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

作品名称: 《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

创作年代: 晚唐

文学体裁:诗

作者:李商隐

《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是唐代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1]

李商隐的诗歌流传下来的约600首,其中以直接方式触及时政题材的占了相当比重。李商隐的咏史诗有很高的成就。它们绝不是“发思古之幽情”的无病呻吟,也不同于前人那些托古以述怀的诗篇,而是着眼于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来指陈政事、讥评时世加以补充发挥,使咏史成为政治诗的一种特殊形式。无题诗是李商隐独具一格的创造。它们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意境要眇,情思宛转,辞藻精丽,声调和美且能疏密相间,读来令人回肠荡气。[2]

诗词正文

名家点评

清·姚培谦:前四句从画松起手,将"此树生何峰"一语贯下。下文但言松,而画在其中。"狐根"下三十二句,写松状之奇古。"昔闻"下八句,言此松精灵,应与清都、绛圆相通。"美人"下十二句,言此画贵室虽得之而不能有。"我闻"下十句,言己之贵重仙画。"忆昔"下十句,言往时亲见之松,久不得见。末四句,想此松形魄在天坛海日间,我愿将此画寄与此翁也。(《李义山诗集笺注》)

清·屈复:一段画松。二段正直。三段灵气独绝。四段从真到画。五段暂时沉沦,终非凡物。六段终为我有。七段就松生慨。(《玉溪生诗意》)

清·沈厚塽:纪昀曰:前一段规仿昌黎,斧痕不化,累句亦多。"淮山以下,居然正声。入后更层层唱叹,兴寄横生,伸缩起伏之妙,直与老杜"国初以来画鞍马"一章意境相似也。韵多重押,古诗不忌,汉魏诸诗可复按也。若右丞"万国仰宗周"一章,则万无此理矣。(《李义山诗集辑评》引)

清·冯浩:极力描摹,波澜叠起。前以松比李肱而美之,后借学仙时所见以自慨,结寓近君之望。此为尚未第时作。(《玉溪生诗集笺注》)

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荥阳市)。 [3]

李商隐的启蒙教育可能来自他的父亲,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则是他回到故乡后遇到的一位同族叔父。这位堂叔父曾上过太学,但没有做过官,终身隐居。据李商隐回忆,这位叔父在经学、小学、古文、书法方面均有造诣,而且对李商隐非常器重。受他的影响,李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大约在他16岁时,写出了两篇优秀的文章(《才论》、《圣论》,今不存),获得一些士大夫的赞赏。这些士大夫中,就包括时任天平军节度使的令狐楚[4]

李商隐早年的贫苦生活对他性格和观念的形成影响很大。一方面,他渴望早日做官,以光宗耀祖。事实上,他也确实努力承担起家族的责任。成年后,李商隐曾利用为母亲守孝的时间,将寄葬在各地的亲属灵柩迁葬到荥阳。陈贻焮认为这是除了受宗法思想支配外,还由于从小孤贫,家道衰微,因此更加看重骨肉之情。另一方面,早年的经历使他养成忧郁、敏感、清高的性格,这些特征既大量地从他的诗文中流露出来,也表现在他曲折坎坷的仕途生涯。[5]

视频

专家讲述李商隐写诗缘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