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杨成绪

来自搜狗网 的图片

中文名字:

杨成绪江苏奉贤(今属上海市)人[1]。195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德语系[2]。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上海市人民政府专家工作处、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工作。后任《亚非记者》编辑[3]。后历任驻联邦德国大使馆随员、三等秘书、二等秘书、一等秘书,驻民主德国大使馆参赞、公使衔参赞,驻奥地利大使[4]

快速导航:词条图册

中文名 :杨成绪

出生日期 :1930年

出生地 :江苏奉贤

国 籍 :中国

目录

1简介

2青年时期

3斗智会

4主要贡献

5词条图册

目录

1简介

杨成绪, 江苏奉贤(今属 上海市)人,1930年生于如诗如画的滨 海城市 青岛。1952年毕业于 复旦大学 德国文学系。早年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

从事外事和编辑工作,1972年进入 外交部,历任中国驻东、西德使馆 秘书、参赞、公使衔参赞,中国驻 奥地利 大使,回国后历任外交部西欧司副司

长。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 上海市人民政府专家工作处、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工作。后任《亚非记者》编辑。后历任驻联邦 德国 大使馆随

员、三等 秘书、二等秘书、一等秘书,驻民主德国大使馆参赞、公使衔参赞,驻 奥地利大使。1990年至1993年,任 外交部政策研究室主任。1993年9

月-2002年2月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1994年至今兼任 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CNCPEC)会长,主持CNCPEC的日常工作,参加太平洋经济

合作理事会(PECC)的相关活动与会议。享受政府“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特殊 津贴。

2青年时期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会长杨 成绪 大使。这位学识渊博,一身书卷气的前驻 奥地利 大使、 外交部政策研究室主

任从降临人间的那一天起,就生活在一个浓浓的书香氛围之中。后来,他从 海滨城市 青岛千里迢迢来到十里洋场的黄埔江边,跨进了美丽的复旦 校

园。 著名学者刘思慕先生“赶鸭子上架”,不由分说地把杨成绪推上了台。注重礼仪的资深外交家俞沛文亲自下令为杨成绪定做了平生第一套上好的毛

料西装。杨成绪终于在陈毅老总跟前 脱颖而出。

1972年对杨成绪一生事业来说是一个转折。10月份联邦 德国 外交部长谢尔应邀访华,杨成绪被临时借调到外交部,担任随同来访的众多西德记者的译

员。中国和联邦 德国很快在北京完成了两国建交的全部 程序。1972年11月28日,为中国西德建交立下汗马功劳的王殊离开数十年的记者岗位,出任政务

参赞、临时代办,前往波恩筹建中国 大使馆,杨成绪以随员的身份同行。从那时候 开始,7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杨成绪都在 波恩度过。一任一任的 大

使,从王雨田、王殊一直到张彤,一再挽留这位并不年轻的助手,皆因其工作出色也。杨成绪从外交界最低级的“随员”起步,从三等 秘书、二等秘书

一直升迁到一等秘书,与建国初期的外交官相比,杨成绪已属幸运。80年代初,从 波恩卸任回部的杨成绪在西欧司王本祚(前驻 伊朗 大使)司长帐下担任 德国处处长。

3斗智会

从1982年 开始,杨成绪来到 德国的另一半--民主 德国,在中国驻柏林大使馆与马叙生大使卓有成效地合作了3年。在他升任公使衔参赞后不久,就被

任命为第4任驻 奥地利特命全权 大使。 有了多年的锤打,又精通 德语,杨成绪在 维也纳的工作举重若轻,胜任愉快。离任的前一年,在 奥地利 下奥

州电台举办的一次收视率很高的“斗智会”上,杨成绪一举成名!也许,这是他4年 大使生涯中最精彩的一幕。

从1976年 开始举办的“斗智会”(Turnier)是类似智力竞赛的广播 节目,深受 奥地利广大听众、观众朋友的喜爱。在 德语中,“斗智会”的原意是

指古代两个骑士骑在马上,手执 武器,互相冲刺,一决雌雄。该电台要求参加竞赛的两个人轮流给对手出题目,让对手或发表观感,或模拟向古人写

信,或谈谈个人的业余爱好。谁能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深刻细微的观察、渊博的历史知识应战,谁就可望得到高分。下奥州电台每次都选择一位知名度

