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李家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家维(Chia-Wei Li,1953年9月17日台湾生物学家,澎湖县人,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现任教于国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系,为清华学院荣誉院长,并是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文教基金会董事长、东吴大学讲座教授、台湾中文版《科学人》杂志总编辑、辜严倬云植物保种中心执行长 [1][2]

经历

李家维出生于澎湖,父亲是公务员,初中时随父亲调职到南投中兴新村,进入台中一中就读[3],1975年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植物学系,之后进入台湾大学海洋研究所就读硕士,后在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斯克利普斯海洋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及博士后研究,学术专长领域为细胞生物学、生态学、生物矿化、显微镜术、生物演化[4]

1996年,他因汉宝德邀约担任馆长担任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10年后又再度担任馆长[5]。但在2005年时因基层技工说台中高农有大片土地,可和科博馆合作,隔年他又辞掉馆长一职,寻求民间资源推动发展植物收藏[3],2007年成立的辜严倬云植物保种中心,占地3.5公顷,有17间大型温室,专门保育热带、亚热带活体植物,数量高达3万2千多种,号称为植物的诺亚方舟[6]。 在2019年还与屏东县政府签定合作意向书,将合作为5种以上的屏东特有的濒危植物保种,并希望与其他县市合作[7]

此外,他也曾经历几遭鬼门关,在2014年初曾心肌梗塞,急救后救回[3],2017年在返回苗栗家的山路上,坠落山谷,受困32小时,奇迹获救[6]

现任教于国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系,且同时担任台湾中文版《科学人》杂志总编辑及辜严倬云植物保种中心执行长。[8]

辜严倬云植物保种中心

在辜严倬云植物保种中心担任执行长的李家维,担任方舟舵手已经长达12年,而他永远不会忘记2006年秋末的某个午后,是这艘方舟启程的时刻。李家维回忆,那天他和已故的台湾水泥董事长辜成允,在自己位于苗栗南庄的家中,天南地北、言不及义的聊著天。那时李家维心中已经有了建立保种中心的计画,也有跟几位企业界的朋友聊过,但当时并没有把辜成允视为募款对象,因此也没有开口向他提起。

直到谈话接近尾声,辜成允起身上前,拍拍他的肩膀,然后问他,“你这里最近有什么好玩的事情,跟我分享一下”,这句话仿佛是一把钥匙,开启了一扇原本尘封而不会被打开的门。

李家维开口向辜成允说明了保种中心的计画,原本笑脸盈盈,期待著他能说出一些新鲜事的辜成允,突然收起了笑容,低下头不说话,大概1、2分钟之后,辜成允才缓缓地抬头,严肃直视著李家维,“那是我过去在这个酒肉朋友身上从未看过的坚毅眼神,至今印象深刻”。

接著,辜成允用了两个“或许”打破了寂静;他开口说,“我母亲在屏东有一块地,‘或许’我母亲愿意做这件事,这样就能解决土地的问题;至于资金,‘或许’台泥企业可以赞助这项计画”。

原本李家维的构想是,多找几个企业家赞助,每个企业认养一种类型的植物,并在不同的地方发展,一点一点慢慢把这个计画建立起来。但是辜成允的回答,让这个构想有了180度的转变。一个星期之后,辜严倬云点头了,这两个酒肉朋友准备要卷起袖子干大事了。

保种中心的计画要开始启动了,但是李家维心中又开始感到不踏实了,因为他不知道这个酒肉朋友的口袋有多深,能够拿多少资金出来支持,最重要的是,他能够支持多久?

这些疑问陪伴著李家维一起踏进了台泥,因为即便辜成允点头,但是决策仍须经过董事会同意,他必须在这仅此一次的机会,说服董事会支持这项计画,而这些疑惑,就被放在了董事会的大门之外。

那场演讲,李家维从自己做这件事的初心,讲到台湾的环境,接著提到了台泥的企业社会责任,在短短的2个小时内,把他构思多年计画一股脑的全部抛出来,就像脱缰野马一般,欲罢不能的一直讲下去。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李家维牢牢地将这次机会握在手中,台泥董事会决定一口气支持这个看似疯狂的计画5年。那是2006年的年末,李家维首次向辜成允提出这项计画,不过是3个月前的事,在辜成允的支持之下,土地跟钱全部到位了。

踏出了董事会,原本被搁置的问题再度被拾起了。虽然台泥愿意出钱,但是要多少钱才能运转这项计画?李家维一点概念都没有。“我那时心想,如果一开始就要太多钱,结果被拒绝,这项计画恐怕就要胎死腹中了。于是我想了一个比较保守的方案,5年总共5000万”。没想到这个自作聪明的方案立刻被辜成允打枪,并不是认为金额太高,反而恰好相反。

