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家学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杂家学派 |
中文名称: 杂家学派 特点: 兼儒墨,合名法 著作: 《尸子》、秦代《吕氏春秋》等 |
杂家学派,中国战国末至汉初的哲学学派。以博采各家之说见长。以"兼儒墨,合名法"为特点,"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九流"之一。杂家的出现是统一的封建国家建立过程中思想文化融合的结果。杂家著作以战国《尸子》、秦代《吕氏春秋》、西汉《淮南子》为代表,分别为战国时期商鞅门客尸佼秦相吕不韦和汉淮南王刘安招集门客所集,对诸子百家兼收并蓄,但略嫌庞杂。又因杂家著作皆以道家思想为主兼采贯通百家而为王治服务,故又称新道家学派。"杂家"并不是一门有意识、有传承的学派,所以他也并不自命为"杂家"的流派。纪昀在《杂家类叙》中则认为「杂之广义,无所不包」。胡适先生在其《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中指出:"杂家是道家的前身,道家是杂家的新名。汉以前的道家可叫做杂家,秦以后的杂家应叫做道家。研究先秦汉之间的思想史的人,不可不认清这一件重要事实。"杂家的代表人物,一是淮南王刘安(《淮南子》),另一是编撰《吕氏春秋》的吕不韦。杂家在历史上并未如何显赫,虽然号称"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实际上流传下来的思想不多。"杂家"这称号,在历史上一般指全才。[1]
介绍
战国末期,经过激烈的社会变革,封建制国家纷纷出现,新兴地主阶级便要求在政治上、思想上的统一。在这种呼声下,学术思想上出现了把各派思想想融合为一的杂家,杂家的产生,大体上反映了战国末学术文化融合的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胡适先生在其《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中认为:"杂家是道家的前身,道家是杂家的新名。汉以前的道家可叫做杂家,秦以后的杂家应叫做道家。研究先秦汉之间的思想史的人,不可不认清这一件重要事实。"
胡适这一说法并非无稽之谈,而是有着根据的。他在论证中提到:司马谈认为 "道家者流……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史记·太史公自序》)一百多年后,《汉书》这样下杂家的界说--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及荡者为之,则漫羡而无所归心(《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汉书》分类时,把古代思想式里的老子、庄子、天骈、列子等等列为"道家",把道家的范围缩小了,故《吕氏春秋》和《淮南王书》都收不进去。
杂家著作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载:杂家著作有《盘盂》二十六篇,《大禹》三十七篇,《五子胥》八篇,《子晚子》三十五篇,《由余》三篇,《尉缭》二十九篇,《尸子》二十篇,《吕氏春秋》二十六篇,《淮南内》二十一篇,《淮南外》三十三篇等等。其中以《吕氏春秋》、《淮南王》(但也有人认为《淮南王》一书以道家为主,兼才众家。应属道家著作才是,《淮南王》在古代也曾被划入道藏)为代表著作。杂家著作只留下《吕氏春秋》、《淮南王》、《尸子》(原书已佚,今仅有后人辑本)三书。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文集,上应天时,中察人情,下观地利,以道家思想为基调,坚持无为而治的行为准则,用儒家伦理定位价值尺度,吸收墨家的公正观念、名家的思辨逻辑、法家的治国技巧,加上兵家的权谋变化和农家的地利追求,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治理学说。
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汉族哲学著作,道家作品。
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糅合了阴阳、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其中最为著名的篇章有《共工怒触不周山》、《塞翁失马》等。「鸿」是广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汉高诱注《叙目》)。作者认为此书如道一样包括了广大而光明的通理。
尸子
