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唐代旅行家
杜环 |
中文名:杜环 |
杜环,中国唐代旅行家,又称杜还。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1]。
唐天宝十年(751),随高仙芝在怛逻斯城(又名呾逻私城,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2]与大食(阿拉伯帝国)军作战被俘,其后曾游历西亚、北非,成为第一个到过非洲并有著作的中国人[3]。
宝应初年(762)乘商船回国,写了《经行记》一书,惜已失传,惟杜佑的《通典》(801年成书)引用此书,有1500余字保留至今。
《经行记》是中国最早记载伊斯兰教义和中国工匠在大食传播生产技术的古籍,还记录了亚非若干国家的历史、地理、物产和风俗人情。
中文名 :杜环
国籍 :中国(唐朝)
出生地 :京兆(今陕西西安)
信仰: 无
代表作品:《经行记》
别名: 杜还
民族 :汉
职业 :旅行家
主要成就:旅行亚非各地
目录: 1时代背景: 2人物经历: 3途经地: 4最后的行程: 5经行记
1时代背景
唐代是中国与西方各国接触甚多的时代,大丝路的交通在盛唐时期络绎不绝。
杜环 |
中文名:杜环旅行亚非各地 |
2人物经历
杜环身为一个游历的文人,他在那个花团锦簇的时空留下一本名为《经行记》的书本。
杜环于751-762年遍游了黑衣大食国全境,也因此他留下了丰富的所见所闻,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便是伊斯兰医药的部分,包括拔汗那国(费尔干纳)产的庵罗(明代李时珍于《本草纲目》中收录)、地中海南岸突尼斯产的鹘莽(Khurma,波斯人对椰枣的称呼)、亚俱罗(Aqur,阿拉伯语“亚述”之义,即今天我们所知的美索不达米亚)河洲产的香油、扁桃等、末禄国所产的军达(choghondar甜菜)、茴香等。
杜环还曾游历过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并且称赞过当时地中海的医学。他可能是唐朝抵达西方最远的人;在阿拔斯王朝,杜环云:“其气候温,土地无冰雪。人多疟痢,一年之内,十中五死”,足以见阿拉伯地区的生活条件远不如唐朝。
3途经地
古人在东西方向的交往真的是超乎我们想像的。很多人不知道唐代的中原和非洲,曾经通过海陆交通有过频繁的交往。
东非南方的三兰国是华船最远航程的目的港。索马里南部的黑人国殊奈,早在公元629年10月便有使者抵达长安。《唐会要》根据外交档案,介绍这个殊奈国属于昆仑民族,以远洋航程计算,离开交趾(越南北部)要三个月,习俗文字和印度相同。殊奈(Zunug)是波斯语“黑人”(桑给,Zang)的复数,在索马里南部有一个著名古港桑加亚,殊奈使者便从这里启程来到越南北部和广州,再被迎往长安。
杜环则是历史上第一个有名可指到达非洲的中国人(后世到达非洲最著名的是明代的郑和)。杜环也是《通典》作者杜佑的族子,出身望族。在公元751年怛逻斯战役中被阿拉伯人俘获后,送到库法,受到优待,使他得以周游西亚,并随着阿拉伯使团经过埃及、苏丹而到埃塞俄比亚的摩邻国。
杜环在他写的《经行记》中着意描述他从耶路撒冷启程,经过埃及、努比亚到埃塞俄比亚的阿克苏姆王国的见闻。阿克苏姆人崇敬的三大神中,在天神、地神之外还有海神摩邻,杜环便管它叫摩邻国。在进入非洲后,杜环亲眼见到埃及、努比亚和埃塞俄比亚流行大秦法(基督教),而埃及的国教和努比亚沿海的阿拉伯人则信大食法(伊斯兰教),而在尼罗河以东苏丹境内从事转口贸易的牧民贝贾人则崇奉寻导法(原始拜物教)。
杜环看到的摩邻国人是肤色黝黑、以椰枣为主食的厄立特里亚沿海居民。他在访问埃及时,印象最深的是当地基督教医生最善于治疗眼病和痢疾,许多病都能有预防的办法,而脑外科手术尤其惊人。当时阿拉伯医学中心在埃及和叙利亚,基督教徒的医生,主宰着阿拉伯医术,杜环称他们是大秦医生,是说他们秉存着拜占庭的医疗传统。他在《经行记》这样写道:“其大秦,善医眼与痢,或未病先见,或开脑出虫。”这也反映了当时地中海地区高度的医术。
4最后的行程
杜环最后返航的地方是埃塞俄比亚的马萨瓦港,他从那里回到波斯湾后,当年便搭船返回广州,那时是公元七六二年的夏天。《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通志》、《文献通考》均有转引。
