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杨恭仁

增加 8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楊恭仁'''({{bd|568年||639年|12月30日|catIdx=Y}}),原名'''綸''',後改名溫,字恭仁,(墓誌上名為'''溫'''),[[以字行]],爵位'''觀孝公''',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人,隋朝觀王楊雄之子,[[中國]][[隋唐]]時期政治人物、[[唐高祖]]的[[宰相]]。
== 背景 ==曾祖,北魏新興、雁門太守,光祿大夫。祖父[[楊紹]],大將軍、儻城信公。父[[楊雄 (隋朝)|楊雄]],隋雍州牧、司徒、觀德王。 == 生平 == 是[[隋文帝]]族侄觀德王[[楊雄 (隋朝)|楊雄]]的長子,楊雄在[[隋朝]]初年與[[高熲]]、[[蘇威]]、[[虞慶則]]號稱四貴。  楊恭仁原是隋朝官員,歷任甘州刺史、吏部侍郎,曾平定楊玄感叛亂,後被裴蘊排擠出朝,擔任河南道大使,兵敗逃歸江都。江都之變後,楊恭仁升任吏部尚書。<ref>《舊唐書·楊恭仁傳》記載:「自武德之後,恭仁兄弟名位尤盛。(武)則天時,又以外戚崇寵。一家之內,駙馬三人,王妃五人,贈皇后一人,三品以上官二十餘人,遂為盛族。」,朝廷的評價也是8個字——「內安社稷,外撫要荒。」唐初,楊恭仁在內對外政治活動中確實發揮了重要作用。</ref>
== 經歷 ==
*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楊恭仁以功臣子賜爵武陽縣開國公,尋授儀同大將軍。隋文帝開皇元年,進封成安郡開國公,後授左宗衛車騎將軍  隋文帝[[仁壽 (隋朝)|仁壽]]三年(603年),楊恭仁為[[甘州]][[刺史]]。他為政不糾纏細節,戎人、漢人各得其所。隋文帝對楊雄說:“恭仁在州,甚有善政,非唯朕舉得人,亦是卿義方所致也。”同年徵召回朝任宗正少卿。 [[隋煬帝]][[大業 (年號)|大業]]五年(609年),遷工部侍郎。六年,楊恭仁轉任[[吏部侍郎]]。九年,授謁者大夫。613年,[[楊玄感]]造反,煬帝命恭仁率兵經略,恭仁於破陵大敗楊玄感。[[楊玄感]]兄弟挺身逃走,楊恭仁與[[屈突通]]等追至閿鄉將其擒獲。軍隊凱旋,煬帝召楊恭仁入內殿,說:“我聞破陵之陣,唯卿力戰,功最難比。雖知卿奉法清慎,都不知勇決如此也。”[[納言]][[蘇威]]也說:“仁者必有勇,固非虛也。” 大業十一年(615年),授遼東道行軍總管,跟隨[[隋與高句麗的戰爭|隋煬帝征討高句麗]],破高麗軍三萬人,拜[[銀青光祿大夫]]。蘇威及左衛大將軍[[宇文述]]、[[御史大夫]][[裴蘊]]、[[黃門侍郎]][[裴矩]]等受詔參與官員任免,多受賄賂。楊恭仁正直不阿附裴蘊,於是被排擠出中央,出任[[河南道]]黜陟大使,討捕農民起義。他在譙郡(今[[安徽]][[亳州]])被[[朱粲]]打敗,奔還[[江都]]。 618年春,[[宇文化及]]殺害隋煬帝,立他的侄子秦王[[楊浩]]為帝。宇文化及殺害了大批的隋朝高官和宗室,但是沒殺楊恭仁,反而任命他為[[吏部尚書]]。