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氏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氏禾又名秕壳草,禾本科杂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发达匍匐茎和细瘦根状茎,叶鞘短于节间,多平滑,叶片披针形,质硬有时卷折,圆锥花序开展。

李氏禾多年生。具发达匍匐茎和细瘦根茎。秆倾卧地面,节处生根,直立部分高40-50厘米,节部膨大密被倒生微毛。叶鞘短于节间,多平滑;叶舌长1-2毫米,基部两侧下延与叶鞘边缘相愈合成鞘边;叶片披针形,长5-12厘米,宽3-6毫米,粗糙,质硬有时卷折。圆锥花序开展,长5-10厘米,分枝较细,直升,无小枝,长4-5厘米,具角棱。小穗长3.5-4毫米,宽约1.5毫米,柄长约0.5毫米;颖无。外稃5脉,脊与边缘具刺状纤毛,两侧具微刺毛;内稃与外稃等长,较窄,3脉;脊生刺状纤毛;雄蕊6枚,花药长2-2.5毫米。颖果长约2.5毫米。

李氏禾产江苏、台湾、福建、江西湖南广东、香港、海南、广西、贵州、四川及云南,生于河沟、田岸、水边。分布于全球热带地区。

李氏禾形态特征

李氏禾多年生,具发达匍匐茎和细瘦根状茎。秆倾卧地面并于节处生根,直立部分高40-50厘米,节部膨大且密被倒生微毛。叶鞘短于节间,多平滑;叶舌长1-2毫米,基部两侧下延与叶鞘边缘相愈合成鞘边;叶片披针形,长5-12厘米,宽3-6毫米,粗糙,质硬有时卷折。圆锥花序开展,长5-10厘米,分枝较细,直升,不具小枝,长4-5厘米,具角棱;小穗长3.5-4毫米,宽约1.5毫米,具长约0.5毫米的短柄;颖不存在;外稃5脉,脊与边缘具刺状纤毛,两侧具微刺毛;内稃与外稃等长,较窄,具3脉;脊生刺状纤毛;雄蕊6枚,花药长2-2.5毫米。颖果长约2.5毫米。花果期6-8月,热带地区秋冬季也开花。染色体2n=24

具地下横支根茎和匍匐茎,株高90~120cm,秆基部倾斜或伏地,叶片披针形,花序圆锥状,分枝细、粗糙,并可再分小枝,下部1/3~1/2无小穗;小穗含1花,矩圆形,长6~8mm,具0.5~2.0mm小柄;颖缺,外稃脊上和两侧刺毛,内稃具3脉。[1]

李氏禾地理分布

李氏禾产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福建、黑龙江。生于河沟田岸水边湿地。分布于全球热带地区。

李氏禾生境与习性

生于湖泊沼泽沟渠池塘 等水中,河边、田边积水湿地也有生长。具有趋 水性,生于水边者通常都向水中伸展,中下部斜 卧,覆盖于水面,上部挺起,开花结实。

李氏禾栽培与繁殖

可栽于水榭旁、人工湖及其他 水景区。可用根状茎及带不定根的匍匐茎繁殖, 成活率高,生长快。

中国乃至世界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植物修复技术是目前重金属污染治理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该技术主要是利用超富集植物把土壤中的污染物转移到植物地上部,然后收获植物以达到减少土壤污染物的目的。李氏禾是中国境内首次发现的铬(Cr)超富集植物,同时对铜(Cu)和镍(Ni)也有极强的富集能力,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水体上表现出巨大潜力。但是,该植物在实际运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构件数复杂,不易区分单株幼苗;结实率不高,种子萌发率低;一年只能结实一次,不能满足大规模的工程修复等。因此建立一套李氏禾快速繁殖技术,成为推广和利用李氏禾进行污染修复的关键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快速繁殖李氏禾,提出一种李氏禾扦插繁殖的方法。具体步骤为 (I)将李氏禾在温室内用改良hoagland培养液培养2 3个星期。

选用园土、河沙、泥炭、泥炭+河沙+珍珠岩+蛭石或自来水+营养液作为扦插基质,环境温度为20°C 33°C ;所述泥炭+河沙+珍珠岩+蛭石中泥炭河沙珍珠岩蛭石的质量比=40:20:1:1,所述自来水+营养液中自来水营养液的质量比=100:1,所述营养液为市售水栽植物专用营养液一绿叶王

