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黄梅戏演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李文,汉族,安徽省黄梅戏演员,出生于1969年,祖籍安徽合肥。
从艺经历
被七仙女引领着,李文走进黄梅戏的世界;
8年的跑龙套生活,让她汲取养分,厚积薄发,出演《天仙配》中的七仙女,一炮打响;不满足现状,考入中国戏曲学院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成为学历最高的黄梅戏演员,整整23年,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演出团一级演员李文在舞台上大放光彩,被业界内外公认为是继严凤英、陈小芳之后的第三代七仙女。
李文很小的时候,被妈妈带到剧院看黄梅戏《天仙配》。大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个小姑娘根本闲不住,在台下手舞足蹈,并跟着音乐“咿咿呀呀”地唱起来。小李文深深地被善良多情的七仙女迷住了。
1985年,李文带着对七仙女的憧憬,考入安徽省艺术学校。经过3年的系统学习,她被分配至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李文戏称是七仙女将她引入了黄梅戏艺术的大门。
恰逢黄梅戏剧院“五朵金花”绽放,作为小字辈的李文只能跑龙套,演演一些小角色。但李文没有怨言,细心揣摩马兰、吴亚玲、吴琼等“五朵金花”的表演,认真模仿练习,唱念做舞的基本功越来越扎实。虽然上台的机会不多,但她长进很快。一次偶然配唱的经历使她“一唱惊人”,很快便脱颖而出。1994年剧院复排《天仙配》,她被选中出演心仪已久的七仙女。
第一次在舞台上演七仙女,李文兴奋得好几天睡不着觉,可她冷静下来,却发现严凤英前辈塑造的七仙女形象已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要想突破难上加难。李文结合自身条件,继承了严凤英演唱艺术的精华,凸显甜润淳朴的韵味,又借鉴流行音乐的表现方法,运用气声,适当加快节奏,使演唱更为悠扬清丽,饱含激情。她最终栩栩如生地演绎出“李文版”七仙女--一位从天上叛逆到人间,一心追求人间幸福的仙女形象。复排的《天仙配》在国内外演出上百场,轰动一时,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赞誉。
学无止境,艺无止境。作为年轻演员,李文学习非常刻苦,她曾拜我国著名声乐教授金铁霖为师,尝试着将科学的民族发声和演唱方法注入到黄梅戏的演唱中。金铁霖不收分文,倾力指导,并鼓励她说:“你只要将我教给你的科学演唱方法运用到黄梅戏的表演艺术中,就是我最大的骄傲。”李文感动于金教授的激励,通过刻苦训练,使嗓音更加甜美圆润,增加了演唱的爆发力和感染力。
2002年,李文在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学习时,抓住一切机会向老师学,向其他剧种同行学。随着文化和理论素养进一步提升,李文陷入深深的思考,她发现严凤英的演唱以其超凡脱俗的魅力,已成为黄梅戏演唱艺术的一座丰碑,很多人竞相效仿,但严凤英的唱法也有不足,缺乏爆发力,尤其是高音区不堪负担。于是,李文在其题为《黄梅戏演唱的美学原则》的研究生班毕业论文里,对黄梅戏的唱法作了独到的分析与研究,总结出黄梅戏具有的通俗、自由、风格、美感四种原则。认为黄梅戏要发展应重视唱法,改进唱法,将科学的民族声乐训练当成黄梅戏声腔艺术发展的重要课程,让新时期黄梅戏唱腔在保持通俗性特征的前提下与时俱进。