较高的 奥地利名人与颇受广大听众欢迎的奥地利著名电台女记者、播音员罗泽玛丽·伊索普教授“对阵”。1988年春,伊索普教授选中了中国 大使杨成

绪。她对杨 大使讲明来意后说:中国大使是与她合作的第一位 中国人。

有一定娱乐性的“斗智会”全场共分4个回合,每个回合结束后由评判员判分,最后根据总分决定胜负。其难度在于是现场直播,无法作假。

“斗智会”现场坐落在距离 维也纳以西百余 公里、建于13世纪的古建筑沙拉堡宫,群峰环抱起伏,树木葱茏掩映。杨成绪出使 维也纳两年有余,曾数

次访华的伊索普教授出的第一道题是请杨成绪 大使谈谈对 奥地利的印象。

杨成绪的话题从施特劳斯的雕像 开始。在离梅特涅街4号中国 大使馆不远处就有这位创作了400多首圆舞曲的著名作曲家的塑像。无论是傍晚悠闲散步,

还是在飞驰的轿车里,杨成绪曾无数次引起 遐想:“刚到 维也纳的时候,我漫步中国使馆附近的城市公园,一眼就看到华尔兹之王 约翰·施特劳斯的

雕像,而且发现它和别的伟人雕像迥然不同。”胸有成竹的杨成绪侃侃而谈,“在欧洲,人们可以见到低头沉思的歌德像,威武的腓特烈大帝像,或者充

满自信的拿破仑像,它们的作者无非要使作品博得人们的敬意。而施特劳斯的雕像却风度翩翩,似乎在用微笑和敞开的心扉欢迎每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

离施特劳斯雕像不远处是 奥地利近代最伟大的作曲家罗伯特·施托尔茨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他本人的名言:‘如果我的乐曲能沁入人们的心田,那么

我就算尽了自己的职责,不虚此生了’……”到过欧洲许多国家的杨成绪采用了一个独特的 视角,引起了听众的极大 兴致。无怪乎后来有人对中国 大使说:“你的发现是我们心里想到但是没有说出的东西。”“ 奥地利素有‘ 音乐之邦’的美称,”杨成绪继续往下说,广大听众饶有兴味。“今天人们

依然到处可以听到施特劳斯谱写的圆舞曲。这是 奥地利人的骄傲。作曲家施托尔茨在希特勒 德国兼并 奥地利以后逃亡 美国,而战后立即回国。他发誓

不忘自己的祖国。在他的身上,体现了 奥地利人对祖国的挚爱深情……”听众最后以热烈的 掌声感谢杨成绪的精彩 演讲。

双方要求对方给古人写一封信。伊索普要求杨成绪 大使给 约翰·施特劳斯写信;而杨成绪则要求伊索普教授给孔子写信。杨成绪在信中告诉施特劳斯:

“今天千百万 中国人也可以在电视台转播‘ 维也纳新年 音乐会’时听到您动人的舞曲,感谢您为人类创作了不朽的乐曲。”末了,杨成绪幽默地写

道:“时代变了,现在中国再也看不到缠小脚的妇女了。今日中国的妇女再也不受孔夫子‘三从四德’的禁锢了。”“至圣大师:如果您今天看到人们在

紫禁城内自由散步,也许会大吃一惊。到紫禁城来游览的不仅有 中国人,还有外国人。旅游事业是赚钱的行业,旅游者会带来不少新思想。当然这之中

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今天,人们在泰山顶上架起高音喇叭,播送 美国流行歌曲,听起来总不是个滋味!尊敬的孔夫子,请您关心一下,让人们做什么事都不能太离谱……”伊索普的风趣也激起了听众的 掌声。

