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弥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朱弥鍗(1460年-1523年)荘王子,明唐庄王朱芝址第二子。安徽凤阳人。成化十五年封颍昌王,成化二十一年(1485)袭封唐王。明代画家。擅画。
生平
弘治(1488-1505)中,上疏言:“朝廷待亲籓,生爵殁谥,亲亲至矣。间有恶未败闻,殁获美谥,是使善者怠,恶者肆也。自今宜勘实,用寓彰瘅。”礼臣请降敕奖谕,勉励诸王。诏可。武宗喜游幸,弥鍗作《忧国诗》,且上疏以用贤图治为言。 嘉靖二年(1523)弥鍗薨,谥曰成王。从子宇温嗣。因为他的两个儿子都夭折,所以由三弟文成恭靖王朱弥钳长子朱宇温继承为唐王。 [1]
“南阳十三陵”
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红泥湾镇紫山(紫灵山),梅溪河、温凉河、黄渠河均发源于紫山。唐王朱桱在紫山南麓广辟陵园,朱桱及其子孙历任唐王,有记载的王陵有十一座:唐定王朱桱、唐靖王朱琼烃、唐宪王朱琼炟、唐悼简世子朱芝壐、唐庄王朱芝址、唐成王朱弥鍗、唐恭王朱弥钳、唐敬王朱宇温、唐顺王朱宙栐、唐端王朱硕熿、唐裕王朱器墭。加上世子、郡主墓共十四座。号称“南阳十三陵”。
南明唐王朱聿键即位为隆武帝后,追尊四代父祖为惠帝、顺帝、端帝、宣帝,墓加陵号。现在墓冢封土和陵门、享殿、碑亭、宝城、明楼、神兽等地面建筑,经过明末李自成的挖掘焚毁,民国时王凌云为加固南阳城集中拆运、中共建政后的平坟、破四旧,已经不复存在。地宫经过盗墓也难以找寻。 [2]
无 原因:明政府封之 |
明颍昌国国王 1479年-1487年 |
无 原因:袭封唐藩国,封国废除 |
前任: 父庄王朱芝址 |
明唐国国王 1487年─1523年 |
继任: 侄子敬王朱宇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