李文深感3年的学习让她终生受益,许多以前懵懂的东西在学习过程中豁然开朗了。她说:“进入黄梅戏剧院时年龄小,不能真正体会什么是艺术,在舞台上演出更多是基于对职业的热爱,也是基于对生活的一种本能感应,但是现在我对戏剧的价值和演员的使命有了明晰的认识。” 剧院排演大型黄梅戏历史剧《长恨歌》时,李文饰演杨玉环。她尝试着将学到的理论运用于舞台实践,她在理解这一具有西方音乐剧味道的剧本时,并未按照传统的戏曲表演方式来演,而是立足杨贵妃戏曲身段的神韵,大胆借用“舞蹈语言”,活用戏曲程式。在“马嵬坡”一场中,她满怀浓浓爱意,运用民族声乐演唱技巧,融合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地唱出了杨玉环心中的感受。观众每每看到这段都颇受感动。
艰苦努力终有收获。李文主演了《啼笑因缘》、《木瓜上市》、《回民湾》、《长恨歌》、《霸王别姬》、《女驸马》、《双玉蝉》、《戏牡丹》、《喜荣归》、《扫花堂》等剧目,先后获得梅花奖、文华表演奖、中国戏曲电视剧展播优秀演员奖等多个奖项。她还为《天仙配》、《团圆之后》、《柯老二入党》、《彩云坪》、《桃花扇》、《玉堂春》、《孟丽君》等30余部电视剧演唱主题歌,被誉为黄梅戏电视剧主题歌专业户。
获奖多了,荣誉得了,和许多黄梅戏演员相比,李文很幸运,但她似乎还不满足,她说:“在我心中有一个真实的想法,那就是能为自己钟爱的黄梅戏事业多做点什么,留下点什么。”
艺术年表
1986年:
李文高中毕业后被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和安徽省歌舞团同时录取。因为痴迷七仙女,热爱黄梅戏,李文选择加盟省黄梅戏剧团,从此开始了“八年抗战”的龙套生涯。
同年李文考入安徽艺术学校黄梅戏专业培训学习。
1988年:
李文首次触电,同时出演黄梅戏电视剧《劈棺惊梦》中的扇坟女和花神两角,并为剧中人丑姑配唱。
1988年开始,先后为《天仙配》、《团圆之后》、《柯老二入党》、《挑花女》、《彩云坪》、《桃花扇》、《玉堂春》、《孟丽君》、《甜妹》、《半把剪刀》等30余部电视剧演唱主题歌,被誉为黄梅戏电视剧主题歌专业户。安徽黄梅戏电视戏曲片连续十年获金鹰奖,其中就有李文一份功劳。观众虽然不熟悉她的舞台形象,但是她甜美清亮韵味醇厚的演唱,随着大量的黄梅戏电视剧和录音带早已飞入万户千家,吸引着众多的听众。
1992年:
因一次偶然配唱的经历,李文“一唱惊人”,很快脱颖而出,被推荐参加在杭州举行的第十届金鹰奖颁奖晚会,以一曲《桃花扇》赢得了阵阵喝彩。自此,李文从幕后走向台前,陆续亮相中央台、安徽台、北京台、南京台、四川台……,通过参加各地电视台的晚会演出,把悦耳的黄梅戏播向全国。
1993年:
李文以一曲《黄梅谣》荣获首届戏曲MTV大赛银奖;在第二届中国戏歌大赛中又以一曲《淮河柳》获得银奖。 李文首次主演黄梅戏电视剧《拉郎配》,该剧一举获得全国电视剧优秀剧目奖,第l4届大众电视“飞天”奖。 李文凭此剧获得全国电视剧展播“优秀演员”的荣誉,从此开始了其每主演一部新戏必获大奖的辉煌艺术人生。 年底,剧院复排大型舞台剧《天仙配》参加新加坡“狮城梅花艺术节”,由李文担任女主角。
1994年:
1994年之后至今,李文又携该剧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所到之处,受到中外观众的广泛赞誉。《天仙配》每年少则几十场、多达上百场的演出,不仅提高了李文的表演技能,也锻炼了李文的意志。在实践中,李文渐渐懂得了如何将饱满的激情和艺术技巧张驰有度的表现出来,如何用亲切、甜润、感人的声音和近乎本色的纯扑表演塑造角色,因此李文被圈内外公认为继严凤英、陈小芳之后的第三代七仙女。
1995年:
李文主演电视剧《风流谢家村》,开始减少主题歌的演唱,并酝酿舞台剧《啼笑因缘》。
1996年:
李文主演电视剧《红军浪漫曲》,投排大型舞台剧《啼笑姻缘》,其韵味十足,发音准确,清丽、抒情的黄梅戏演唱风格极具感染力,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
1997年:
李文凭《啼笑姻缘》在安徽省第五届艺术节上大获全胜,荣获表演金奖。之后李文在安徽省第6届、第7届艺术节汇演中,又连续二次蝉联演员“表演一等奖”。《啼笑姻缘》并于1999年作为建国50周年献礼剧目进京汇报演出。