尸子二十二篇,早佚。清代所行辑本共四种:震泽任兆麟本,元和惠栋本,阳湖孙星衍本,萧山汪继培本。汪本晚出,能参校三本。本书据汪本点校,附录诸家评论,并近人陶鸿庆《读诸子札记》卷十七《尸子》校语九条。
主要思想为发展的宇宙观。在先秦老子、墨子后学、惠施思想中,都有宇宙观内容,论述也十分精辟。如老子提出"道"与"域" ,《墨经》有"久"、"宇",惠施有"大-"、"小一",使中国哲学思想,得到了不断的充实和发展。但只有尸佼赋予"宇宙"以精切而简明的界说。他说: "天地四方曰宇,往来古今曰宙,"说明整个空间就是宇,整个时间就是宙,宇宙就是具有时空属性的运动着的客观世界。
先秦杂家学派
黄老道家是战国中后期的显学。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中曾说各家皆是"务为治者",都致力于服务君王如何达到太平治世的学派,服务"王治"治世,为它们学派存在的基本原则,而各家哲学中以道家最为完美,对各家治国王治之道无所不包没有不贯通的。江瑔有一个说法是很有启发的,他说:"其得道家之正传,而所得于道家亦较诸家唯独多者,则惟杂家。盖杂家者道家之宗子,而诸家皆道家之旁支也。惟其学虽本于道家,而亦旁通博综,更兼采儒墨名法之说:故世名之曰杂家。此不过采诸家之说以浚其流,以见王道之无不贯;而其归宿固仍在道家也。"(《读子卮言·论道家为百家所从出章》)这里指出了所谓"杂家"和"道家"的密切关系。 蒙文通说 : "司马谈说的道家 , 显然是杂家 , 这就是黄老。 " 吴光说 : "战国末期 ⋯⋯ 各派思想家都试图以某家思想为基础 , 杂糅别家思想而建立新的理论体系 ⋯⋯ 于是所谓 '兼儒墨 , 合名法' 的 '杂家' 出现了 , 总结性的思想史专著也出现了。有的即使不属 '杂家' , 其著作中也明显地吸取了别家的思想资料。 ","被后人视为'杂家' 的 《吕氏春秋》 , 被称为 '若散乱无家' 的 《鹖冠子》 、 被埋没二千多年的 《黄老帛书》 , 也就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产生了。从古代思想史发展的自身逻辑来说 , 黄老之学也是战国末期百家合流趋势的产物。 "台湾学者陈丽桂亦说 : "黄老思想是以道法思想为主 , 而撷采各家的君术。战国时期的法家 , 如申不害、 慎到、 韩非诸人 , 都深带黄老气质。司马谈 《论六家要旨》 与班固 《汉书 · 艺文志》 或称之为 '道家' , 或称之为 '杂家' 。 "老子的思想不是庄子的出世无为,有治大国的方法;也有专门论述治小国的方法。说老子消极是明显受了老庄并称的误导。
老子的积极思想体现在他的大一统思想等等思想中,道家大一统思想博大精深是天下一统的历史大势在意识形态领域成熟的鲜明标志。道家的大一统思想集中地也是最初、最原本、最精要地反映在《老子》中。由于《老子》以至道家的大一统思想建立在具有比较完整的哲学体系之上因而强有力地渗入意识领域成为当时以至以后中华民族世界观、社会观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大而深远的作用。
所谓老子的大一统思想 ,指老子以其道论哲学为指导 ,从"自然"之"道"(天道 )推及人和社会之"道"(人道 )的认识体系。"道"是核心 ,一切皆统一于"道",并在"道"的规范下演变发展。老子的道论在思维方式上 ,主张整体性、和谐性和统一性 ;在社会政治思想上 ,着眼于中国自然主义的政治和伦理 ,探求解决社会矛盾和对立的根本原则 ,希望通过返朴归真的规劝和改良使充满矛盾与对立的"天下"复归到"道治"的境地。
当庄子还在宋国的隐居处发表避世、游世、出世的高论时,东方的齐国、楚国,道家正发生着划时代的变革;老子哲学中积极入世的思想基因,已吸收诸子百家的营养,已成长发育成极具"攻击力"的黄老学派,将在未来的中国历史舞台上领数千年风骚。道家到庄子成为道家发展的另一个高峰之间,于庄子同时或早的道家发展形成了一个新的流派,即是稷下黄老之学。从现有的文献看,道家的传播大体可分为南北两大方面。北方方面又分为以三晋之地的文子一支和齐国的黄老学派一支,其共同特点是以"道"为根本重建人文世界,具有明显的"入世"倾向。南方一系则为庄子代表,发展《老子》去"欲"之说,进而将"长生久视"的取向扭转为精神的自由亦即"逍遥",表现出明显的"出世"倾向。而黄老成为在先秦道家中形成的不同于庄子学派的另一类的道家流派,故常被称为新道家。黄老学派继承发扬老子积极无为、身国同治、大一统等思想并运用到人文世界中,以道家为基调于百家王治之道无所不贯,对诸子百家兼收并蓄,但略嫌庞杂,故又被称为杂家。纵观《吕氏春秋》 、 《淮南子》全书 与《黄老帛书》 的黄老道家思想显然是一脉相承的,是继《黄帝四经》、《管子》之后黄老道家思想的又一大发展,它们促使黄老学派的思想进一步走向成熟。
参考来源
- ↑ 杂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中国历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