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朱經武

增加 38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50200009239445156461584898981 s.jpg|缩略图|右|250px|[http://a0.att.hudong.com/46/58/50200009239445156461584898981_s.jpg 原圖鏈接][http://www.baike.com/wiki/朱经武?prd=citiao_right_xiangguancitiao 来自互动百科]]] '''朱经武'''(英文:'''Chu Ching-wu''',1941年12月2號—), [[ 物理學家 ]] ,出生于 [[ 中國 ]][[ 湖南 ]][[ 長沙 ]] 。1962年 [[ 臺灣 ]] 省立成功大學理學士,1965年 [[ 紐約市 ]] 霍涵大學(Fordham University)理碩士,1968年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哲學博士(物理)。2001年至2009年香港科技大學校長,俄羅斯工程院士(2005年), [[ 美國 ]] 科學院、美國人文及科學學院、 [[ 中國科學院 ]] 、台灣 [[ 中央研究院 ]] 同埋發展中世界科學院嘅院士。
==超導大師==
1987年初,朱经武教授和他的学生 [[ 吴茂琨 ]] 发现了一种材料,钇一钡一铜一氧化物,使超导记录提高到了93K。在这个温度区上,超导体·可以用廉价而丰富的液氮来冷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赵忠贤等几乎与此同时发现了这种新材料。当然,按照正常标准看,这个温度仍然很低,但是在超导世界,它是一个里程碑。它意味着物理学家可以用液氮,而不是液氦使这种奇异的复合物冷却。不少物理学家对此津津乐道,液氮是现成的,容易处理,并且毎夸脱的价格只有30美元,比啤酒还要便宜。此后,科学家们不懈努力,在高压状态下把临界温度提高了164K(-109℃)。
朱经武教授是高温超导研究的先驱者和液氮温度超导电性发现者之一,这一成就对整个超导研究和凝聚态物理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ref name="李慕南姜忠喆2018">{{cite book|author1=李慕南|author2=姜忠喆|title=用距离丈量科学|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WapLDwAAQBAJ&pg=PT64|date=12 February 2018|publisher=千華駐 崧博|isbn=978-7-5385-6314-6|pages=64–}}</ref>。
==和諾貝爾獎擦身而過==
從應用觀點來看,目前全世界最好的超導材料,仍是兩位中央研究院院士朱經武和 [[ 吳茂昆 ]] 在21年前發現的釔鋇銅氧金屬氧化物;但是1987年的 [[ 諾貝爾物理獎 ]] 卻頒給另兩位超導專家[[穆勒]](K. Alexander Muller)和[[柏諾茲]](J. Georg Bednorz),成為華人科學界的一大憾事。和諾貝爾獎擦身而過,朱經武倒是很釋懷,他表示,從物理上看,90K的超導體毫無疑問地證明了當年理論上的不足,為固態物理提出了一個新的研究方向;從應用面來看,他和[[吳茂昆]]做出的超導體一舉將超導溫度從30K提升到90K,突破了77K的液態氮沸點,使超導體得以實用化,當然功勞很大;但是穆勒和柏諾茲畢竟是第一個在銅的金屬氧化物中量到30K的超導溫度,打破了傳統理論的限制,從這個觀點來看,諾貝爾獎只頒給他們,也不算不公平。他強調「做事情靠自己,給不給獎看別人。」他跟吳茂昆能在科學盛宴中扮演一個小角色,已經很有滿足感了<ref> {{cite news | url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id=3720 | title =超導大師朱經武 | publisher =sa.ylib.com | accessdate =2019-04-06}}</ref>。
==香港科大辨學有成==
[[File:朱肖谭.jpg|缩略图|右|250px|[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0/20160719145927-1082879943.jpg/800 原圖鏈接][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0/20160719145927-1082879943.jpg/800 来自互动百科]]]
2001年,朱經武的學術及科研生涯跨向另一領域,他在香港科技大學董事會、前香港特首[[董建華]]等的力邀下(允諾他兼顧休士頓導實驗室),接任科技大學校長,另闢教育行政方面的傑出成就。 在一般觀念裡,大學是遠離塵囂的學術象牙塔,然而到了二十世紀後半葉,當全球化的腳步加速向前之際,美國的研究大學(ResearchUniversities)除了成為經濟待開發地區向已開發地區取經之地,並且也是全球各地農業社會的知識分子想要改善生活條件的一個跳板。二次大戰以來,美國大半的經濟成長都要歸功於科技發明,其間一個重要因素是出於聯邦政府對於教育的投資。到了二十世紀末,「科技」和「知識」已成為 一國未來成長與繁榮的鑰匙。ResearchUniversities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已是舉世不爭的事實,當2001年香港特首董建華邀請朱經武擔任科技大學校長時便表示,香港受到大陸人工便宜的衝擊,所以要發展科技,充實科技大學的內涵,進而推助香港科技工業方面的發展,帶動香港經濟轉型,這讓朱經武感覺一生中能有機會做點有意義的事,所以答應前往香港就職。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物理 学家]] [[Category: #内容待查#中國人]][[Category: #待校稿##]][[Category: #纯文字内容1]] [[Category: #纯文字内容2]] [[Category: #参考资料待查#]] [[Category: #检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97,91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