1998年:
李文主演电视剧《官场大先生》。
同年,在首届黄梅戏“严凤英杯”电视大奖赛中获得第一名。
1999年:
李文排演农村题材戏《木瓜上市》,在舞台剧目生产求大求全求洋的状况下,《木瓜上市》回归了戏剧的本体形态,舞台干净利落,道具简单,非常适合下乡演出。
2000年:
李文主演根据同名舞台剧改编的黄梅戏电视剧《木瓜上市》。该剧先后荣获大众电视“金鹰奖”、“飞天奖”和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2001年: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领衔主演六集黄梅戏电视剧《朝霞满天》。
排演舞台剧《回民湾》,从初排到正式演出,前后不到半年的时间。《回民湾》中的马翠花,在年龄上对李文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她需将从18岁到80多岁的年龄跨度传神地表现出来。李文有着扎实的功底和不薄的积累,尽管排练时间很短,她还是以自身的素质很快适应并把握了角色年龄的特点,通过充分调动声音、身段、动作和内在的表演,准确地塑造了一个经历几十年风雨沧桑的回族妇女形象,最终演活了老中青不同时期的马翠花。在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艺术节汇演中,李文凭此剧斩获“演出金奖”和“优秀演员奖”。[1]
李文参加长江流域民族、民间歌手电视大奖赛,以一首《仙女的传说》荣获“金凤凰奖”。
2002年:
在全国124名演员参加的文化部举办的地方剧种戏曲演员大赛中,李文因主演舞台剧《戏牡丹》脱颖而出,获得表演金奖。
李文考入中国戏曲学院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
李文参加文化部春节联欢晚会的录制演出。
2003年:
李文领衔主演黄梅戏音乐剧《长恨歌》,一举摘得第21届中国戏曲“梅花奖”。
2004年:
李文携《长恨歌》参加第七届中国艺术节,荣获“文华表演奖”。
2005年:
李文拿到了第三届中国优秀青年演员硕士学位,成为黄梅戏演员中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
李文参演黄梅戏《霸王别姬》,她以现代意识重新诠释出的吕雉是一个具有复杂性格的大女人,与以往人们见过的角色完全不同,吕后的几面性被她表现的淋漓尽致,受到了一致的好评。
2006年:
李文携《天仙配》赴北美演出,被当地授予洛杉矶“荣膺市民”称号。
2007年:
网上开博《黄梅飘香》。
2008年:
李文当选为安徽省慈善协会理事,长年下基层巡演并多次参加江淮情慰问演出活动。
2009年:
进京参加国庆献礼演出,携《天仙配》先后在国家大剧院、梅兰芳大剧院、长安大剧院演出,并率团参加西部巡回演出。
2010年:
携《天仙配》首登三晋舞台,主演大型黄梅戏交响清唱音乐会《天上人间》,参加世博义演,排练首部3D黄梅戏舞台剧《牛郎织女》,既圆了几代黄梅人的梦想,更成为黄梅舞台织女第一人,真正在黄梅戏舞台诠释黄梅戏经典老三篇电影的唯一人。
2011年:
排演黄梅戏大型革命历史剧,向建党90周年致敬。
所获奖项
2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1998年首届黄梅戏“严凤英奖”大赛金奖;
首届中国戏曲MTV大奖赛银奖;
2001年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优秀演员奖;
2002年全国戏曲折子戏比赛金奖。
代表作品
《天仙配》、《女驸马》、《戏牡丹》、《啼笑因缘》、《木瓜上市》、《回民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