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合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杨合 | |
---|---|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
出生 |
1962年9月 陕西蒲城 |
逝世 | 2016年9月27日 |
国籍 | 中国 |
母校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
职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杨合(1962年9月-2016年9月27日),陕西蒲城人,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1],国家"985工程""航宇材料技术科学"一级科技创新平台精确塑性成形团队带头人,材料成型及控制系主任。
1983年及1986年分别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士及硕士学位,1990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1992年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后出站破格晋升教授,1994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
2016年9月27日23时29分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杨合教授在西安不幸逝世,享年55岁[2] 。
人物生平
1983年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士学位
1986年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
1990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
1992年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后出站并破格晋升教授
1994年评为博士生导师
2002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015年7月31日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2016年9月27日23时29分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在西安逝世
主要成就
科学研究
主要从事精确塑性成形先进理论与技术及建模仿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局部加载控制不均匀变形与难变形材料高效、省力精确塑性成形,面向重大复杂构件和薄壁轻量化构件精确塑性成形,基于建模仿真的数字化精确塑性成形等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主要从事精确塑性成形先进理论与技术及其建模、计算机仿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不均匀塑性变形力学理论与精确塑性成形规律,精确塑性成形过程建模、仿真及优化,薄壁轻量化构件精确成形先进技术等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研究发展了主动控制不均匀变形发挥材料精确成形潜力的理论与技术。
研究建立了大口径薄壁管数控弯曲成形过程失稳起皱能量模型和弯曲回弹模型,揭示了起皱和回弹的机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发展了可实现过程模拟与缺陷预测的系统,为薄壁轻量化构件精确成形先进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揭示了无模约束自由变形规律及效应,解决了管轴压精确成形技术发展的难题。
提出了复杂塑性成形三维有限元模拟的新算法并发展了相关仿真系统,结合物理模拟,揭示了复杂叶片精锻和组织演化规律;
解决了大型铝合金型材等温挤压技术发展中迫切需要的温度与速度效应问题。
研究揭示了旋轮运动轨迹对多道次普通旋压精确成形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以降低不均匀变形为目标的确定旋轮运动轨迹相对曲率半径的方法。
主持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重点、面上)项目在内的重要课题34项;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课题、863项目等重要课题45项;
学术论著
研究成果在材料成形加工、力学领域顶级学报IJP等重要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300多篇,SCI收录100多篇,特邀报告及SCI等他引400多次;
发表论文180多篇, SCI、EI、ISTP以及他引和特邀报告130多篇次;
人才培养
领导的学术团队入选国家"985工程""航宇材料技术科学"一级科技创新平台团队,获 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已培养出博士后、博士和硕士33人,其中,2人获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人晋升教授,1人被评为博导;6人获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人被评为校研究生"十佳科技英才"。
指导的本科生有9人获得校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社会任职
现任全国塑性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塑性成形模拟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冲压学术委员副主任,中国材料工程大典《板料冲压成形》篇主编;
The ASME JMSE、JMPT、JMST、FEAD及《中国科学》、《自然科学进展》等重要刊物的审稿人;
ICFDM、IMCC、ICNFT等国际会议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分会场主席;
《塑性工程学报》、《锻压技术》、《金属成形工艺》编委;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材料研究学会理事。
国家"985工程"一级科技创新平台精确塑性成形团队学术带头人,材料成型及控制系主任。
国家基金委机械学科"十二五"规划"高性能精确成形制造"领域负责人,
国家基金委学科评审专家组专家,
中德"材料成形"研讨会主席,
中国塑性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金属材料挤压/锻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或委员,
国家重大专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评审专家,
6个国际会议学术委员和分会场主席,
《塑性工程学报》副主编,《航空学报》(中英文版)编委,13个国际刊物审稿人。
获奖记录
西北工业大学杨合主持完成的《高性能轻量化构件局部加载精确塑性成形成性一体化制造技术》获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3]
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
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青年科技成就奖等
获国家发明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
获国家发明奖、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
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ICTP "六佳论文奖",
JMPT十佳审稿人,
国家基金委机械学科"十佳进展项目"。
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青年科技成就奖等[4]。
人物评价
曾被中航总评为"做出突出成绩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
参考来源
- ↑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导师杨合简介 ,西北工业大学, 2016-07-13
- ↑ 沉重哀悼万人学者杨合教授,享年54岁 ,科学网, 2016-09-28
- ↑ 杨合教授团队获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 ,维普网
- ↑ 杨合 ,好搜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