亲缅怀、尊重与敬仰。同时,又附名留刻,勒石为碑。这两幅石刻一上一下,时间却相距 29年,可见朱家家风纯良、为官正直,孝字当先,传承有序,这在当前亦应称道。[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