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恒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朱恒银 | |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
出生 |
1955年 安徽舒城 |
国籍 | 中国 |
母校 | 安徽地质职工大学 |
职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知名作品 | 深部岩心钻探技术与管理 |
朱恒银,男,汉族,1955年出生。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副总工程师、副队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荣获全国地质系统"十佳科技工作者"[1]、全国劳动模范[2]、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等多项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突出贡献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为安徽地质科技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
2019年1月18日,朱恒银当选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4] 。
2019年9月,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敬业奉献模范"[5]。
2020年5月,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6]。
目录
人物经历
朱恒银,1955年出生于安徽舒城,安徽省地矿局313地质队教授级高工。1976年,朱恒银被招工到地质队,从此和钻探结下不解之缘。40多年来,他先后前往全国各地勘探,探寻"地球宝藏";自主研发的不提钻互换钻头技术,在皖南页岩气勘探中,彻底颠覆传统,将取芯时间由过去30多个小时缩短到40分钟。
朱恒银,钻探专家和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
朱恒银同志从事地质工作三十余年 ,热爱本职工作,勇于探索,在钻探工程技术上取得重要成果,实现了千米孔轨迹的人工控制"导航"钻进,和一孔多支钻探,在深孔钻探技术方法研究方面取得多项成果,并运用在地质找矿中。其研制的国产装备,在深部勘探中创造了我国小口径绳索取心钻探最深记录,对推动我国深部找矿起到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所研究的复杂地层不扰动样取心技术,在上海地面沉降、北京地面沉降标施工,科学钻探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地质与工程技术中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科研成果
多年来,朱恒银一直坚持在地质工作第一战线,为安徽地质科技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几十项奖励,4项国家专利。参与主编国家行业标准《定向钻探技术规范》,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在CN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8篇获得省部级优秀论文奖。承担国家专项"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安徽省重大科研项目《深部矿体勘探钻探技术方法研究》项目 。其中,"深部矿体勘探钻探技术方法及设备研究"成果于2012年12月4日通过鉴定验收。由两院院士常印佛等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成果总体上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
人物荣誉
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地质系统"十佳科技工作者" 。
2010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
2011年10月26日,荣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野外地质工作者奖。
2017年9月28日,获得"全国十佳最美地质队员"。
2019年1月18日,当选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2014年11月11日至14日,中国能源化学工会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选树了朱恒银等25个全国能源化学系统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朱恒银劳模创新工作室成为全国能化产业国土资源系统惟一的授牌单位 。
2019年6月26日,入选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公示名单。
2019年9月,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敬业奉献模范"。
2020年5月,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出版著作
2014年,朱恒银等人编著的《深部岩心钻探技术与管理》与《深部地质钻探金刚石钻头研究与应用》两本工程技术专著正式出版发行。
朱恒银 | |
---|---|
“大国工匠”朱恒银:从深山旷野走来 |
《深部岩心钻探技术与管理》由地质出版社出版,较为全面介绍了深部岩心钻探关键技术、装备研究成果与施工实践,展示了探矿工程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工艺技术。
《深部地质钻探金刚石钻头研究与应用》由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把钻头性能、岩石性质与钻探工艺技术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性。
先进事迹