宇文化及率驍果軍北返,敗于[[李密 (隋朝)|李密]],宇文化及派楊恭仁守魏縣(今[[河北]][[邯鄲]])。當時[[元寶藏]]據有魏郡,619年,[[唐朝]]大臣[[魏徵]]勸說元寶藏,捉住楊恭仁送于[[京師]],獻給唐高祖。唐高祖[[李淵]]在隋朝時和楊恭仁就是朋友,遂封楊恭仁為[[上柱國]],承襲'''觀國公'''爵位。 [[武德]]二年(619年)春三月,楊恭仁被任命為[[門下省]][[黃門侍郎]]。因為楊恭仁熟悉西北軍情,唐高祖任命楊恭仁為河西道安撫大使、檢校[[涼州]][[總管]],參與平定割據涼州的[[李軌]]。楊恭仁很有治績,自[[蔥嶺]]已東,都向唐朝朝貢。楊恭仁治下,[[東突厥]]未敢犯境。 619年冬十月,遙授楊恭仁門下省[[納言]],他仍在涼州主持軍務。又平定逆賊[[賀拔威]],請功時轉授第六弟楊威為騎都尉
武德 *隋文帝[[仁壽 (隋朝)|仁壽]] 三年 (620 (603 年), 改任楊恭仁為[[甘州]][[ 侍中刺史]] 。他為政不糾纏細節,戎人、漢人各得其所。隋文帝對楊雄說:“恭仁在州,甚有善政,非唯朕舉得人,亦是卿義方所致也。”同年徵召回朝任宗正少卿
武德 *[[隋煬帝]][[大業 (年號)|大業]]五年(609年),遷工部侍郎。 六年 (623 ,楊恭仁轉任[[吏部侍郎]]。九年,授謁者大夫。613 )四月 唐高祖 [[楊玄感]]造反,煬帝命恭仁率兵經略,恭仁於破陵大敗楊玄感。[[楊玄感]]兄弟挺身逃走,楊恭仁與[[屈突通]]等追至閿鄉將其擒獲。軍隊凱旋,煬帝 他回楊恭仁入內殿,說:“我聞破陵之陣,唯卿力戰,功最難比。雖知卿奉法清慎,都不知勇決如此也。”[[ 長安納言]] [[ 中書令蘇威]] 、吏部尚書 也說:“仁者必有勇 不久又回涼州主持軍務 固非虛也
武德九 *大業十一 (626 (615 年) 六月 授遼東道行軍總管,跟隨[[隋與高句麗的戰爭|隋煬帝征討高句麗]],破 祖次子秦王麗軍三萬人,拜[[銀青光祿大夫]]。蘇威及左衛大將軍[[ 李世民宇文述]] 發動[[ 玄武門之變御史大夫]] ,殺死了太子[[ 李建成裴蘊]]、 齊王[[ 李元吉黃門侍郎]] [[裴矩]]等受詔參與官員任免 唐高祖被迫立他為太子 多受賄賂 。楊恭仁 正直不阿附裴蘊,於是 解除宰相職位 排擠出中央 右衛 [[河南道]]黜陟 將軍、鼓旗將軍 使,討捕農民起義。他在譙郡(今[[安徽]][[亳州]])被[[朱粲]]打敗 領京城以西六十餘府 奔還[[江都]]
八月 *618年春,[[宇文化及]]殺害隋煬帝 立他的侄子秦王[[楊浩]]為帝。宇文化及殺害了大批的隋朝 祖傳位給唐太 官和 李世民 唐太宗以 但是沒殺 楊恭仁 ,反而任命他 為[[ 雍州吏部尚書]]。宇文化及率驍果軍北返,敗于[[ 李密 (隋朝)|李密]] ,宇文化及派楊恭仁守魏縣 首都最高行政長官 今[[河北]][[邯鄲]] 。當時[[元寶藏]]據有魏郡,619年 加左光祿 [[唐朝]] 臣[[魏徵]]勸說元寶藏 捉住楊恭仁送于[[ 揚州京師]] 大都督府,獻給唐高祖。唐高祖[[ 長史李淵]] (揚州大都督 在隋朝時和楊恭仁就 皇子越王朋友,遂封楊恭仁為[[ 李泰上柱國]], 李泰年幼沒有上任) 承襲'''觀國公'''爵位