剪切步骤

培养过的李氏禾尚未老化的茎作为插穗,每个插穗留I 2个节,节端留2-3cm,切口斜切;将1/2李氏禾插穗浸于自来水中5秒,扦插在步骤]基质中,并保持基质湿润。本发明的优点是1、利用李氏禾尚未老化的茎扦插,每个插穗留I 2个节即可长成完整植株,成活率高(94% 100%),生长迅速(O. 52 O. 82cm/天);

扦插基质是园土、河沙、自来水、泥炭、珍珠岩或蛭石,容易获得且无需特殊处理;插穗扦插前无需消毒,方法简单快捷,操作容易,成本低廉。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

(O从野外采集生长健壮的李氏禾在温室内用改良hoagland培养液培养2个星期.

分别选用园土、河沙、泥炭、泥炭+河沙+珍珠岩+蛭石(质量比=40:20:1:1)和自来水+营养液(质量比=100:1)作为扦插基质;所述营养液为水栽植物专用营养液一绿叶王,购自广州绿之缘园艺植料场。

剪切步骤

培养过的李氏禾尚未老化的茎作为插穗,每个插穗留2个节,节端留2cm,切口斜切;将1/2李氏禾插穗浸于自来水中5秒,分别扦插在培养杯里湿润的步骤基质中,并保持基质湿润。每种基质扦插16棵插穗;每天浇水I次,保持扦插基质湿润;用温湿度表测定环境温度;植物扦插15天后收获植物,测定各项指标株高、根长(最长根长)、根数、根鲜重、植株鲜重和生长速率(生长速率=(株高-插穗长度)/天数),结果见表I。扦插过程的气温为平均高温为33°C,平均低温为26°C。表I :李氏禾扦插15天后的生长情况(环境气温平均高温为33°C,平均低温为26 °C)

权利要求

一种李氏禾扦插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将李氏禾在温室内用改良hoagland培养液培养2 3个星期; (2)选用园土、河沙、泥炭、泥炭+河沙+珍珠岩+蛭石或自来水+营养液作为扦插基质,环境温度为20°C 33°C ;所述泥炭+河沙+珍珠岩+蛭石中泥炭河沙珍珠岩蛭石的质量比=40:20:1:1,所述自来水+营养液中自来水营养液的质量比=100:1,所述营养液为市售水栽植物专用营养液一绿叶王

剪切步 培养过的李氏禾尚未老化的茎作为插穗,每个插穗留I 2个节,节端留2-3cm,切口斜切;将1/2李氏禾插穗浸于自来水中5秒,扦插在步骤基质中,并保持基质湿润。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李氏禾扦插繁殖的方法。

将李氏禾在温室内用改良hoagland培养液培养2~3个星期;

选用园土、河沙、泥炭、泥炭+河沙+珍珠岩+蛭石或自来水+营养液作为扦插基质,环境温度为20℃~33℃;泥炭+河沙+珍珠岩+蛭石中泥炭河沙珍珠岩蛭石的质量比=40:20:1:1,自来水+营养液中自来水营养液的质量比=100:1,所述营养液为市售水栽植物专用营养液—绿叶王;

剪切步骤(1)培养过的李氏禾尚未老化的茎作为插穗,每个插穗留1~2个节,节端留2-3cm,切口斜切;将1/2李氏禾插穗浸于自来水中5秒,扦插在步骤(2)基质中,并保持基质湿润。本发明方法简单快捷,操作容易,成本低廉。[2]

李氏禾主要用途

李氏禾全株可供观赏,尤其是装饰 水面,覆盖度大,似水上绿色地毯一般,十分美观。

相关的种

假稻(Leersia japonica (Makino ex Honda) Honda )

蓉草(Leersia oryzoides (L.) Sw. )

秕壳草(Leersia sayanuka Ohwi )

李氏禾与假稻 (L. japonica (Makino ex Honda) Honda)比较相近,均是多年生,水生草 本,秆下部斜卧,节处生不定根,雄蕊6枚等;但 是假稻圆锥花序主轴较粗壮,长9~12cm,小穗 长0.5~0.6cm,带紫色,花药长约0.3cm,与李氏 禾明显有别。二者均可供观赏。

李氏禾园林应用

典型的乡土植物品种,生态恢复工程中,可作为该区域的先锋植物品种予以配 置应用。人工湿地建设中,李氏禾对污水的适应能力较好,作为氧化塘前处理植物应用广泛,效 果也比较明显。人工湿地中应注意及时予以打捞,防止二次污染产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