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尔氏金刚鹦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李尔氏金刚鹦鹉 (Anodorhynchus leari):是鸟纲、鹦鹉科的一种大型的全蓝色巴西鹦鹉,体长70-75厘米,体重约950克。它是金属蓝色,带有微弱的,通常几乎看不见的绿色,面部无羽毛,靠近下颚的地方有半月型黄色裸皮。虹膜深褐色,有橙黄色眼环。喙虽然主要是黑色,但可能有较浅的灰色斑点。脚深灰色。尾极长,属大型攀禽。[1] 栖息于有一定高度的沙岩、溪谷崖壁,或有生长仙人掌、灌木等植物的半干旱地带。通常不成对活动,一般是聚8-30只的族群行动,喜爱棕榈树,在树上进食完毕后,会成对理毛社交一番。食谱由许多果实和花朵组成,食量大,有力的喙可将坚果啄开,用钝舌吸出果肉。在河岸的洞里筑巢。寿命最长可达65年。生境局限于非常狭小的范围,仅分布于巴西巴伊亚一带。
李尔氏金刚鹦鹉的物种种名来自于英国鸟类画家和艺术家爱德华·李尔(Edward Lear),他于1830-1832年间出版过许多有关鹦鹉的图鉴,在他1832年的作品《鹦鹉家族图集》(《Illustrations of the Family of the Psittacidae, or Parrots》)中就有李尔氏金刚鹦鹉的图绘(图中将李尔氏金刚鹦鹉错误描述成紫蓝金刚鹦鹉);图鉴出版的20多年后,由拿破仑的侄子吕西安·波拿巴于1858年首次正式描述并发表了此物种(但不是取自标本,而是以李尔的图绘作为命名的依据),且取李尔的姓氏做为这种鹦鹉的种名。然而,这种鹦鹉在野外的存在仍然难以确定,最终在1978年生物学家赫尔穆特·塞克(Helmut Sick)发现野生种群时才被接受为独立的野生物种。
形态特征
李尔氏金刚鹦鹉体长70-75厘米,体重约950克。两性相似,但雄鸟体型较大,鸟喙也较大。整体为亮丽的深蓝色,有金属光泽。头部、颈部和下体呈绿蓝色,而身体的其馀部分则呈紫罗兰色或靛蓝色。翅膀深蓝色,上翼包括飞行羽毛更亮蓝,翅膀内侧以及尾羽内侧为带点黑色的深蓝。长而渐变的尾巴蓝色。胸部显示一些红褐色色调。飞行羽毛和底部是深灰色。脸颊的特点是靠近下颚的地方有两个半月型的裸黄色皮肤。鸟喙为灰黑色。虹膜深褐色,眼部外圈有橙黄色眼环。喙虽然主要是黑色,但可能有较浅的灰色斑点。脚深灰色。
亚成鸟类似于成鸟,但头部裸露的皮肤较淡,上喙更苍白,尾巴较短。
近种区别
在琉璃金刚鹦鹉属的三种鹦鹉中,李尔氏金刚鹦鹉体型较小,但由于琉璃金刚鹦鹉属的鸟类体色几乎相同,因此有人会将李尔氏金刚鹦鹉视为其他种。与紫蓝金刚鹦鹉(Anodorhynchus hyacinthinus)相比,紫蓝金刚鹦鹉的体型较大,体长可达1米,且体色较鲜明,羽毛颜色较深,缺乏绿色色调,再者下颚相邻的黄色皮肤斑块形状不同。。与灰绿金刚鹦鹉(Anodorhynchus glaucus)相比,虽然浅蓝绿金刚鹦鹉体型与李尔氏金刚鹦鹉差不多,通常体长约为70厘米左右,但李尔氏金刚鹦鹉的体色较偏蓝色,而灰绿金刚鹦鹉体羽苍白,头部更灰。
产地生境
通常栖息于有一定高度的沙岩、溪谷崖壁,或有生长仙人掌、灌木等植物的半干旱地带。生活在干燥的土地上,具有卡汀珈群落的棘荆丛林的抗性植被,特别是在具有西雅棕(Syagrus coronata)的棕榈树的地区。需要砂岩悬崖栖息和筑巢。在海拔30-50米的砂岩沟顶部附近的侵蚀裂缝中形成公共栖息地。许多鸟类栖息在较大的洞中,而其他鸟类则栖息在岩石上或在檐口中休息。生境局限于非常狭小的范围,仅分布于巴西巴伊亚一带。
生活习性
李尔氏金刚鹦鹉是一种合群的物种,聚集在悬崖峭壁的公共栖息地。在黎明前离开栖息地并分成小群散居到它们的取食区,在日落之后返回悬崖。它们大声呼叫著同时飞行,飞行稳定,强烈拍击著翅膀。首先栖息在附近的树木中,并且只在黑暗中更换栖息地。 通常不成对活动,一般聚8-30只的小群集体行动,喜爱棕榈树,在树上进食完毕后,会成对理毛社交一番。在棕榈树中进食时会有3-4只鸟在一处,相距约5-30米。有些鹦鹉在鸟群进食时扮演“哨兵”的角色,也会经常交替角色。会发出呱呱叫声和尖叫声,但不如紫蓝金刚鹦鹉那么喧闹。
钟爱棕榈树的果实,主要以小冠巴西棕榈(Syagrus coronata)的坚果为食,吃龙舌兰花、黑黄檀种子,偶尔啄食玉米作物,也以其它树上的水果、坚果、灌木丛的浆果、蔬菜为食。
繁殖方式
繁殖季节发生在12月至来年5月,2- 4月达到高峰。在岩石峭壁的裂缝或缝隙中筑巢。鸟儿用唾液软化砂岩,然后用喙挖出一个小缝隙,同时用脚刮去灰尘。雌雄鸟都会保卫巢址。雌鸟每窝产2枚卵,孵化期至少持续28天。幼鸟2-4岁时性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