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李卫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卫红
  教育部原副部长、党组成员
出生 1955年3月
  河北省新乐县
逝世  
国籍 中国
母校 中央党校
职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李卫红,女,汉族,1955年3月生,河北新乐人,1973年3月入党,1970年8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中共党史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

曾任教育部副部长[1]、党组成员,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2]

个人经历

1970-1973年山西大同红旗水泥厂工人

1973-1976年山西大学政治系学习

1976-1984年山西大同二中教师、团委书记

1984-1986年山西大同团市委副书记、书记

1986-1989年中央党校中共党史专业研究生班学习

1989-1993年国家教委人事司机关人事处处长

1993-1999年国家教委、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

1999-2002年教育部人事司司长

2002-2005年教育部党组成员、人事司司长

2005-2015年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任免信息

2015年5月,国务院免去李卫红(女)的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职务。

相关信息

李卫红:学习两部文集提高理论水平

两部文集的出版,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传播史上的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大成果,必将对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教育系统作为重要的马克思主义阵地,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研究方面肩负着重要职责。要通过学习研究两部文集,进一步提高教育战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第一,以两部文集出版为契机,进一步推进教育系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两部文集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提供了重要文献。教育战线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两部文集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作为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精选学习篇目,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要把学习两部文集与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合起来,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与研究解决本地区、本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对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第二,以两部文集出版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两部文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部要把研究两部文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组织联合攻关,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历史贡献,完整把握经典著作的基本精神,准确理解经典作家的原意,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摒弃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要引导高校理论工作者自觉按照经典作家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破解当下中国特别是教育改革发展遇到的实际问题。

第三,以两部文集出版为契机,进一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教育大学生。两部文集为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提供了新鲜教材。教育部要指导高校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向大学生讲授两部文集的主要内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发挥大学生理论社团的作用,支持和鼓励大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发挥校园网的作用,积极开展网上理论学习活动;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引导大学生将理论学习与理论宣传、服务社会、创新创业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内化为坚定的政治信念、认知世界的思想方法、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李卫红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

第四,以两部文集出版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两部文集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有力支撑。要把两部文集的精华充分体现到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中,积极构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实践、体现中国优秀文化、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

第五,以两部文集出版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高校理论队伍建设。制定完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规划,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理论人才评价体系,通过创新机制、科学管理、构建平台、培训提高、实践锻炼等方式,着力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拔尖人才,造就上百名精通经典、能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大家;着力扶持造诣深厚的学术尖兵,造就上千名政治和业务素质强、能够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各专业向前发展的领军人物;着力培养潜质突出的青年才俊,造就上万名理论功底扎实、有志于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青年骨干。要引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读原著、学经典,坚定自觉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工作,努力营造有利于刻苦钻研、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的学术环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进展和新要求

尊敬的许嘉璐副委员长、各位老领导,各位同志,我接受北京市的邀请,我们准备了一个材料,大体把我们近几年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关情况做一个介绍。实际上这么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央专门颁发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2005年又召开了专门的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到会做了重要讲话。在以后的一系列有关重要讲话中,特别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都强调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以,我结合对这方面的学习和工作情况,给大家作一一介绍。

在全国教育系统广泛兴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热潮时期,中共北京市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成立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举办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论坛活动,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首先我代表教育部对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的成立及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回顾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各项事业的新进展,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经验,科学地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的部署。是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十余篇闪烁着真理光芒的马克思主义历史文献。十七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报告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究,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三进”工作

​马克思主义自上个世纪初传入中国以来,所面临的最重大课题就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成为指导中国革命的强大理论武器。艾思奇同志的一生,是捍卫、发展和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生。他始终自觉地把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国家民族命运、社会历史发展密切联系起来,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早在1938年,艾思奇同志就在《哲学的现状与任务》一文中写道:“现在需要来一个哲学研究的中国化、现实化的运动”。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涵与目标进行了系统的探讨,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化、民族化和通俗化。艾思奇同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方式阐发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而丰富的理论内涵,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到人民群众中去,为他们所掌握和接受,走出了一条让哲学走向人民群众的思想深处、走向普通大众的生活现实的道路。今天,我们纪念艾思奇同志,最为重要的就是学习、继承和弘扬他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持之以恒地以提高大学生思想理论素养为重点,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三进”工作,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认真抓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修订和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工作。及时吸收对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成果,始终保持教材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前沿性,使之成为反映中央最新精神、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精品,为青年学生提供精神食粮。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