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杜松

移除 21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expand|time=2019-03-20T00:25:33+00:00}}'''杜松'''(?—1619年),字来清,[[陕西]]榆林人,杜桐之弟,明朝大将,官至总兵,历镇延绥、蓟州、辽东、山海关,威名远扬,被塞外民族皆称其为“杜太师”,后于[[萨尔浒之战]]中阵亡。天启年间追赠为少保左都督,清朝乾隆年间追谥为武壮。<ref>[http://www.epochtimes360doc.com/b5content/819/50607/318/n21045158716899_840997959.htm shtml 大紀元文化網: 【改 國歷 国历 史的 役】 薩爾滸 萨尔浒 ]360doc个人图书馆</ref>
{{東亞男性歷史人物
|注釋 =
}}
'''[[杜松]]'''(?—1619年),字[[来清]],陕西榆林人,[[杜桐]]之弟,明朝大将,官至总兵,历镇延绥、蓟州、辽东、山海关,威名远扬,被塞外民族皆称其为“[[杜太师]]”,后于萨尔浒之战中阵亡。天启年间追赠为[[少保左都督]],清朝乾隆年间追谥为[[武壮]]。
==人物生平==
===勇猛悍战===
*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因蓟、辽多事,特设总兵官镇守山海关,令杜松担任总兵。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张承廕]]战殁,朝廷下令杜松驰援辽阳。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朝决定对建州女真用兵。总兵[[杨镐]]分兵四路,由四个总兵官率领,进攻赫图阿拉。中路左翼是山海关总兵杜松;中路右翼是辽东总兵[[李如柏]];北路是开原总兵[[马林]];南路是辽阳总兵[[刘铤]]。[[杨镐]]本人坐镇沈阳,指挥全局。二月二十八日,时西路军杜松,从沈阳出发,到抚顺关稍作休息,杜松为抢头功心切,于是星夜列炬,一日内冒雪急行百余里,二月二十九日直抵浑河岸,此时杜松得知后金兵约一万五千人正于铁背山上的界凡城修筑防御,企图阻挡明军前进。因界凡城形势险要,是后金都城赫图阿拉的咽喉要塞,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界凡城北,便是浑河东岸的吉林崖,为界凡第一险要之处,界凡城南为扎喀关,为界凡另一处险要之地,扎喀关旁苏子河对岸是萨尔浒山。皆距后金都城赫图阿拉只有百余里。过了界凡之后便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因此界凡地位极度重要,于是杜松便将大军兵分二处,分两万人于萨尔浒山(今抚顺大伙房水库一带)麓扎营,杜松亲率轻装一万人渡过浑河,进攻界凡城下以北的吉林崖。但是此时杜松只知后金军在界凡城上防御的情报,却未得知后金已经向界凡方向大规模调动军队,<ref> 注下败亡之祸。<ref>[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37175 萨尔浒之战]哔哩哔哩 </ref>
===战死沙场===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三月初一早上,杜松不听总兵[[赵梦麟]]劝等众将劝谏休整,反而强命渡河,其部参将[[龚念遂]]等因辎重营渡河困难,被遗留在大军之后,屯于斡浑鄂谟,结果杜松军只能轻装渡河,留下大量火炮等重型火器。杜松军渡河间,[[努尔哈赤]]于浑河上游毁坝放水,时河水陡涨,明军被水淹死者甚多,致兵伤马毙,锐气大挫。杜松军渡河后连破两个后金小兵寨,只俘获十四名后金兵。杜松以全军攻打吉林崖。午时后,后金军已经到达界凡城南的扎喀关,二贝勒[[代善]]下令进军至毗邻界凡的铁背山。此时攻打吉林崖的明军也看到大批的后金军队陆续到达,但杜松已无法改变战略。无论自己率领的一万明军渡河往到萨尔浒大营会合,还是令对岸的二万明军渡河到吉林崖山下会合,都必定在渡河时被后金军阻击,于是杜松便令继续强攻打吉林崖。后金方面眼看要抵挡不住,代善命一千精兵火速增援吉林崖。明军虽有火器之利,却也一直未能攻下。
不久,努尔哈赤率领八旗主力,攻破北路明军营垒。北路主将[[马林]]大败,单骑逃回开原。[[杨镐]]得知两路兵败,急檄[[李如柏]]、[[刘綎]]两军。然[[刘铤]]已深入三百里,身中埋伏亦战死。中路右翼李如柏接到经略杨镐的撤兵命令,急忙撤退。萨尔浒之战后,朝议多咎杜松轻进。
天启年间,明朝追赠杜松少保、左都督,世荫千户,立祠赐祭。
<ref> 清朝乾隆年间追谥为武壮。<ref>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407/22/37534503_643726846.shtml 杜松]个人图书馆 </ref>
==轶事典故==
3,89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