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通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機械通氣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目前,世界上只有兩種文字,一種是方塊文字,如漢字[1]、日文和韓文,還有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西夏文[2]、契丹文,喃字等;另外一種是字母文字,主要包括拉丁字母文字、阿拉伯字母文字、粟特字母文字等。
名詞解釋
機械通氣是在呼吸機的幫助下,以維持氣道通暢、改善通氣和氧合、防止機體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積,為使機體有可能度過基礎疾病所致的呼吸功能衰竭,為治療基礎疾病創造條件。機械通氣是利用機械裝置來代替、控制或改變自主呼吸運動的一種通氣方式。
歷史簡介
在羅馬帝國時代,著名醫生蓋倫曾經作過這樣的記載:如通過已死動物咽部的蘆葦向氣管吹氣,會發現動物的肺可以達到最大的膨脹。1543年, Vesalius在行活體解剖時,採用類似蓋倫介紹的方法,使開胸後萎陷的動物肺重新復張。1664年,Hooke把一根導氣管放入氣管,並通過一對風箱進行通氣,發現可以使狗存活超過一個小時。1774年,Tossach首次運用口對口呼吸成功地對一例患者進行復甦。Fothergill還建議在口對口呼吸不能吹入足夠氣體時可使用風箱替代吹氣。之後不久,在英國皇家慈善協會的支持下,基於這種風箱技術的急救方法被推薦用於溺水患者的復甦,並在歐洲被廣泛接受。但在1827-1828年間,Leroy通過一系列研究證明風箱技術會產生致命性氣胸(但以後證實上述研究所使用的壓力在實際應用中不可能達到),法國科學院據此開始限制這種技術的應用,英國皇家慈善協會也放棄了這一技術。早期階段的機械通氣實質上屬正壓通氣,但限於當時的認識水平和技術條件,在以後相當長的時間裡發展相對緩慢,直至進入20世紀。
蘇格蘭人Dalziel在1832年首先製作成型負壓呼吸機:患者坐在一密閉的箱子中,頭頸部顯露於箱外,通過在箱外操縱使內置於箱中的風箱產生負壓而輔助通氣。1864年,美國人Jones申請了第一個負壓呼吸機的專利,其設計與Dalziel類似。此後,各種設計更為精緻小巧的負壓呼吸機相繼出現,使患者的護理更加容易。但真正成功進入臨床並廣泛使用的負壓呼吸機是由Driker-Shaw在1928年研製成的「鐵肺」,這種呼吸機的使用使當時脊髓灰質炎的死亡率大大降低。由於當時脊髓灰質炎的流行,客觀上促成了「鐵肺」的廣泛應用和負壓通氣的發展,直至20世紀50年代正壓通氣的再次崛起。
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正壓通氣技術,特別是人工氣道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僅限用於麻醉科和外科的手術患者。20世紀 30和和40年代在歐美發生的脊髓灰質炎的大流行以「鐵肺」為代表的負壓通氣提出了挑戰,並為正壓通氣的再次崛起提供了契機。1952年夏天,在哥本哈根市,因脊髓灰質炎所致呼吸肌麻痹而接受治療的首批31例患者在3天內死亡27例,麻醉科醫生Ibsen被請去會診,他建議放棄負壓通氣,而行氣管切開,採用麻醉用的壓縮氣囊間隙正壓通氣。事實證明這種做法非常成功,以至於當時許多醫學生和技術員被動到醫院操作氣囊以完成手動正壓通氣。哥本哈根成功的經驗對正壓通氣的發展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之後,正壓通氣方式不斷增多、完善,而負壓通氣幾乎被淘汰。
近年來負壓通氣重新得到重視,特別是在神經肌肉疾患的長期夜間和家庭機械通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適應症及禁忌症
機械通氣適用於腦部外傷、感染、腦血管意外及中毒等所致中樞性呼吸衰竭;支氣管、肺部疾患所致周圍性呼吸衰竭;呼吸肌無力或麻痹狀態;胸部外傷或肺部、心臟手術;心肺復甦等。
機械通氣是治療呼吸衰竭和危重患者呼吸支持最為有效手段。為搶救患者生命,以下一些所謂禁忌證是相對的。
1、張力性氣胸或縱隔氣腫(未引流前)。
2、肺大泡和肺囊腫。
3、活動性大咯血(已有呼吸衰竭或窒息表現者除外)。
4、低血壓(未經治療前)。
5、食管-氣管瘺等。
機械通氣裝置
1、定容型(容量轉換型):能提供預定的潮氣量,通氣量穩定,受氣道阻力及肺順應性影響小,通氣量穩定,適用於氣道阻力大、經常變動或無自主呼吸的危重患者。
2、定壓型(壓力轉轉型):輸送氣體到肺內,當壓力達到預定數值後,氣流即終止。其潮氣量受氣道阻力及肺順應性影響較大,但結構簡單、同步性能好,適用於有一定自主呼吸、病情較輕的患者。
3、定時型(時間轉換型):能按預定吸氣時間送氣入肺。通氣量一般較穩定,具有定容和定壓兩型的一些特點。
4、高頻通氣:能提供大於正常呼吸頻率2倍以上而潮氣量小於解剖無效腔的機械通氣方式。用於不適於建立人工氣道的外科手術及呼吸窘迫綜合徵等的治療。
5、簡易球囊式呼吸:結構簡單,攜帶方便,價格低廉。由於全系手工操作,其工作參數不易掌握。常用於急診、野戰條件下的急救。
根據患者的病情需要,可選擇控制通氣、輔助通氣、呼氣末正壓通氣、間歇強制指令通氣及壓力支持通氣等。
參考文獻
- ↑ 日文是怎麼來的,日本人是如何把漢文,改換成他們自己文字的,搜狐,2021-03-15
- ↑ 與漢文同宗同源的西夏文,國人看它如天書,俄羅斯人卻如數家珍,搜狐,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