辜成允虽然不是植物学家,但是做为经营者,他很明白,要支持李家维心目中的保种中心,这样的资金规模完全不够。于是他主动开口,1年2000万,5年总共1亿,而交换条件则是这个计画由台泥独家赞助。保种中心的第一个5年,就这样开始了。

2007年,保种中心开始运作之后,发展速度非常快,第1年搜集的植物就超过4000种,而且往后几年几乎都以1年4000种的速度成长,引起了很多的关注。到了第4年的年末,双方检讨过往成效并讨论接下来的计画内容时,辜成允直接加码,1年4000万,5年总计2亿元,并确立由台泥支持20年的长远计画。

一个5年跨过另一个5年,如今保种中心已经进入了第3个5年,一切都步上轨道,稳定的成长而且闻名世界,不再风雨飘摇了,完全超出了李家维当时的设想。但是看著这个孩子成长至今,李家维心中却有一丝遗憾,因为一起打拼,把这个事业建立起来的挚友,却无法看到这个孩子的未来了。[9]

保种中心的使命为保育全世界热带及亚热带植物,以永续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它以异地活体保存,学术研究为本,透过国际学术交流,参与世界热带植物保育计划,期能晋升为世界级的植物保种基地。中心里收藏各式原生物种,以留存植物的原始基因;对于某些渐无市场价值濒临淘汰的栽培品种,亦会考量其潜力而收藏,特别是其杂交亲本也面临生存危机的品种。

植物搜藏以温室栽培为主,共计温网室17栋,总计35,398平方公尺(约3.5公顷)。另有2栋恒温房,专供水生、食虫、秋海棠、苦苣苔和野牡丹科等植物的培养与驯化。各类收藏均附有标签条码,就像数位化的身分证,可随时查询植物名、产地及何时进入台湾等资料,方便研究。截至 为止,已成功培育 种来自世界各地的植物,其中兰花、凤梨、秋海棠及蕨类收藏更是世界之最。目标在2027年以前保存 40,000 种植物,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庇护所。

除了植物的保种,中心自2013年5月,开始雉科鸟类保种计画,至今已收藏32种,499只(2017/5/31)。2013年12月,受农委会林务局委托饲养走私查缉乌龟,因此启动了龟类保种计划,至今已收藏29种,693只(2017/5/31)。[10]

生物

1994年,他发现蜜蜂体内有“超顺磁铁”,可随地球磁场导引行动,论文登上国际期刊《Science》;1995年,接任科博馆馆长,当时他举办寒武纪特展,邀请中国科学院的古生物学专家陈君远来台,醉心其学问,一年后辞职,和陈君远约在云南见面,在云南、贵州敲化石[3]。1998年两人在贵州瓮安挖出5亿8000万年前的古生物化石,推翻物种起源于“寒武纪大爆发”(5亿4400万年前)的说法,论文二度登上《Science》,轰动学术界,《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争相大篇幅报导[11]

收藏

李家维在苗栗南庄买下面积大约1万2千平方公尺的山头,保留低海拔森林原始样貌,并盖了一间玻璃屋,满屋子都是他收藏,包括在云南时,因逛苗寨开始收藏绣片[3],另收藏了大约750尊,千奇百怪的落难神像,从大尊的佛祖、罗汉,到木刻的观音、妈祖,和三太子等等[6]

影片

《绽放真台湾:终极英雄》植物猎人-李家维专访@ 华山会客室
台湾教授买下10000㎡山谷,为人类留下宝贵的种子
热带雨林气候严峻植物猎人搏命护种T观点20180421 (3/4)
=四端红人会 植物探险家 李家维 20181013
=20190816 台湾记事簿第7集

人际关系

参考来源

  1. 李家维个人资料 国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系网站。
  2. Chia-Wei Li 李家维 李家维个人网站。
  3. 3.0 3.1 3.2 3.3 3.4 3.5 《非常人语》生命好好玩 李家维 壹周刊,2015年06月18日
  4. 李家维 第八届周日阅读科学大师普及系列讲座
  5. 刘益丞一座国家博物馆的使命 李家维馆长就任致词 科博馆。
  6. 6.0 6.1 6.2 生死一线坠谷生还 生态方舟 科学家的山林梦 华视新闻杂志,2019/02/02。
  7. 罗欣贞,向韩国瑜喊话 李家维教授:植物保种很重要 自由时报,2019-01-18。
  8. 【一镜到底】赖活到极致 李家维 镜周刊,2018-05-18
  9.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1907270041.aspx 【中央通讯社】辜成允两个或许 启动李家维热带植物方舟,2019-07-27
  10. [http://www.kbcc.org.tw//tw/about_kbcc.html 辜严倬云植物保种中心 宗旨,
  11. 11.0 11.1 黄文钜,博学多闻的性情中人 他当执行长不支薪 镜周刊,2018.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