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李崠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崠山,又称“李栋山”,可能因为登山口民宿取名“李栋山庄”的缘故。 泰雅族人则称这座山为“TAPUNG”,意指积雪的山顶。 李崠山位于马美部落,登山口有一栋“李栋山庄”民宿。山庄的入口挂满了登山条, 欢迎山友的到访。进山庄之前,依门口告示,投20元清洁费入木箱。 从山庄后方先走一小段水泥路,随即进入森林里,泥径盘绕上行。

绕行林间约10馀分钟,山径突穿出树林,与一条土石产业道路交会。土石路也是通往李崠山,但较迂回。 李崠山的山顶是一等卫星控制点,气象局设有雨量侦测系统,有后勤补给的需求,应是为了运送物资或器具上山而开辟这条道路。 或许在百年以前,也曾用来运送大炮及弹药至山上的堡垒。 山径横越土石路,续钻入森林,此后山径与土石路交会数次,山径取直而上,路程短,但却一路陡上。

李崠山,海拔1914公尺,拥有一等三角点,因视野辽阔,日据时期台湾总督府在此地建立“李崠隘勇监督所”, 修筑堡垒,配备兵力,设置大炮,以监控附近的三光、秀峦、 玉峰等泰雅族部落。泰雅族人曾在此地与日本军警发生过激烈的战役。 1906年(明治39 年),佐久间左马太出任第5任台湾总督之后,采行强硬政策, 欲以武力迫使台湾原住民完全归顺,1907年起实施“五年理蕃计画”,对不愿归顺的原住民部落发动军事征讨, 其中以泰雅族人的反抗最激烈,因此双方的战役也最为惨烈。 1911年(明治44年),新竹厅厅长亲率二千名兵力与泰雅族人在李崠山数度激战,双方死伤惨重, 最后日军攻占山顶,构筑炮台,附近部落曝露在日军炮火射程范围,不堪炮火轰击,只好向日军归降。 次年,当地泰雅族人又起而反抗,破坏隘勇线,袭杀日本军警,于是总督府再发动大军征讨, 并于李崠山构筑更坚固的炮台堡垒。1913年(大正2年),日军在李崠山顶设立讨伐队司令部, 并由新竹、宜兰、桃园三个方同步进军,此役泰雅族人伤亡惨重,最后各部落只好缴械投降。

李崠山古堡

现存的李崠山古堡,即是1912年所建构的“李崠隘勇监督所”。历经百年岁月,原有堡内的建物及设施都已消失, 只剩四周的围墙伫立于荒烟漫草中。古堡大门左右有高柱及横柱,上有大正时代巴洛克式的雕饰。虽是军事堡垒, 仍可看见那个年代追求的建筑美感。大门门楣有佐久间左马太所题字的“慎守其一”石匾。如今石匾已经消失。 古堡的格局大致完整。四边形的城堡,长边约28公尺,短边约22公尺,大门设于西北侧,门外设一墙堵, 以防炮火攻击大门。堡垒四壁及棱堡共有31个射口(铳眼),做为防御之用。 堡垒墙壁厚达60公分,上层采砌砖, 下层以铁丝混凝土构成,中间夹以土壁。这是由于当时钢筋不易运送至山顶,所以改采铁丝捆扎,再灌混凝土, 以强化墙壁的结构。上层的砌砖,因时间久远,雨打风吹,红砖或已剥落,或风化成易碎的砖粉,有崩毁之虞。 “李崠隘勇监督所”在日据时代被列为“理蕃”纪念物。 当时除了李崠山,这附近的山头制高点,也都设置了隘勇堡垒,以相互力支援,构成一道坚强的军事防线。 如今大都已消失或剩残迹而已。 据说古堡附近仍存有当年日本军警的坟墓,可见当时战争的惨烈,而由于此地僻远,可能无法将战殁者遗体长途运送下山, 而埋骨于李崠山。可惜,堡垒周遭已成一片茂密的树林及草丛,无法得知墓地位置。

李崠山古堡于2003年(民国92年)被新竹县政府列为县定古迹,并以泰雅族语“TAPUNG古堡”登录古迹名称。TAPUNG古堡, 海拔1914公尺,是北台湾海拔最高的历史古迹,可能也是全台海拔最高的历史古迹。 李崠山上的TAPUNG古堡见证了日本殖民台湾、以武力征讨台湾原住民的历史,当加妥善保存及珍惜。[1]

视频

"'八五山古道'"-'"李崠山+大混山'"步道.............(新竹县尖石乡)

李崠山/小百岳-霍尔的移动城堡(李崠山庄) #李崠山 #小百岳

【MIT台湾志 #255】犹记李崠山风云 新春伊始

104.5.03 追思凭吊史迹斑斑的八五山古道:造访李崠山&大混山

遗世城堡李栋山庄 退役老兵独守半世纪

钟爱山林--131李崠山20191021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

  1. [1] 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