"这是紧要关头,大家再加把劲!集中注意力!"伴随着钻头向地底深挖时发出的巨大轰鸣声,朱恒银带领地质钻探队员在紧张地工作……无论烈日炎炎,还是狂风暴雨,今年65岁的朱恒银,总是伴着一身泥浆一身油,常年工作在野外一线 。
1976年从学徒做起,当了两年工人的朱恒银又重返校园,到安徽省地质职工大学补足专业知识短板。那时,可选的专业较多,钻探工作辛苦又冷门,不少人曾以为他会换个热门专业。没想到,朱恒银选的仍然是探矿工程专业,一干就是一辈子。
"没想过要转行。"谈起地质钻探,平时不善言辞的朱恒银突然话多了起来,"对我来说这已不仅仅是份工作,可以说,钻探,更是热爱与责任……"
一年365天,差不多200多天都在野外
"我们行业内有一句戏称,远看像讨饭的,近看像收破烂的,仔细一看是搞钻探的。"长期工作在第一线,风餐露宿对朱恒银来说,是生活的常态。"钻机一开就不能停啊,三班倒。"他笑着说。
地质钻探,通常在荒无人烟的野外进行。有时住帐篷,两块防水帆布,几根帐杆,简易帐篷就搭好了;有时住集装箱,十几平方米的集装箱房内,住上好几个人。
"虽说铁皮集装箱大多没空调,天一热,就像蒸笼一样,但与以前相比,现在的条件还是好太多了……"朱恒银回忆起自己刚入行那会儿,住过老百姓家里的牛棚。墙面用报纸简单糊一下,能挡风就成,地上撒点石灰,防止半夜虫蚁"入侵"。问及是否觉得辛苦,他坦言:"习惯了,也就不觉得有什么。"
但40多年里,1/4的春节在野外工地上度过,未能陪伴家人,对他来说,是份遗憾。"一年365天,差不多200多天都在野外。有时忙起来,甚至全年无休。"因他长期在外工作很少回家,家里大小事全靠妻子。"儿子两三岁的时候,有一次回家想抱他,他却哭了起来,不要我抱。"谈及那时儿子对自己的陌生感,朱恒银有些难过和失落。
儿子朱晓彦回忆,"小时候对父亲的印象比较模糊,那时不是很理解父亲的工作",随着慢慢长大,朱晓彦知道父亲在做一件利国利民的事,因此由衷地感到骄傲……
推广定向钻探技术规范,解决表层钻探难题
1986年春节,鞭炮声阵阵,霍邱县淮河边的小房子里,静心写作的朱恒银完成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本著作--《定向钻探技术规范》。"1982年,我们开始研究小口径定向钻探,历时4年终于研究成功了。有了成果,就想着推广出去,帮助国家解决难题。"
当时房子很小,一间卧室,一个厨房,加起来一共才十几平方米。为了不打扰家人休息,朱恒银每天都在狭小的厨房里写作。天冷,要等煤球炉子烧暖和点,手才不至于冻僵;他就坐在矮小的木凳子上,在平日里吃饭的小方桌上一笔一画写下自己研究与实践的经验。
"平常上班都在野外,没时间安心写作。趁着春节放假的那几天,可以好好推敲。"望着这本1992年就被纳入国家行业标准的专著,朱恒银高兴地说道。
朱恒银善于琢磨和研究,退休老同事徐军回忆:"有一次我们的钻杆在井底断了,他想出了使用弯钩的方法将钻杆扶正,顺利完成钻孔。大家同是学徒,但就他能想到这些点子。"
上天不易,入地更难。定向钻探技术规范的推广,解决了表层钻探的难题,但如何向地球深部进军,进行深部地质岩心钻探,成为朱恒银下一个阶段的研究重点。2008年,他申报了《深部矿体勘探钻探技术方法研究》项目,一门心思研究岩心钻探设备,立志解决3000米深部地质岩心钻探"无合适设备可用"的问题。最终,研究出来的高强度绳索取芯钻杆及系列取芯机具,让3000米深部地质岩心钻探有了可用机具;完整的深部地质岩心钻探工艺方法,也健全了深部地质钻探知识体系。
割舍不下钻探事业,专业上的挑战就是创新的动力
朱恒银 | |
---|---|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高级工程师朱恒银 |
"选了这条路,就要干下去。"40多年钻探生涯,朱恒银亲眼见过带队班长被钻探机器弹出3米高;他自己也因钻探受过伤,在手术住院期间,听闻江苏泰州施工困难,刀口还未拆线就躺在车上和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一道从六安赶往现场;还体验过在海拔5930米的高原钻探施工现场,从一开始的喘不上气、说不了话,到自如地指导当地地质队员,解决钻头一下地就被永冻土冻住的难题……
如今,在朱恒银带头成立的安徽省探矿工程技术研究所里,他经常带着所里的年轻工程师一起做研究。80后探矿工程师王强就是其中一位。"朱老师工作十分严谨,写文章、技术报告时,对每个数据、每张图纸都仔细斟酌、认真校对,确保准确。"王强感叹道,正是朱恒银的严谨细致和悉心指导,他快速成长了起来。
这些年来,朱恒银除了继续痴迷于钻探研究之外,还多了个新爱好,就是给研究所里的年轻人介绍对象。"所里新来的年轻人多,大多是单身。大家常年在野外工作,我不帮着张罗,怎么办?"
现在,研究所里40多个成员中,四五个人的终身大事都是他帮忙张罗的。2008年进单位的张正,就是其中之一。"我和妻子都在地矿单位上班,她很理解我的工作。"提及朱恒银,张正连连称谢,"成家后,我在野外作业时,更加安心"。
40多年弹指一挥间,朱恒银一次次向地心深处发起挑战,坚持不懈探寻"地球宝藏"的秘密。在他看来,一项工作若是不能坚持,就很难把它做好,反之,将之做到极致,也就成了一种精神。"我割舍不掉钻探这项事业,钻探方面的挑战就是我创新的动力……"
靠的就是这股钻劲(记者手记)
寻宝游戏,是很多人小时候的最爱。朱恒银寻找地球宝藏的"游戏",却一"玩"就是40余年。情之所至,甘之如饴。
谈起地质钻探,他兴致颇高,妙语连珠;聊起背后的辛苦,他淡然一笑,不甚在意。从一名普通钻探工人成长为教授级高工,朱恒银靠的是一颗"匠心"--面对工作,他细致认真,亲力亲为,不曾因为自己的成就而懈怠;面对后辈,他没有私心,总是乐于将经验一一传授,手把手地教。
跟钻探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朱恒银,一听说哪里可能有矿,就往哪里跑。遇到难题,他反而更加兴奋。在他看来,难题意味着突破与创新,一旦攻克,就能助推国家地质钻探事业取得更大进步与发展。
工作至今,朱恒银在野外工作的时间已累计超过10000天。如此精神,令人动容……
视频
最美奋斗者-朱恒银 2019年07月27日发布
看安徽:人物事迹短视频《大国工匠朱恒银》 2019年05月17日发布
参考来源
- ↑ 重磅,这位舒城老乡的事迹在央视展播!敬业奉献的大国工匠~ ,搜狐, 2019-06-30
- ↑ 安徽皖西学院聘任“大国工匠”朱恒银为学院首位“大别山工匠” ,海外网
- ↑ 朱恒银简介 ,新华网
- ↑ 313地质队朱恒银当选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搜狐, 2019-01-24
- ↑ 重磅喜讯!我市朱恒银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搜狐, 2019-09-05
- ↑ 安徽四人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东方网, 20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