貞觀五 *[[武德]]二 (631 (619 年) 春三月,楊恭仁被任命為[[門下省]][[黃門侍郎]]。因為楊恭仁熟悉西北軍情 唐高祖 命楊恭仁為河西道安撫大使、 檢校 左領軍大將軍事 [[涼州]][[總管]],參與平定割據涼州的[[李軌]]。楊恭仁很有治績,自[[蔥嶺]]已東,都向唐朝朝貢。楊恭仁治下,[[東突厥]]未敢犯境 619 老請求致仕退休 冬十月,遙授楊恭仁門下省[[納言]] 皇帝給 加勳位至仍在涼州主持軍務。又平定逆賊[[ 特進賀拔威]] ,請功時轉授第六弟楊威為騎都尉
貞觀八 *武德三 (634 (620 年), 河北道大使,考察吏治。不久被任為使持節、都督洛懷鄭汝四州諸軍事、[[洛州]](隋朝和[[唐高宗]]以後的[[東都]][[洛陽]])刺史,但隨即稱病歸家。楊恭仁為人謙恭,時人把他比成[[漢朝]]的[[石慶]]。他的幼弟[[楊師道]]娶唐高祖之女[[桂陽公主|桂陽公主]],侄女[[楊婕妤 (唐)|楊氏]]為唐太宗婕妤,從侄女為[[巢王妃楊氏|巢剌王李元吉妃]],侄子[[楊思敬]]娶唐高祖之女[[ 安平公主 (唐高祖)|安平公主侍中]]。
貞觀十三 *武德六 (639 (623 年) 十二 月, 楊恭仁去世,年七十二,被追贈唐高祖召他回[[ 開府儀同三司長安]] 、使持節、[[ 潭州中書令]] 等七州都督 吏部尚書,不久又回涼 刺史,陪葬[[唐昭陵|昭陵]],[[諡號]]'''孝''' 主持軍務
==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 高祖次子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了 宗昭陵陪葬墓—— 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唐高祖被迫立他為太子。 楊恭仁 墓 ==被解除宰相職位,轉任右衛大將軍、鼓旗將軍,領京城以西六十餘府。
這篇「梧桐樹下戲鳳凰」一點號來聊一座 *八月,唐高祖傳位給 唐太宗李世民 的陪葬墓—— ,唐太宗以 楊恭仁 為[[雍州]][[牧]](首都最高行政長官),加左光祿大夫,行[[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揚州大都督是皇子越王[[李泰]],李泰年幼沒有上任)
楊恭仁墓位於今陝西禮泉縣煙霞鄉山底村東 *貞觀五年(631年) 西北距昭陵主峰約10里,墓地封土尚存。1979年7-9月,昭陵博物館會同廈門 任檢校左領軍 學,聯合對楊恭仁墓進行了發掘 將軍事 以年老請求致仕退休 唐太宗用「儀軌當世,模楷縉紳」8個字,為 皇帝給 蓋棺定論 加勳位至[[特進]]
*貞觀八年(634年),任河北道大使,考察吏治。不久被任為使持節、都督洛懷鄭汝四州諸軍事、[[洛州]](隋朝和[[唐高宗]]以後的[[東都]][[洛陽]])刺史,但隨即稱病歸家。楊恭仁為人謙恭,時人把他比成[[漢朝]]的[[石慶]]。他的幼弟[[楊師道]]娶唐高祖之女[[桂陽公主|桂陽公主]],侄女[[楊婕妤 (唐)|楊氏]]為唐太宗婕妤,從侄女為[[巢王妃楊氏|巢剌王李元吉妃]],侄子[[楊思敬]]娶唐高祖之女[[安平公主 (唐高祖)|安平公主]]。
