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凯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凯军
李凯军.jpg
国籍 中國
职业 钳工高级技师
知名于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李凯军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铸造公司模具钳工高级技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技工学校毕业生。刻苦钻研模具制造专业知识,练就高超的钳工技术,加工制造了数百种优质模具,尤其是出色完成了重型车变速箱壳体等高难度压铸模具的制造,在我国高、精、尖复杂模具加工方面独具特色。

经营发展

“技艺高信誉就高,绝活多市场就大。”这是李凯军的切身体会。 奥迪A4是一汽—大众公司的主打产品其中的发动机点火线圈支架由东方压铸有限公司承制。造汽车,模具先行。为订做点火线圈支架的压铸模具,这个在国内压铸行业被称为“小巨人”的企业,到南方沿海城市转了一大圈,找了许多模具厂家,都没人敢接这个棘手的活。经多方打听,他们得到一汽有个李凯军,压铸模具活干得很漂亮。于是,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到了一汽的压铸模具厂。制造过程中,对方不放心,一遍遍地前来查看,生怕李凯军完不成这个任务。结果,李凯军凭着精湛的技艺,圆满完成了点火线圈支架压铸模具的制造任务,给了对方一个惊喜。对方前来察看的人当场连声说:“这套模具我们另加1万元。以后我们的活,还让这个小伙子干。”果然,此后东方压铸有限公司陆续为一汽铸造模具厂拿来价值300万元的活。 许多厂家知道一汽铸造模具厂有个高手李凯军,纷纷来到这个订做压铸模具。就连一项对模具质量要求很高的中美联合压铸厂,也把价值100多万元的压铸模具制造任务交给李凯军所在的铸造模具厂。 回想当年 1989年7月李凯军毕业于中国一汽技工学校维修钳工专业被分配到一汽集团公司所属的铸造有限公司铸造模具厂当了一名模具制造钳工。 从学校走进工厂,李凯军把这重要的一步作为学习技能、苦练硬功的新起点。当时,李凯军只有一个念头:“学好本事,干好工作,做一名有出息的工人。”想法虽普通,但折射出来的却是他岗位成才的志向。 模具制造涉及车、钳、铣、刨、镗、电焊等技术。只有全面掌握了这些技术,工作起来才能融会贯通,得心应手。 面对这么多要学的东西,李凯军充分利用每一分钟的时间,一项一项地去攻关。有关的书籍、资料,他学了一遍又一遍。他对自己的要求是:理论上要弄通,操作上要练精。 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勤学苦练,李凯军的技术得到了全面提高。入厂仅7个月,他就独立完成了CA141发动机盖板模具的制造。这套模具技术要求高,尺寸误差小,就连一些干了几十年的老师傅都认为这是一项难干的活。当这件模具摆在质检员面前时,被定为一等品。 这些年来 李凯军干工作,并不满足于完成任务。结合模具制造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进行攻关,不断推动模具制造技术的出新,是他的一贯追求。 2000年8月,一汽试制75公斤/米变速箱时,把变速箱上盖模具的制造任务交给了铸造模具厂。加工这种变速箱的上盖模具,工艺要求很高,平面误差必须控制在0.1毫米以内。铸件孔位的误差不能超过0.05毫米;壁厚必须控制在3.5-3.7毫米之间。 除了工艺要求高之外,时间要求也很紧。像这样的大型模具,正常加工周期一般为6个月。但为了快速装车,早一天占领市场,一汽只给铸造模具厂两个月的加工时间。 为了确保工期,厂里把这项任务该给了李凯军。时间紧迫、工艺复杂、天气炎热。这些困难丝毫没有影响他技术攻关的斗志。在模具制造过程中,李凯军根据这套模具的特点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有人粗略地算了一下,他对这套模具进行了改进和革新至少有8项。 两个月的时间到了。当质检员为李凯军制造的模具颁发合格证时,他再也挺不住了,坐模具边睡着了。 这些年来,李凯军所取得的技术创新和改进项目超过百项。工友们说,汽车上凡是涉及模具的部件,几乎都留下了李凯军攻关的成果。 为了表彰李凯军为企业作出的突出贡献,2002年6月,一汽将他评为一级操作师,并像对待高级管理人员、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一样,为他配备了一辆捷达轿车。

语录

“只有在技术上精益求精,扎实工作,爱岗敬业、制造出优质产品,才能为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资料

1.靠技术打市场的模具大王李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