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村落的背影.认亲(廖清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村落的背影.认亲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村落的背影.认亲》中国当代作家廖清华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村落的背影.认亲

村落是何时形成的,父辈们也说不清。只是代代相传,传说是清朝康熙年间,从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有几户人家迁到此地,经过三百多年的繁衍生息,才形成了今天两百多户的一个村落。因一个大型企业将搬到此处,在当地政府妥善处理好土地费、青苗费、房屋费、坟包费后,在区上一排排高耸的安置房建成后,村民们也就痛痛快快地离开村落,欢欢喜喜地搬进了新居。他们的脸上,丝毫读不出安土重迁的味道来。

村子消失了,但村里的人还在,他们还会继续繁衍。灯亮处,人就在。人在,各自的村落也就活着。人们会依稀地见到村落的背影,有关村落的故事就会继续下去。

迷信

那时生活艰难,村里许多人家吃不饱穿不暖。咋办呢?求外援找挨方。给自己或者给自己的孩子认一个干爹或干娘,认亲的这一方,自是为了求得对方的物质帮助。被认的这一方,一旦应承,自是多了一份本不该有的担当。

母亲姓钟,在村里认了一家姓钟的做干爹。自然,这姓钟的长者成了我的干外公。父母运气好,认了好的干爹。干外公家里较为殷实,他待人又和善,尤其对我们,他是特别的怜惜。一到干外公的生日,或遇端阳,或逢中秋,我们一家人总是欢天喜地去他家。饱打一顿牙祭后,干外公干外婆总会给父母备几斤大米或是几个鸡蛋一块腊肉,绝不会让父母空手而回。

我到乡中学念书,因路途遥远,只能住校。可家里只有两床被盖,我若拿走一床,弟弟就得挨冻。最后,还是干外公给我备了被盖,我方能到校念书。自己躺在床上,捏着干外公送的被盖,心里暖暖的,总是念及干外公对我的好。一次放学后,我百无聊赖,就在乡电影院旁溜达。没钱看电影,绕电影院走几圈,那也算看过了。正望着电影院墙上的图片发呆,就感觉一只手抚摸我的脑袋。抬头一望,那人竟是干外公。他从衣兜里掏出一毛钱塞在我手里:“下一场要开始了,快去买票……”干外公自己有三儿一女,亲孙众多。在那个物质条件都不好的年代里,干外公尚能如此善待我和弟弟,实属不易。

2016年清明,母亲打来电话告知:干外公病危。我忙从成都赶回自贡,去看望我的干外公。干外公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我摸着干外公的头,轻轻地叫着“外公”。他艰难地睁开双眼,望了望我,吃力地说道:“清华,你还人情来了?”我弯着腰,握着干外公的手,一句话也说不出,只是眼泪直流。

村里一杨姓人家,家徒四壁。杨氏夫妇所生的老大,因体弱多病食物匮乏,三岁就走了。老二老三均是女儿,到了老四,方才换了性别。那时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严重,夫妇俩对老四自是加倍珍爱。可老四病痛多如老大,杨氏夫妇生怕老四又走了老大的老路,惶惶然不知所措。

村里一长者同情杨氏夫妇的处境,特为他们指点出路:“某月某日寅时,你们背了老四,在村头的十字路口候着拜路民,见到的第一个,不管他(她)是男是女,迎了便拜,那个人就是老四的干爹或干娘了。有了干爹干娘,老四就有了遮风挡雨的靠山,其病自然会好。”老者特别指出:“见到的第一个,哪怕是一条狗,也要拜。狗有九条命,狗的命硬着呢!”

当杨氏夫妇背着孩子躲在十字路口的玉米地里时,天还没亮。等了半个时辰,夫妇俩依稀窥见前面的路上来了一人。待来人走近,杨氏夫妇猛然从玉米地里窜出,向来人迎头便拜。来人吓得不轻,认为遇了强盗,举起手中扁担就要劈下。杨氏夫妇急忙说明来意,又忙把背上的老四递将过去。来人姓邱,邻村人。准备一大早赶个早场,去乡上买泡菜罐罐。因起得太早,意外地捡了一个儿子。自此,村里人都叫老四为邱邱,他的真名反而很少有人记得。

邱邱干爹家有喜事,就会托人带信给杨氏夫妇,让他们带了邱邱去家中做客。邱邱脸皮子薄,不好意思去,每每央求我和他作伴,因沾邱邱的光,我也成了邱邱干爹家的食客。后来,邱邱长大成人,其干爹已离开人世,村民们也就不好再叫他邱邱。可我见了杨家老四这儿时的伙伴,脑海中总会浮现出那位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的姓邱的好心人。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在区上的安置小区,人们按部就班地过着各自的小日子。但从他们朴素的衣饰、饱经风霜的脸、东拉西扯的零零碎碎的话语里,我知道,我们的村落还活着。[1]

作者简介

廖清华,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市劳动模范。出版专著《精短哲理故事感悟》《诗意旅行》《生活中的读与写》。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