'''大唐故特進觀國公墓誌前一段'''* 貞觀十三年 龍集己亥 (639年) 十二月 己巳日,特進、觀國公薨於京城安定里第,春秋七十二,喪揭日之明,墜培風之翼,賢哲莫能免 鬼神不之測。嗚呼哀哉!公姓 氏,諱溫,字 恭仁 去世 弘農華陰人也。漢太尉震 年七 八世孫。玉環門慶 貽蘭菊於終古;金鉉世功,望台階以增峻。曾祖紹,魏新興 被追贈[[開府儀同三司]] 雁門太守,光祿大夫;安邊訓俗,箸循良於南史;大父,大將軍 使持節 儻城信公;蹈義履仁,擅徽猷於西魏。 據考古簡報,墓到也很漂亮,繪有壁畫。發現時,墓室內壁壁畫已遭破壞,其中「 [[潭州]]等 侍女圖」保存較好。<br>出土文物共計110件,主要有女立俑29件,各種男立俑42件,男騎馬俑12件,文官俑4件,武士俑1件,獸面鎮墓獸1件,八菱形銅鏡1件,四耳瓷罐1件,長頸壺3件,陶磨1件,臥羊 州都督 臥狗各1件。值得注意的是 潭州刺史 還出土胡人俑頭1件、侏儒俑1件。<ref>{{Cite web|url=https://read01.com/KBjPLm0.html陪葬[[唐昭陵|title=陝西考古發現唐朝「全國道德楷模」墓 昭陵]] 出土女俑29件|accessdate=2018-02-12|work=read01.com|language=zh}}</ref><br>[[諡號]]'''孝'''。
== 陵墓 ==
{{Multiple image
| align = leftright
| direction = horizontal
| width = 180
| caption5 = 七侍女圖
}}
===唐太宗昭陵陪葬墓===
這篇「梧桐樹下戲鳳凰」一點號來聊一座唐太宗李世民的陪葬墓——楊恭仁墓。
 
楊恭仁墓位於今陝西禮泉縣煙霞鄉山底村東,西北距昭陵主峰約10里,墓地封土尚存。1979年7-9月,昭陵博物館會同廈門大學,聯合對楊恭仁墓進行了發掘。,唐太宗用「儀軌當世,模楷縉紳」8個字,為他蓋棺定論。
 
 
'''大唐故特進觀國公墓誌前一段'''
維貞觀十三年龍集己亥十二月己巳日,特進、觀國公薨於京城安定里第,春秋七十二,喪揭日之明,墜培風之翼,賢哲莫能免,鬼神不之測。嗚呼哀哉!公姓楊氏,諱溫,字恭仁,弘農華陰人也。漢太尉震十八世孫。玉環門慶,貽蘭菊於終古;金鉉世功,望台階以增峻。曾祖紹,魏新興、雁門太守,光祿大夫;安邊訓俗,箸循良於南史;大父,大將軍、儻城信公;蹈義履仁,擅徽猷於西魏。
 
據考古簡報,墓到也很漂亮,繪有壁畫。發現時,墓室內壁壁畫已遭破壞,其中「七侍女圖」保存較好。<br>
出土文物共計110件,主要有女立俑29件,各種男立俑42件,男騎馬俑12件,文官俑4件,武士俑1件,獸面鎮墓獸1件,八菱形銅鏡1件,四耳瓷罐1件,長頸壺3件,陶磨1件,臥羊、臥狗各1件。值得注意的是,還出土胡人俑頭1件、侏儒俑1件。<ref>{{Cite web|url=https://read01.com/KBjPLm0.html|title=陝西考古發現唐朝「全國道德楷模」墓,出土女俑29件|accessdate=2018-02-12|work=read01.com|language=zh}}</ref><br>
 
==參考文獻==
{{reflist|2}}
 
 
[[Category:隋朝軍政人物]]
[[Category:唐朝宰相]]
21,45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