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纹松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条纹松鼠 |
条纹松鼠(学名:Menetes berdmorei)又名多纹松鼠、线松鼠为松鼠科条纹松鼠属的动物。
背中央1条淡色纹,两侧各有2条黑纹和2条淡黄白色纵纹;吻尖,头部赤色;腹部白色或淡黄色,
至尾下变为赤色。体长177-210mm,尾长140-177mm分布于云南南部,常下地活动。在中国大陆,
分布于云南等地,一般生活于竹林灌丛、村庄附近。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缅甸。
别 名线松鼠中文学名条纹松鼠
拉丁学名Indo-Chinese Ground Squirrel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哺乳纲目啮齿目科松鼠科属条纹松鼠属分布区域云南
科学分类
松鼠科的动物一共有六种,分别是三种松鼠跟三种飞鼠,分别是赤腹松鼠、
条纹松鼠、荷氏松鼠、大赤鼯鼠、白面鼯鼠跟小鼯鼠。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啮齿目 Rodentia
科: 松鼠科 Sciuridae
属: 条纹松鼠属 Menetes
种: 条纹松鼠 M. berdmorei
外形特征
条纹松鼠体长177—210毫米;尾长140~177毫米;后足长39—47毫米;耳长18一21.5毫米,
头部很尖;体重平均约195克。颅长45.5~49.2毫米;颧宽25~27.3毫米;鼻骨长13~14.9毫米;
腭长24.5~27毫米;眶间宽11.9—13毫米;后头宽18.5一20毫米;听泡长8.5—9毫米;
上颊齿列长9.4~10.7毫米。它的毛柔软而密厚;体背面一般灰黑色带橙色,具有多条纵纹,
体背面中央一条纵纹色淡,其两边各有2条黑纹和2条淡黄白色纵纹;吻部甚尖,头带赤色;尾蓬松,
毛色几乎似体背面,或略为浅淡;体腹面白色或淡黄色,至尾部下面逐渐变为赤色。后足足底有6个肉垫。
颅骨较为狭长,宽约为长的55%;吻较长。鼻骨长略超过眶间宽,其后端为前颌骨后端所超出;眶后突短小;
腭骨后缘中间为尖突;听泡长约为颅长的18.5%。门齿呈深橙色。上门齿窄而相当短,垂直不向后弯曲。
成体颊齿齿冠扁平,下颌臼齿无中间大凹陷。下颌骨冠状突不发达。
生活习性
条纹松鼠也叫多纹松鼠,比普通松鼠小,但体背面及体侧面有若干纵纹。尾明显短于体长。
成体颊齿齿冠扁平,下颌臼齿已无中间大的凹陷。门齿深橙色。乳头3对。主要在地面生活。
条纹松鼠一般栖息在矮藤、树林和竹林中,经常在地面上活动,并常出现在村庄附近的田园中。
日间活动,清晨最活泼,不冬眠,但冬季活动减少,严冬寒冷之际,很少出窝活动。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无危(LC)
列入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名录
饲养
背部有数条斑纹的较小型松鼠,如刚离巢的幼小松鼠,跟母鼠分开来饲育时,最容易驯熟
而可以在掌上逗玩它,动作比金鼠快速,所以喂饵时特别要注意,以免被逃掉,另笼子也要稍微高大些,
并为防运动不足,有必要设置旋转车轮,以及隐蔽用巢箱,在自然状态下会冬眠,但在暖和室内饲育
时就可以直拉过冬,因不耐于酷暑,故夏天时要在通风良好的场所。
条纹松鼠起的很早,上午非常活跃,一到傍晚就睡觉,所以早晨应该让它充分晒太阳,午后到傍晚把它放在阴凉的地方。
分布
条纹松鼠在我国分布于云南南部建水、景东、绿春等地,在国外分布在缅甸、泰国、印度支那和马来半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