这些残存文字是记述8世纪中叶前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及西亚、中亚各国情况极为珍贵的原始资料。所记有拔汗那国(今乌兹别克费尔干纳)、康国(今乌兹别克撒马尔罕)、师子国(今斯里兰卡)、波斯国(今伊朗)、碎叶(今吉尔吉斯托克马克西南)、石国(今乌兹别克塔什干附近)、大食、朱禄国(末禄国,今土库曼马里)、苫国(今叙利亚)等国,反映中国古代工艺技术的西传以及古代伊斯兰地区的工艺文明。
5经行记
《经行记》原书久佚,惟杜佑于《通典》卷一百九十三《边防典》摘引数段,杜佑在这部分的“西戎总序”里说:“族子环随镇西节度使高仙芝西征,天宝十载至西海,宝应初,因贾商船舶自广州而回,著《经行记》。”《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通志》、《文献通考》均有转引。
这些残存文字是记述 8世纪中叶前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及西亚、中亚各国情况极为珍贵的原始资料。所记有拔汗那国(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康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师子国(今斯里兰卡)、拂菻国、摩国(今地未详)、波斯国(今伊朗)、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西南)、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附近)、大食、朱禄国(末禄国,今土库曼斯坦马里)、苫国(今叙利亚)等国,包括今中亚及西亚各地。文中记载了唐朝被俘流落在大食国都亚俱罗的工匠有金银匠、画匠、绫绢织工,没有造纸匠,反映中国古代工艺技术的西传。其对伊斯兰教的记述至为简要正确。有关大秦法、寻寻法的记载也是重要的宗教史资料。
造纸术被误传为经过怛罗斯之战西传。实际根据杜佑《经行记》的记载,被俘的工匠里没有造纸工匠。有乌兹别克斯坦学者在研究中指出,怛罗斯之战之前造纸术就以和平的方式通过拔汉那首府浩罕传往撒马尔罕。有学者已经考证,怛罗斯战前,造纸术已从唐属国拔汗那的首府浩罕和平传入中亚撒马尔罕。[1]
杜环在中亚、西亚乃至北非等阿拉伯帝国境内游历、居住了十多年,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考的第一个到过摩洛哥的人。
他对阿拉伯人信仰的伊斯兰教记载到“一日五时礼天,食肉作斋,以杀生为功德。……又有礼堂,容数万人,每七日,王出礼拜,为众说法,曰:‘人生甚难,天道不易,奸非劫窃,细行谩言,安己危人,欺贫虐贱,有一于此,罪莫大焉。凡有征战,为敌所戮,必得升天。杀其敌人,获福无量’”,“其大食法者,以弟子亲戚而作判典,纵有微过,不至相累。不食猪狗驴马等肉,不拜国王父母之尊,不信鬼神,祀天(真主安拉)而已。”阿拉伯的繁荣经济也给杜环流下了深刻印象“郛郭之内,里闬之中,土地所生,无物不有。四方辐辏,万货丰贱,锦秀珠贝,满于市肆,驼马驴骡,充于街巷。”“琉璃器皿,瑜石瓶钵,盖不可数算。梗米白面不异中华。”他曾到过东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据他记载;“拂菻国在苫国西,隔山数千里,亦曰大秦。其人颜色红白,男子悉着素衣,妇人皆服珠锦。……王城方八十里,四面境土各数十里。胜兵约有百万,常与大食相御。……”“其大秦善医眼及痢,或未病先见,或开脑出血。”
公元762年,杜环结束了其游历生涯,随商船在广州登岸,回到了中国。
参考资料: 1. 陈大川.《怛罗斯之战与撒马尔罕纸》《中国造纸学报》2004年第2期.中国造纸学会.2004年.
词条标签: 历史人物人物
视频
参考来源
- ↑ 杜环,中国唐代旅行家,又称杜还。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www.gsass.net.cn/z...- 2022-6-24
- ↑ 唐天宝十年(751),随高仙芝在怛逻斯城(又名呾逻私城,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知乎 - www.zhihu.com/q...- 2022-7-10
- ↑ 与大食(阿拉伯帝国)军作战被俘,其后曾游历西亚、北非,成为第一个到过非洲并有著作的中国人,个人简历网 - https://www.gerenjianli.com/...- 202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