双方你来我往,说到中国男人也会做饭, 奥地利人也喜欢吃中国菜。伊索普给 杨成绪出了一道“难题”,让他做一道 维也纳最负盛名的菜肴:维也纳

肉排。杨成绪说:“我虽然吃过不少次 维也纳肉排,可始终不知道如何做法。不过回到中国,客人来了,免不了要求吃顿 奥地利菜。于是乎,只能用中

国的 烹饪法,加上 油、 盐、 酱、 醋,配上 米饭,用上一点 粉丝……”这一回合,杨成绪的“庖厨”当得破绽百出,现场观众哄堂大笑。接下来,

杨成绪让伊索普说说如何烹制北京有名的“全聚德”烤鸭。这似乎也把女教授给考倒了,她避实就虚,绕开如何做烤鸭的实质问题,聪明地用近乎于相声的语言绕起圈子来:“请客人千万别用烤鸭,……买一只北京鸭要经过华沙、莫斯科……起码要一周的时间。到了北京城,买鸭子不能去城东北,要去城

西南,那儿的鸭子烤熟后皮脆肉嫩……”说了老半天,她只懂得 烤鸭的皮毛。这一回又是“平手”。 伊索普要求杨成绪唱一首 奥地利歌曲。好在杨成

绪事先多少做过些准备,于是念了一段用 维也纳方言写的咏酒诗来应战。 奥地利讲 德语, 维也纳方言别有一番情趣,类似于中国江南的吴侬软语,有

一股细软劲。学 维也纳人讲话,就好比山东人讲苏州话。杨成绪自然无法念得字正腔圆。伊索普唱了一段 《康定情歌》,虽然第一段唱得有板有眼,但

到后来,就仿佛成了《康定情歌》的 维也纳版本了。长达55分钟的“斗智会”在一片欢笑中结束,评判员卡明斯基教授宣布了皆大欢喜的比赛结果:“平局,9比9。”

已故作曲家施托尔茨的遗孀艾菁·施托尔茨写信给杨成绪 大使:“衷心祝贺您参加沙拉堡宫的‘斗智会’。我一直是这个 节目的忠实听众。我认为,这

是迄今以来最最有趣的一次‘斗智会’。通过这次广播,您肯定会赢得许多新朋友。”艾菁·施托尔茨此言不虚。打那以后,不仅 维也纳熟人向杨成绪

表示 祝贺,而且许多普通老百姓也知道参加“斗智会”的中国 大使杨成绪。不少地方政府写信邀请杨成绪去参观访问。一场“斗智会”能达到如此好的公关效果,增进中奥友谊,连杨成绪本人也 始料不及。

4主要贡献

罗斯特霍恩系奥匈帝国首任驻华公使。1986年, 奥地利政府决定设立罗斯 特霍恩 勋章,以表彰为发展奥中友谊,促进两国人民互相了解作出突出贡献

的奥中人士。杨成绪是第5位获此殊荣的 中国人。 杨成绪研究的主要课题为国际形势、大国关系以及亚太安全和经济问题。近年来,经常应邀出席国际

问题和亚太经济合作的国际会议并 发言。此外,在担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和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会长期间,主持编写了有关国际关系

和地区经济问题的 书籍,如1998年主持编写《大变革-走向21世纪的世界经济》,获北京和华北地区优秀图书奖。1999年撰写的《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和平

外交政策》,论述邓小平外交思想,获2000年 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04年,主持编写《共商合作,共享商机:2010-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此外,还为国内外刊物撰写了大量国际政治重大问题的专题 文章,经常接受国内电视 媒体如 CCTV采访和参加现场直播 节目,就全球所关注的国际热点问题发表看法和 见解。

5词条图册 杨成绪杨成绪 词条标签: 社会活动家人物作家

视频

特雷莎·梅讲了啥 听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杨成绪解读

参考来源

  1. 杨成绪,江苏奉贤(今属上海市)人 ,搜狗百科 - baike.sogou.com/v...- 2020-6-10
  2. 195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德语系 ,知乎 - zhuanlan.zhihu.com/p...- 2022-7-15
  3. 后任《亚非记者》编辑 ,中华读书报-weixin.qq.com - 2016-09-02
  4. 驻民主德国大使馆参赞、公使衔参赞,驻奥地利大使 ,安泰校友服务-weixin.qq.com - 2021-04-22