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平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李 平,四川大学化学学院物理化学教研室副教授。
个人简历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物理化学教研室副教授,1984年7月,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1年7月,四川大学化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99年12月,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1991年,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助教,1993年升为讲师,1995年,四川大学化学学院讲师,1996年—1998年,美国西北大学物理系访问学者,2000年,晋升为副教授。
主要担任化学学院的本科生《结构化学》,研究生《结构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也担任有材料学院本科生《大学化学》的教学。研究涉及复杂结构分子的设计、特殊化学键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分子对称性和稳定性、簇化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碳簇、富勒烯和纳米碳管的模拟和理论计算,量子化学理论方法研究。建立有大分子,簇分子,生物分子等构型构象处理方法,并有相关研究成果。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理论研究,有论文发表。任职以来,独立发表SCI论文10篇,核心期刊3篇,合作发表SCI论文6篇。编著有四川大学精品立项建设教材《量子化学导论-原子、分子结构》(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年第1版)。
研究方向
量子化学方法的理论研究,分子的设计、特殊化学键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分子对称性和稳定性、簇化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碳簇、富勒烯和纳米碳管的模拟和理论计算。
在研项目
[1]. 分子和晶体结构的理论研究
[2]. 硼、硫单质和化合物的结构、光谱性质、热力学和动力学反应机理
[3]. 碳单质、碳簇、富勒烯和纳米碳管的结构、光谱性质、形成机理等的理论计算
[4]. 量子化学理论方法研究
工作业绩
担任本学院的本科生《结构化学》,研究生《结构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也担任有材料学院本科生《大学化学》的教学,2009年参与编写普通高等学校‘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第8章p150-193,约9.5万字),2015年参与编写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版, 第3章p37-68、第8章167-212,约13.58万字),并参与四川大学、四川省精品课《大学化学》的建设。独立发表SCI论文10篇,核心期刊4篇,合作发表SCI论文6篇。2018年编著出版《量子化学导论-原子、分子结构》(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年第1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